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6596发布日期:2020-07-31 20:5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胶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涂胶机在涂胶时,由于胶水较粘稠,涂胶停止后少量的胶水依然会从出胶口渗透出来,胶水滴落在底部的工件上,且极有可能滴落在工件中非涂胶的位置,影响到涂胶的正常效果,其次,有时使用者需要对涂胶完毕后的胶水部位进行快速的冷却,以便工件粘黏,但因为胶水在冷却后不易脱落,所以会导致次品工件不易返工,故而,我们提出可将渗出的胶水卷起,避免胶水滴落到底部的工件上,如使用者选择喷出热气流,可对涂胶进行加热,减缓涂胶冷却凝固的时间,使用者后期还可将涂胶拉出,让工件返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胶水滴落在底部的工件上,且极有可能滴落在工件中非涂胶的位置,影响到涂胶的正常效果,因为胶水在冷却后不易脱落,所以会导致次品工件不易返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所述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包括:

装置板,所述装置板顶面左侧嵌接有马达,且马达底端转动连接有贯穿设置于装置板的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装置板底端,且转轴左侧末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侧杆,所述侧杆外壁套接有套筒,且套筒内侧中心均从左至右开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之间相对应,且连接口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套筒外壁呈环绕嵌接有若干个叶片;

风机,所述风机嵌接在装置板顶面右侧,且风机底端插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贯穿设置于装置板且延伸至装置板底端,且出风管底端设置有集风盒,所述出风管底端插接于集风盒,且集风盒底部呈水平等距套接有若干个喷管。

优选的,所述装置板顶面中心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挡盒,且挡盒顶端中心开有开口,所述挡盒顶端且位于开口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弧板,且弧板外侧均匀开有若干个螺孔。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装置板转动连接,且转轴带动侧杆进行转动,所述侧杆以转轴为圆心进行转动,且侧杆转动轨迹位于开口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叶片通过套筒与侧杆连接,且套筒通过连接口以及螺栓与侧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集风盒以及喷管之间相通,且喷管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气孔。

优选的,所述喷管与转轴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马达、开口以及风机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叶片进行转动,通过叶片可将渗出的胶水卷起,避免胶水滴落到底部的工件上,转轴可旋转多圈,从而叶片在出胶管的底部旋转多圈,把粘稠的胶水卷起,在多次的运行下,当叶片上的胶水较多时,使用者可将螺孔中的螺栓拧出,把套筒从侧杆中拿出,将套筒与侧杆拆分,使用者可清洗叶片。

气流渗透到多个喷管中,此时的喷管位于出胶管涂胶位置的正右侧,且喷管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沿着涂胶方向对涂胶位置进行喷气,使用者选择喷出常温气流,即可让涂胶位置快速冷却凝固,如使用者选择喷出热气流,可对涂胶进行加热,减缓涂胶冷却凝固的时间,使用者后期还可将涂胶拉出,让工件返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杆结构配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装置板1、挡盒101、开口102、弧板2、螺孔201、马达3、转轴301、侧杆4、连接口401、套筒5、螺栓501、叶片502、风机6、出风管601、集风盒7、喷管7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所述涂胶机自动断胶机构包括:

装置板1,所述装置板1顶面左侧嵌接有马达3,且马达3底端转动连接有贯穿设置于装置板1的转轴301,所述转轴301延伸至装置板1底端,且转轴301左侧末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侧杆4,所述侧杆4外壁套接有套筒5,且套筒5内侧中心均从左至右开有连接口401,所述连接口401之间相对应,且连接口401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501,所述套筒5外壁呈环绕嵌接有若干个叶片502,首先使用者将装置板1安装在出胶机的出胶管外,所述装置板1顶面中心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挡盒101,且挡盒101顶端中心开有开口102,所述挡盒101顶端且位于开口102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弧板2,且弧板2外侧均匀开有若干个螺孔201,将出胶管贯穿过开口102,出胶管会位于挡盒101内部,且弧板2的内侧紧密贴合于出胶管,使用者把外部的紧固栓拧入到螺孔201中,通过紧固栓将弧板2与出胶管进行连接,从而装置板1被连接在出胶管的外侧,使用者开始使用涂胶机对工件进行涂胶工,使用者在进行涂胶工作时,可将涂胶机的操控机接入到马达3中,当使用者操纵涂胶的过程中断时,出胶管停止出胶,在涂胶机停止工作后,操控机接通操控马达3电源开始运行,马达3开始带动转轴301进行旋转,所述转轴301与装置板1转动连接,且转轴301带动侧杆4进行转动,所述侧杆4以转轴301为圆心进行转动,且侧杆4转动轨迹位于开口102正下方,转轴301在装置板1内进行转动,并侧杆4进行旋转,侧杆4可带动套筒5转动,套筒5以转轴301为圆心进行转动,此时的套筒5位于出胶管的下方,并套筒5的旋转轨迹会经过出胶管下方,叶片502进行转动,通过叶片502可将渗出的胶水卷起,避免胶水滴落到底部的工件上,转轴301可旋转多圈,从而叶片502在出胶管的底部旋转多圈,把粘稠的胶水卷起,在多次的运行下,当叶片502上的胶水较多时,所述叶片502通过套筒5与侧杆4连接,且套筒5通过连接口401以及螺栓501与侧杆4连接,使用者可将连接口401中的螺栓501拧出,把套筒5从侧杆4中拿出,将套筒5与侧杆4拆分,使用者可清洗叶片502;

如图1和图4所示,风机6,所述风机6嵌接在装置板1顶面右侧,且风机6底端插接有出风管601,所述出风管601贯穿设置于装置板1且延伸至装置板1底端,且出风管601底端设置有集风盒7,所述出风管601底端插接于集风盒7,且集风盒7底部呈水平等距套接有若干个喷管701,且在出胶管对工件进行涂胶时,可将外部电源接入到风机6中,风机6内部设置有电热丝和风扇等结构,风机6的原理与吹风机6的原理相似,由风机6将气流吹出,且使用者可选择风机6吹出的气流为冷风或热风,当使用者选择风机6吹出气流为热风时,风机6内部的电热丝可对气流进行加热处理,风机6吹出的气流从出风管601排向集风盒7内部,由集风盒7承载气流;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出风管601、集风盒7以及喷管701之间相通,且喷管701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气孔,气流渗透到多个喷管701中,此时的喷管701位于出胶管涂胶位置的正右侧,所述喷管701与转轴301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马达3、开口102以及风机6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喷管701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沿着涂胶方向对涂胶位置进行喷气,使用者选择喷出常温气流,即可让涂胶位置快速冷却凝固,如使用者选择喷出热气流,可对涂胶进行加热,减缓涂胶冷却凝固的时间,使用者后期还可将涂胶拉出,让工件返工。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将装置板1安装在出胶机的出胶管外,将出胶管贯穿过开口102,装置板1被连接在出胶管的外侧,出胶管停止出胶,操控机操控马达3进行开始运行,侧杆4可带动套筒5转动,套筒5的旋转轨迹会经过出胶管下方,通过叶片502可将渗出的胶水卷起,避免胶水滴落到底部的工件上,当叶片502上的胶水较多时,使用者可将螺孔201中的螺栓501拧出,把套筒5从侧杆4中拿出,将套筒5与侧杆4拆分,使用者可清洗叶片502,由风机6将气流吹出,且使用者可选择风机6吹出的气流为冷风或热风,当使用者选择风机6吹出气流为热风时,风机6内部的电热丝可对气流进行加热处理,风机6吹出的气流从出风管601排向集风盒7内部,由集风盒7承载气流,气流渗透到多个喷管701中,此时的喷管701位于出胶管涂胶位置的正右侧,且喷管701之间位于同一水平面,沿着涂胶方向对涂胶位置进行喷气,使用者选择喷出常温气流,即可让涂胶位置快速冷却凝固,如使用者选择喷出热气流,可对涂胶进行加热,减缓涂胶冷却凝固的时间,使用者后期还可将涂胶拉出,让工件返工。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

风机为hp8203型号;

马达为ff-n20型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