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6511发布日期:2020-05-22 21:5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制剂粉针剂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



背景技术:

粉针剂是将药物与试剂混合后,经消毒干燥形成的粉状物品,这样便于运输保存,粉针剂应用时以葡萄糖溶液稀释注射,注射剂根据用量不同可稀释可直接注射。

粉针剂作为一种剂型,根据制备原理分为无菌粉和冻干粉,如青霉素、头孢等,这一类粉针常为无菌分装;而其他类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的注射用加替沙星,则是冻干粉,这两者在外形上也有区别,无菌分装的为粉末状,而冻干粉常为块状,两者均要求无菌车间制备。

无论是无菌粉和冻干粉,其在制备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检测,以保证所制备的半成品或成品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在检测作业中需要通过搅拌装置对无菌粉或冻干粉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搅拌,再利用检测试剂盒或其它检测产品进行检测,当搅拌处理工序前,需要将混合搅拌加入储料结构内,再加入液体,通过搅拌装置伸入储料结构内进行搅拌,而储料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混合搅拌的时间、混合搅拌质量(是否混合均匀)等。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与混合搅拌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对加入的待检测半成品或成品粉针剂进行高效、高质的混合搅拌作业,缩短混合搅拌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且操作搅拌作业安全、可靠。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包括正方形底板,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底板上的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一端内的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及分别与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连接的圆形定位板,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内的一组第三内螺纹孔,及通过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一组第三内螺纹孔将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圆形定位板紧固连接一组定位螺栓,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内的储料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内壁的若干个混合阻挡板,其中,若干个混合阻挡板分别设置为滤板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外壁的刻度标板。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底部的出料管,及设置在出料管上的一组定位块,及设置在一组定位块内的轴承,及两端分别贯穿轴承的转杆,及设置在转杆一端的锁紧螺母,及设置在转杆上且位于出料管内的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与混合搅拌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对加入的待检测半成品或成品粉针剂进行高效、高质的混合搅拌作业,缩短混合搅拌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且操作搅拌作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正方形底板、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一组定位螺栓、圆形定位板、储料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储料管、若干个混合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包括正方形底板1,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底板1上的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一端内的第一内螺纹孔3、第二内螺纹孔5,及分别与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连接的圆形定位板7,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7内的一组第三内螺纹孔8,及通过第一内螺纹孔3、第二内螺纹孔5、一组第三内螺纹孔8将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圆形定位板7紧固连接一组定位螺栓9,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7内的储料管6。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6内壁的若干个混合阻挡板11,其中,若干个混合阻挡板11分别设置为滤板结构,当通过搅拌装置搅拌轴的搅拌板对储料管6内的待混合搅拌半成品或成品粉针剂旋转搅拌时,若干个混合阻挡板11对旋转的料液起到阻挡混合的作用,而滤板结构若干个混合阻挡板11便于旋转的料液穿过,起到一定的降低震动的作用(搅拌作业时将储料管的管盖与储料管连接进行密封,而搅拌装置的搅拌轴贯穿管盖设置,其中,图1、图4中管盖未标出);及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6外壁的刻度标板10,用于显示混合搅拌完成后半成品或成品粉针剂的量(其中,刻度标板刻度值未标出),储料管6、圆形定位板7、一组第三内螺纹孔8为一体成型的透明玻璃钢结构;及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6底部的出料管12,及设置在出料管12上的一组定位块13,及设置在一组定位块13内的轴承14,及两端分别贯穿轴承14的转杆15,及设置在转杆15一端的锁紧螺母16,及设置在转杆15上且位于出料管12内的密封圈17,搅拌完成后便于将混合均匀的半成品或成品粉针剂排出进行检测(其中,与一组定位块、轴承相配合使用的密封垫圈图1中未标出)。

本结构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与混合搅拌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对加入的待检测半成品或成品粉针剂进行高效、高质的混合搅拌作业,缩短混合搅拌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且操作搅拌作业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方形底板(1),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底板(1)上的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一端内的第一内螺纹孔(3)、第二内螺纹孔(5),及分别与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连接的圆形定位板(7),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7)内的一组第三内螺纹孔(8),及通过第一内螺纹孔(3)、第二内螺纹孔(5)、一组第三内螺纹孔(8)将第一立式支撑柱(2)、第二立式支撑柱(4)、圆形定位板(7)紧固连接一组定位螺栓(9),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7)内的储料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6)内壁的若干个混合阻挡板(11),其中,若干个混合阻挡板(11)分别设置为滤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6)外壁的刻度标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管(6)底部的出料管(12),及设置在出料管(12)上的一组定位块(13),及设置在一组定位块(13)内的轴承(14),及两端分别贯穿轴承(14)的转杆(15),及设置在转杆(15)一端的锁紧螺母(16),及设置在转杆(15)上且位于出料管(12)内的密封圈(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制剂粉针剂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包括正方形底板、第一立式支撑柱、第二立式支撑柱、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圆形定位板、一组第三内螺纹孔、一组定位螺栓、储料管和若干个混合阻挡板。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粉针剂药物检测的搅拌储料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与混合搅拌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对加入的待检测半成品或成品粉针剂进行高效、高质的混合搅拌作业,缩短混合搅拌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且操作搅拌作业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鹏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