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598发布日期:2020-05-26 18:1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烟室、吸烟房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吸烟室,当人进入吸烟室后,吸烟室与外界隔离,从而有效防止吸烟者吸烟产生的有害烟气进入公共区域,影响人们的健康。但是,通常,为了将吸烟室内的烟气消散,吸烟室通常设置有烟气排出口,该烟气排出口与外界大自然连通,从而将吸烟者产生的烟气直接排至大自然环境中,众所周知,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自然环境后,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影响自然环境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我司为顺应市场要求,在保证原有设备的功能稳定的基础上,集中研发一款吸烟室过滤总成,解决目前对烟气处理的过滤设备对烟气处理不彻底的问题,而直接排放入大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包括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第一过滤室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将部分过滤气体排入吸烟室,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室的气体入口,使部分气体经过第二过滤室二次过滤后,干净空气排入大气;第一过滤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初效过滤室、第一活性炭过滤室、第一风机室和第一hepa滤网室,第二过滤室根据气体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活性炭过滤室、第二风机室、第三活性炭过滤室和第二hepa滤网室。

进一次的,第一初效过滤室内设置至少一层褶皱的初效过滤网。

进一次的,第一风机室内和第二风机室内设置各至少一个风机,用于引导烟气的流通。

进一次的,第一活性炭过滤室、第二活性炭过滤室和第三活性炭过滤室内各设置至少一层或多层的v型连接延展设置的活性炭滤网。

进一次的,第一hepa滤网室和第二hepa滤网室内各设置至少一层或多层hepa滤网。

进一次的,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两者模块化装配和拆卸。

进一次的,第一初效过滤室、第一活性炭过滤室、第一风机室和第一hepa滤网室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相互之间及与所述第一过滤室之间模块化装配和拆卸。

进一次的,第二活性炭过滤室、第二风机室、第三活性炭过滤室和第二hepa滤网室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相互之间及与所述第二过滤室之间模块化装配和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烟气被吸入本实用新型的吸烟室过滤总成,首先通过初效滤网,进入第一层活性炭滤网,再经由风机模块进入hepa滤网;过滤后的空气的70~80%往设备左侧流出,然后排到吸烟室内;过滤后的空气的20~30%往设备右侧前进,进入二次过滤系统,依次通过活性炭滤网,风机模块,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后排到吸烟室室外;本设备首次引入二次过滤概念,烟气经过一次过滤后,70~80%的空气保留在室内,20~30%的空气进入二次过滤系统,这样既能保证流出的空气绝对干净,又能保持室内有20~30%的新风而不会感觉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烟室过滤总成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其中,1-第一过滤室,11-第一初效过滤室,12-第一活性炭过滤室,13-第一风机室,14-第一hepa滤网室,2-第二过滤室,21-第二活性炭过滤室,22-第二风机室,23-第三活性炭过滤室,24-第二hepa滤网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包括第一过滤室1和第二过滤室2,第一过滤室1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黑色箭头为污染烟气,白色箭头为过滤气体。第一出口将部分过滤气体排入吸烟室,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室2的气体入口,使部分气体经过第二过滤室2二次过滤后,干净空气排入大气;第一过滤室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初效过滤室11、第一活性炭过滤室12、第一风机室13和第一hepa滤网室14,第二过滤室2根据气体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活性炭过滤室21、第二风机室22、第三活性炭过滤室23和第二hepa滤网室24。第一初效过滤室11内设置至少一层褶皱的初效过滤网,初效过滤网倾斜设置,增大过滤面积。第一风机室13内设置两个风机,第二风机室22内设置一个风机,用于引导烟气的流通。第一活性炭过滤室12、第二活性炭过滤室21和第三活性炭过滤室23内各设置至少一层或多层的v型连接延展设置的活性炭滤网。第一hepa滤网室14和第二hepa滤网室24内各设置至少一层或多层hepa滤网。烟气通过其它连接装置被吸入该设备,首先通过打折初效滤网(打折是为了增加初效滤网面积),进入第一层v型活性炭滤网,再经由风机模块进入hepa滤网;过滤后的空气的70~80%往设备左侧流出,通过其它连接装配排到吸烟室内。过滤后的空气的20~30%往设备右侧前进,进入二次过滤系统,依次通过活性炭滤网,风机模块,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后排到吸烟室室外。

第一过滤室1和第二过滤室2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两者模块化装配和拆卸。第一初效过滤室11、第一活性炭过滤室12、第一风机室13和第一hepa滤网室14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相互之间及与第一过滤室1之间模块化装配和拆卸。第二活性炭过滤室21、第二风机室22、第三活性炭过滤室23和第二hepa滤网室24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相互之间及与所述第二过滤室2之间模块化装配和拆卸。本吸烟室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模块化装配,主体结构16mm厚度,mdf材质,既能保证强度的同时,又不失美观,本设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块进行增添或拆卸,过滤总成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的方式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将部分过滤气体排入吸烟室,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室的气体入口,使部分气体经过第二过滤室二次过滤后,干净空气排入大气;所述第一过滤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初效过滤室、第一活性炭过滤室、第一风机室和第一hepa滤网室,第二过滤室根据气体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活性炭过滤室、第二风机室、第三活性炭过滤室和第二hepa滤网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室内设置至少一层褶皱的初效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室内和所述第二风机室内设置各至少一个风机,用于引导烟气的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室、第二活性炭过滤室和第三活性炭过滤室内各设置至少一层或多层的v型连接延展设置的活性炭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hepa滤网室和第二hepa滤网室内各设置至少一层或多层hepa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两者模块化装配和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室、第一活性炭过滤室、第一风机室和第一hepa滤网室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相互之间及与所述第一过滤室之间模块化装配和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室、第二风机室、第三活性炭过滤室和第二hepa滤网室的主体结构模块化设置,使相互之间及与所述第二过滤室之间模块化装配和拆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烟室过滤总成,包括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第一过滤室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将部分过滤气体排入吸烟室,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室的气体入口,使部分气体经过第二过滤室二次过滤后,干净空气排入大气;第一过滤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初效过滤室、第一活性炭过滤室、第一风机室和第一HEPA滤网室,第二过滤室根据气体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活性炭过滤室、第二风机室、第三活性炭过滤室和第二HEPA滤网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吸烟室的过滤设备对烟气处理不彻底的问题,而直接排放入大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谭昌杰;年士君;王传军;卢志伟;黄保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富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