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1879发布日期:2020-06-30 20:1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热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再生工艺是将沥青再生料加热使沥青软化而达到再生的目的。但是在加热沥青再生料的过程中,由于沥青受热,将产生对生物体不利的蓝烟,该蓝烟需严格控制。沥青蓝烟如果直接排于大气中,会产生二次污染,如果直接通过风管、烟道接入布袋除尘系统,由于含油烟高温气体容易堵住滤袋的风险,进而会导致布袋负荷增加,寿命减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1527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粉罐、鼓风机、烟尘混合装置、再生烟气输送装置、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排烟装置,粉罐通过鼓风机将分料雾化后送入烟尘混合装置中,再生烟道与烟尘混合装置连通,烟尘混合装置上设有混合烟气出口,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依次与烟尘混合装置的烟气出口连接,排烟装置与布袋除尘器连接。现有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系统使再生沥青烟气与雾化后的分料在烟尘混合装置内混合,粉尘均匀的裹附在再生尾气中的蓝烟、油质颗粒当中,混合后的烟气进入重力除尘器,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在此区域内沉降,并由重力除尘器螺旋输出,混合后的烟气在通过重力除尘器后,进入布袋除尘器,烟气中的粉尘在此区域中,利用布袋除尘,除尘后的烟气随机通过烟道进入引风机,并通过烟囱排放于大气中。但沥青蓝烟中还包括沥青烟、苯并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至大气中,不然会对空气进行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装置,该尾气处理装置与再生滚筒连通,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烟道、一级除尘器、第二烟道、袋式除尘器、引风系统,所述第一烟道安装有一喷粉装置,喷粉装置可喷射矿粉于第一烟道内,所述第二烟道内设置有可电解烟气中的有机气体的电解棒,所述再生滚筒排出的烟气依次通过第一烟道、一级除尘器、第二烟道、袋式除尘器后进入引风系统,通过引风系统被排放至大气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烟气收集分析装置、编码器,所述烟气收集分析装置设于第一烟道的烟气入口处,所述编码器一端与烟气收集分析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喷粉装置连接,以接收烟气收集分析装置反馈的信号从而调控喷粉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棒设有若干个,各电解棒依次排列于第二烟道内以电解通过第二烟道的有机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棒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喷粉装置包括喷射管,喷射管与第一烟道连通,以使喷粉装置通过喷射管喷射矿粉于第一烟道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储粉装置,储粉装置设于喷粉装置一侧且与喷粉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再生烟道,所述再生烟道两端分别与再生滚筒、第一烟道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烟道,所述第三烟道两端分别与袋式除尘器、引风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除尘器包括第一除尘箱体、第二除尘箱体,所述第一除尘箱体与第二除尘箱体相连通,第一除尘箱体连通于第一烟道的烟气出口处,第二除尘箱体与第二烟道的烟气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系统出口处设置有一烟囱。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喷粉装置,喷粉装置中的矿粉可对烟气中的油烟进行包裹吸附,形成大颗粒粉尘,大颗粒粉尘在一级除尘器中被过滤,有效降低了烟气中粉尘及油烟含量,减小了后续除尘净化操作的压力,降低了后续设备的损耗,提高后续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增设了烟气收集分析装置、编码器,烟气收集分析装置收集分析烟气成分及风速,将信号反馈给编码器,编码器进一步分析翻译反馈信息,使喷粉装置可根据烟气成分及风速喷射矿粉,不造成浪费且更具精准度;一级除尘器包括第一除尘箱体、第二除尘箱体,可使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过滤的更干净,以便于后续的除尘操作;还增设电解棒,电解棒电解异味气体,进行异味除臭处理,使气体排放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综上所述,本装置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且对沥青热再生设备排放的烟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使烟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更加环保且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再生烟道,2.第一烟道,21.烟气收集分析装置,3.一级除尘器,31.第一除尘箱体,32.第二除尘箱体,4.第二烟道,41.电解棒,5.袋式除尘器,6.第三烟道,7.引风系统,71.烟囱,8.喷粉装置,81.喷射管,9.储粉装置,10.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再生烟道1、第一烟道2、一级除尘器3、第二烟道4、袋式除尘器5、第三烟道6、引风系统7、喷粉装置8、储粉装置9、编码器10。

沥青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与再生滚筒连通,再生烟道1、第一烟道2、一级除尘器3、第二烟道4、袋式除尘器5、第三烟道6、引风系统7依次连通;第一烟道2安装有喷粉装置8,喷粉装置8包括喷射管81,喷射管81与第一烟道2连通,以使喷粉装置8通过喷射管81喷射矿粉于第一烟道2内,喷粉装置8一侧设置有一储粉装置9,储粉装置9与喷粉装置8连通,储粉装置9为喷粉装置8提供矿粉;沥青热再生尾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烟气收集分析装置21、编码器10,烟气收集分析装置21设于第一烟道2的烟气入口处,编码器10一端与烟气收集分析装置21连接,另一端与喷粉装置8连接,当烟气由再生烟道1进入第一烟道2时,烟气收集分析装置21收集分析烟气成分及风速,将信号反馈给编码器10,编码器10进一步分析翻译反馈信息,以调控喷粉装置8向第一烟道2内喷射矿粉,矿粉在第一烟道2中对烟气中的油烟进行包裹吸附,使其形成大颗粒粉尘;一级除尘器3包括第一除尘箱体31、第二除尘箱体32,第一除尘箱体31与第二除尘箱体32相连通,第一除尘箱体31连通于第一烟道2的烟气出口处,第二除尘箱体32连通于第二烟道4的烟气入口处,一级除尘器3对大颗粒粉尘进行过滤,过滤后剩余的异味气体进入第二烟道4;第二烟道4内设置有若干个电解棒41,电解棒41呈u型,各电解棒41依次排列于第二烟道4内,电解棒41对进入第二烟道4内的烟气中的沥青烟、硫化物、氮化物等进行电解,进行异味除臭处理,以防将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且减小了后续除尘净化操作的压力,降低了后续设备的损耗,提高后续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引风系统7的出风口处设置有一烟囱71,再生滚筒排出的烟气依次通过再生烟道1、第一烟道2、一级除尘器3、第二烟道4,经过处理后的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5,袋式除尘器5对气体进一步过滤,由于大颗粒粉尘在一级除尘器3中被过滤,减小含油烟高温气体容易堵住滤袋的风险,提高了袋式除尘器5的效率和自身的使用寿命,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通过第三烟道6进入引风系统7,由引风系统7通过烟囱71排放至大气中。

该种沥青热再生设备尾气处理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再生滚筒排出的烟气通过再生烟道1进入第一烟道2,设置在第一烟道2烟气入口处的烟气收集分析装置21收集分析烟气成分及风速,将信号反馈给编码器10,编码器10进一步分析翻译反馈信息,以调控喷粉装置8向第一烟道2内喷射矿粉,矿粉在第一烟道2中对烟气中的油烟进行包裹吸附,以形成大颗粒粉尘;烟气进入一级除尘器3,一级除尘器3包括第一除尘箱体31、第二除尘箱体32,第一除尘箱体31与第二除尘箱体32相连通,第一除尘箱体31对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烟气进入第二除尘箱体32再次进行大颗粒粉尘的过滤;过滤后的烟气剩余异味气体,异味气体进入第二烟道4,通过第二烟道4时,电解棒41对气体中的沥青烟、硫化物、氮化物进行电解,进行异味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5,袋式除尘器5对气体中的粉尘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通过第三烟道6进入引风系统7,由引风系统7通过烟囱71排放至大气中。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