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2977发布日期:2020-08-11 22:1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大部分都有浆液氧化的装置,浆液在氧化后还需返回至脱硫塔吸收段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2,由于存在浆液氧化不完全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nh4)2so3与热烟气接触后产生二次分解,进而造成脱硫塔出口烟气中气溶胶排放超标和脱硫副产物硫酸铵的纯度不能满足要求。而且有的装置在浆液氧化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的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该装置可以大大强化浆液与氧化风的扰流强度,进而提高了浆液中(nh4)2so3的氧化效果,防止(nh4)2so3的二次分解,避免气溶胶的产生,且可以提升氨法脱硫副产物硫酸铵的纯度,不容易发生堵塞。该装置可用于采用氨法进行烟气脱硫的方法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配置罐、隔板、扰流板、浆液进口、浆液出口和氧化风进口,所述配置罐呈中空的密封状,该配置罐的中空内部相连接设置有隔板,该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该隔板的底部与配置罐内的底部紧密相连接设置,该隔板的纵向两侧边与配置罐的内壁紧密相连接设置,该隔板的顶部与配置罐内的顶部相间隔设置,该隔板将配置罐的中空内部分隔为两个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所述浆液进口、浆液出口、氧化风进口均设置在配置罐的靠近底部的外表面上,且浆液进口与第一空腔相连通设置,所述浆液出口、氧化风进口均与第二空腔相连接设置,通过氧化风进口能够向第二空腔内通入氧化风,该第二空腔内的配置罐内壁和隔板上设置有多个扰流板,该扰流板能够使浆液和通过氧化风进口进入的氧化风形成涡流。

而且,所述配置罐包括筒体、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筒体呈顶部和底部均中空的筒状,所述上封板与筒体的顶部紧密相连接设置,所述下封板与筒体的底部紧密相连接设置;

所述隔板的底部与下封板的上表面紧密相连接设置,所述隔板的纵向两端侧面与筒体的内表面紧密相连接设置,所述扰流板与筒体内表面和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紧密相连接设置。

而且,所述扰流板沿纵向设置,且其纵向两端均与配置罐的内壁紧密相连接设置;

所述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上设置扰流板,该隔板侧面水平相对侧的配置罐的内壁上也设置有扰流板,隔板和该隔板侧面水平相对侧的配置罐的内壁之间的配置罐的内壁上间隔设置多个扰流板对,每个扰流板对包括两个顶部相连接设置的扰流板。

而且,设置在隔板上的扰流板为纵向两端设置为弧形的四边形扰流板,该四边形扰流板与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5~40°;

或者,设置在隔板侧面水平相对侧的配置罐内壁上的扰流板为圆弧形扰流板,圆弧形扰流板与配置罐内壁之间的夹角为25~40°;

或者,所述扰流板对中的扰流板为纵向两端设置为弧形的四边形扰流板,扰流板对中的两片四边形扰流板之间的夹角为50~80°。

而且,设置在隔板上的扰流板与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焊接在一起;或者,所述圆弧形扰流板与配置罐内壁焊接在一起;或者,所述扰流板对中的两个四边形扰流板的顶部焊接在一起,该扰流板对中的两个四边形扰流板的纵向两端与配置罐内壁焊接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在采用氨法进行烟气脱硫方面中的应用。

而且,所述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在使用时,安装在氨法烟气脱硫塔周边区域。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隔板将配置罐分为两个区域,浆液通过浆液进口进入配置罐没有扰流板的一侧区域(即第一空腔),然后越过隔板进入有扰流板的一侧区域(即第二空腔),在扰流板的作用下浆液和从有扰流板一侧区域氧化风进口进入的氧化风形成涡流,大大强化了浆液与氧化风的扰流强度,增强了浆液和氧化风的混合传质效果,使得浆液能够充分地进行氧化,提高了浆液中(nh4)2so3的氧化效果,防止(nh4)2so3的二次分解,避免气溶胶的产生,且提升了氨法脱硫副产物硫酸铵的纯度,不容易发生堵塞。

2、本装置的扰流板结构简单,面积小,安装方便,不仅不容易发生堵塞,而且还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装置的结构连接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未具体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

一种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配置罐2、隔板4、扰流板5、浆液进口7、浆液出口8和氧化风进口6,所述配置罐呈中空的密封状,该配置罐的中空内部相连接设置有隔板,该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该隔板的底部与配置罐内的底部紧密相连接设置,该隔板的纵向两侧边与配置罐的内壁紧密相连接设置,该隔板的顶部与配置罐内的顶部相间隔设置,该隔板将配置罐的中空内部分隔为两个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第一空腔10和第二空腔11;

所述浆液进口、浆液出口、氧化风进口均设置在配置罐的靠近底部的外表面上,且浆液进口与第一空腔相连通设置,所述浆液出口、氧化风进口均与第二空腔相连接设置,通过氧化风进口能够向第二空腔内通入氧化风,该第二空腔内的配置罐内壁和隔板上设置有多个扰流板,该扰流板能够使浆液和通过氧化风进口进入的氧化风形成涡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置罐包括筒体3、上封板1和下封板9,所述筒体呈顶部和底部均中空的筒状,所述上封板与筒体的顶部紧密相连接设置,所述下封板与筒体的底部紧密相连接设置;

所述隔板的底部与下封板的上表面紧密相连接设置,所述隔板的纵向两端侧面与筒体的内表面紧密相连接设置,所述扰流板与筒体内表面和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紧密相连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板沿纵向设置,且其纵向两端均与配置罐的内壁紧密相连接设置;

所述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上设置扰流板,该隔板侧面水平相对侧的配置罐的内壁上也设置有扰流板,隔板和该隔板侧面水平相对侧的配置罐的内壁之间的配置罐的内壁上间隔设置多个扰流板对,每个扰流板对包括两个顶部相连接设置的扰流板。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隔板上的扰流板为纵向两端设置为弧形的四边形扰流板,该四边形扰流板与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5~40°;

或者,设置在隔板侧面水平相对侧的配置罐内壁上的扰流板为圆弧形12扰流板,圆弧形扰流板与配置罐内壁之间的夹角为25~40°;

或者,所述扰流板对中的扰流板为纵向两端设置为弧形的四边形扰流板,扰流板对中的两片四边形扰流板之间的夹角为50~80°。

本装置的扰流板为纵向两端设置为弧形的四边形或/和圆弧形,结构简单,面积小,安装方便,不仅不容易发生堵塞,而且还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隔板上的扰流板与第二空腔内的隔板侧面焊接在一起;或者,所述圆弧形扰流板与配置罐内壁焊接在一起;或者,所述扰流板对中的两个四边形扰流板的顶部焊接在一起,该扰流板对中的两个四边形扰流板的纵向两端与配置罐内壁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通过改变与筒体内表面连接的两片纵向两端设置为弧形的四边形扰流板之间的夹角、与隔板侧面和筒体内表面连接的纵向两端设置为弧形的四边形扰流板与隔板侧面之间的夹角、与筒体内表面连接的圆弧形扰流板与筒体内表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和扰流板的排列方式,以满足不同的工况。

本实用新型氨法脱硫强化扰流氧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装置通过隔板将配置罐分为两个区域,浆液通过浆液进口进入配置罐没有扰流板的一侧区域,然后越过隔板进入有扰流板的一侧区域,在扰流板的作用下浆液和从有扰流板一侧区域氧化风进口进入的氧化风形成涡流,大大强化了浆液与氧化风的扰流强度,增强了浆液和氧化风的混合传质效果,使得浆液能够充分地进行氧化,提高了浆液中(nh4)2so3的氧化效果,防止(nh4)2so3的二次分解,避免气溶胶的产生,且提升了氨法脱硫副产物硫酸铵的纯度,不容易发生堵塞。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