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尿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4424发布日期:2020-07-07 14:37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尿素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尿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尿素机。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各行业的发展都会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重型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中氮氧化物(nox)占67.7%。我国目前对重型柴油车采取ⅳ标准,若要达到此标准,必须对该类车的排放物进行处理,目前业内使用车用尿素溶液作为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以减少污染。

车用尿素是一种使用在scr技术中用来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的液体,其组成成分为32.5%的尿素晶体和67.5%的超纯水。scr系统包括尿素罐(装载柴油机尾气处理液)、scr催化反应罐。scr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当发现排气管中有氮氧化物时,尿素罐自动喷出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和氮氧化物在scr催化反应罐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排出。如果不装载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或纯度不够、或质量伪劣,都会发生车辆发动机自动减速。同时,质量伪劣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会污染scr催化反应罐中的催化剂,造成严重后果。

车用尿素溶液目前采用大型化工厂商来制造,制造完成后装箱,然后采用专车运输至石油公司下发油站,油站存储,等待汽车来加注。通过实践表明,上述的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物流、包装、流通环节所占据的成本会超过车用尿素溶液终端售价的50%,流程繁琐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尿素机,能够即生产即售卖,降低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车用尿素机,包括超纯水箱、尿素晶体箱、搅拌罐以及恒温水箱,所述搅拌罐侧壁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中间为中空,穿透所述内壁和外壁设有超纯水进口和尿素晶体进口,超纯水进口和尿素晶体进口分别与超纯水箱和尿素晶体箱管道连接,所述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恒温水箱通过管道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恒温水箱的底面高于所述搅拌罐的顶面,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恒温水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恒温水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抽水泵。

优选地,车用尿素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单向阀和抽水泵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超纯水箱与超纯水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倾斜,且所述超纯水箱的输出口所在水平面比所述超纯水进口所在水平面高,所述超纯水箱与超纯水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流量阀。

优选地,所述尿素晶体箱与尿素晶体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倾斜,且所述尿素晶体箱的输出口所在水平面比所述尿素晶体进口所在水平面高,所述尿素晶体箱与尿素晶体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出料阀。

优选地,所述尿素晶体箱内设有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尿素晶体箱内剩余尿素晶体的重量,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罐底部设有尿素溶液输出口,且所述尿素溶液输出口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出料阀。

优选地,所述内壁和外壁中间的中空层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所述恒温水箱流入所述中空层内的热水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空层顶面设有泄压阀,用于在所述中空层内气压超过预设气压值时自动打开排压。

优选地,所述中空层内热水的最高水位线高于所述搅拌罐内车用尿素溶液的最高水位线。

优选地,所述中空层内热水的最高水位线低于所述进水口底部边缘所在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现场制作车用尿素溶液再进行售卖的目的,将搅拌罐设置为双层结构,并在中空层内加入热水,可以为搅拌罐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加速尿素晶体的溶解,提高车用尿素溶液的制作效率,更加有利于车用尿素溶液的售卖,进而有效降低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成本,提高车用尿素溶液售卖商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尿素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车用尿素机,包括超纯水箱1、尿素晶体箱2、搅拌罐3以及恒温水箱4,搅拌罐3侧壁包括内壁31和外壁32,内壁31和外壁32中间为中空33,穿透内壁31和外壁32设有超纯水进口11和尿素晶体进口21,超纯水进口11和尿素晶体进口21分别与超纯水箱1和尿素晶体箱2管道连接,外壁32上设有与恒温水箱4通过管道连接的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恒温水箱4的底面高于搅拌罐3的顶面,进水口41与恒温水箱4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5,出水口42与恒温水箱4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抽水泵6。

本实施例中,对于加油站存放的车用尿素溶液来说,无需从生产厂制备好运送过来,加油站只需要存储车用尿素溶液的制备原料即可,在车主购买时进行即时制备,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车用尿素溶液的制备成本,而且可以保证车用尿素溶液的质量;为了加快制备效率,本实施例的车用尿素机设置双层中空结构的搅拌罐,在中空层中输入恒温的热水,这样在搅拌罐中混合尿素晶体和超纯水时就可以对原料进行加热,加速尿素晶体的分解,进而提高车用尿素晶体的溶解效率;中空层中输入的热水是从恒温水箱中流出的,这样就可以保证中空层中的热水对搅拌罐中的原料的加热温度保持恒定,有利于车用尿素溶液的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的提高。

进一步的,恒温水箱的底面高于搅拌罐的顶面可以有利于热水流入中空层中,抽水泵可以将中空层中的热水再重新抽出流入恒温水箱中,这样就可以使中空层中的热水得到循环流动,有利于中空层中的热水一直保持恒定的温度。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尿素机还包括控制器7,控制器7分别与单向阀5和抽水泵6电连接。

可选的,超纯水箱1与超纯水进口11之间的连接管道10倾斜,且超纯水箱1的输出口12所在水平面比超纯水进口11所在水平面高,超纯水箱1与超纯水进口11之间的连接管道10上设有与控制器7电连接的流量阀13。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超纯水箱中的超纯水能够更顺利的流入搅拌罐中,流量阀的设置使得每次流入搅拌罐中的超纯水的流量可以得到精准的测量,进而使得制备车用尿素溶液的原料比例更加精准,保证了车用尿素溶液的制备质量。

可选的,尿素晶体箱2与尿素晶体进口21之间的连接管道20倾斜,且尿素晶体箱2的输出口22所在水平面比尿素晶体进口21所在水平面高,尿素晶体箱2与尿素晶体进口21之间的连接管道20上设有与控制器7电连接的第一出料阀23。

本实施例中,将尿素晶体与尿素晶体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设置为倾斜可以便于尿素晶体更好的进入搅拌罐中,第一出料阀与控制器电连接,受控制器的控制进行开关,当控制器向第一出料阀发送打开的信号之后第一出料阀就会打开以使尿素晶体箱中的尿素晶体通过管道进入搅拌罐中。

可选的,尿素晶体箱2内设有称重传感器8,用于测量尿素晶体箱内剩余尿素晶体的重量,称重传感器8与控制器7电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称重传感器会实时测量尿素晶体箱内剩余尿素晶体的重量并将重量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当控制器根据尿素晶体箱剩余尿素晶体的重量计算出已经进入搅拌罐的尿素晶体重量达到预设重量时,控制器会向第一出料阀发送关闭信号以使第一出料阀及时关闭,停止将尿素晶体输入进搅拌罐中,这样就可以控制进入搅拌罐中的尿素晶体重量符合制备车用尿素溶液的比例,进而能够制备高质量的车用尿素溶液。

可选的,搅拌罐3底部设有尿素溶液输出口30,且尿素溶液输出口30设有与控制器7电连接的第二出料阀34。当车用尿素溶液制备好之后控制器就会向第二出料阀发送打开信号以使第二出料阀打开让制备好的车用尿素溶液从尿素溶液输出口流出;将尿素溶液输出口设置在搅拌罐底部可以保证每一次制备的车用尿素溶液都能彻底的流出搅拌罐,这样不仅不会在搅拌罐中存在残留车用尿素溶液造成浪费,而且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搅拌罐内部进行清洗。

可选的,内壁31和外壁32中间的中空33层内设有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从恒温水箱流入中空层内的热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中空层内热水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当检测到热水温度低于预设恒定温度时,控制器就会控制单向阀与抽水泵同时打开,并且单向阀控制的水流速度与抽水泵抽水的速度相同,这样就可以将空心层中的热水循环换成温度达到预设恒定温度的热水,使得空心层中的热水能够持续输出恒定的温度对搅拌罐中的原料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空心层中的热水温度已经达到预设恒定温度时,控制器就会控制单向阀和抽水泵关闭。

可选的,中空33层顶面设有泄压阀35,用于在中空层内气压超过预设气压值时自动打开排压。由于中空层内装的是热水,因此中空层内的气压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升高,这时泄压阀就会自动打开排出中空层内的热气以降低中空层中的气压值。

可选的,中空33层内热水的最高水位线高于搅拌罐3内车用尿素溶液的最高水位线。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搅拌罐中的原料能够同时被加热,且加热均匀。

可选的,中空33层内热水的最高水位线低于进水口41底部边缘所在水平面。通过上述结构,热水就只能从进水口流进中空层内,不会出现中空层中的水倒流进管道中的现象,并且使得中空层内不会装满热水,这样可以留出一部分空间释放热水的热气来平衡中空层中的气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现场制作车用尿素溶液再进行售卖的目的,将搅拌罐设置为双层结构,并在中空层内加入热水,可以为搅拌罐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加速尿素晶体的溶解,提高车用尿素溶液的制作效率,更加有利于车用尿素溶液的售卖,进而有效降低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成本,提高车用尿素溶液售卖商的经济效益。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