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5615发布日期:2020-08-25 18:5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搅拌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印染行业通常需要对印染原料进行搅拌,通常的搅拌是对印染溶液进行搅拌,但是由于印染原料的长时间放置,容易使印染原料结块,不利于溶解,同时有的印染原料需要将多种固定原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溶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搅拌装置对固定印染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出现死角,导致印染原料的混合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搅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搅拌机,包括搅拌腔一和搅拌腔二,所述搅拌腔一为卧式放置的桶状结构,且在搅拌腔一圆弧侧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搅拌腔二,所述搅拌腔二的出料口连接搅拌腔一的进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腔一的内部为锥形结构且连接搅拌腔二一端为小口端,且在搅拌腔一小口端的外部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位于搅拌腔一的内部,且搅拌轴位于搅拌腔一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搅拌叶一和螺旋搅拌叶二,且螺旋搅拌叶一和螺旋搅拌叶二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旋搅拌叶二位于搅拌腔一内部大口端,且螺旋搅拌叶二由搅拌轴端面位置到搅拌轴中间位置的旋转半径依次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腔一外部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通过齿轮带与搅拌腔二上的转轴一上所连接的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搅拌腔二内并排设置有转轴一和转轴二,且转轴一与转轴二位于搅拌腔二外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齿轮三和齿轮四,所述齿轮三与齿轮四啮合连接,所述转轴一与转轴二位于搅拌腔二内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粉碎辊一与粉碎辊二,所述粉碎辊一与粉碎辊二上的齿牙相互咬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腔一的圆弧侧面上竖直架设有液体上料筒和固体上料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腔一大口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出料管,且在出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搅拌腔一的内部设置成锥形结构,便于搅拌腔一内混合原料的导出,并且在搅拌腔一内部大口端设置螺旋搅拌叶二,便于将搅拌腔一大口端滞留的原料带出,使搅拌腔一无死角混合,提高搅拌腔一内原料的混合质量;

2、通过在搅拌腔二内并排设置粉碎辊一和粉碎辊二,通过粉碎辊一与粉碎辊二的咬合作用,便于混合过程中原料的粉碎。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电动搅拌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动搅拌机的粉碎辊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搅拌腔一1、电机101、齿轮一102、搅拌轴103、螺旋搅拌叶一104、螺旋搅拌叶二105、出料管106、齿轮带107、搅拌腔二2、转轴一201、齿轮二202、齿轮三203、粉碎辊一204、转轴二205、齿轮四206、粉碎辊二207、液体上料筒3、固体上料筒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搅拌机,包括搅拌腔一1和搅拌腔二2,所述搅拌腔一1为卧式放置的桶状结构,且在搅拌腔一1圆弧侧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搅拌腔二2,所述搅拌腔二2的出料口连接搅拌腔一1的进料口。

所述搅拌腔一1的内部为锥形结构且连接搅拌腔二2一端为小口端,且在搅拌腔一1小口端的外部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103,所述搅拌轴103的另一端位于搅拌腔一1的内部,且搅拌轴103位于搅拌腔一1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搅拌叶一104和螺旋搅拌叶二105,且螺旋搅拌叶一104和螺旋搅拌叶二105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旋搅拌叶二105位于搅拌腔一1内部大口端,且螺旋搅拌叶二105由搅拌轴103端面位置到搅拌轴103中间位置的旋转半径依次减小,将搅拌腔一1的内部设置成锥形结构,便于搅拌腔一1内混合原料的导出,并且在搅拌腔一1内部大口端设置螺旋搅拌叶二105,便于将搅拌腔一1大口端滞留的原料向搅拌腔一1中间位置推送,使搅拌腔一1无死角混合,提高搅拌腔一1内原料的混合质量。

所述搅拌轴103位于搅拌腔一1外部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02,所述齿轮一102通过齿轮带107与搅拌腔二2上的转轴一201上所连接的齿轮二202啮合连接,所述搅拌腔二2内并排设置有转轴一201和转轴二205,且转轴一201与转轴二205位于搅拌腔二2外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齿轮三203和齿轮四206,所述齿轮三203与齿轮四206啮合连接,所述转轴一201与转轴二205位于搅拌腔二2内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粉碎辊一204与粉碎辊二207,所述粉碎辊一204与粉碎辊二207上的齿牙相互咬合,通过在搅拌腔二2内并排设置粉碎辊一204和粉碎辊二207,通过粉碎辊一204与粉碎辊二207的咬合作用,便于混合过程中原料的粉碎。

所述搅拌腔一1的圆弧侧面上竖直架设有液体上料筒3和固体上料筒4,便于向搅拌腔一1内添加原料。

所述搅拌腔一1大口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出料管106,且在出料管106上设置有控制阀。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腔一(1)和搅拌腔二(2),所述搅拌腔一(1)为卧式放置的桶状结构,且在搅拌腔一(1)圆弧侧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搅拌腔二(2),所述搅拌腔二(2)的出料口连接搅拌腔一(1)的进料口;

所述搅拌腔一(1)的内部为锥形结构且连接搅拌腔二(2)一端为小口端,且在搅拌腔一(1)小口端的外部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搅拌轴(103),所述搅拌轴(103)的另一端位于搅拌腔一(1)的内部,且搅拌轴(103)位于搅拌腔一(1)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搅拌叶一(104)和螺旋搅拌叶二(105),且螺旋搅拌叶一(104)和螺旋搅拌叶二(105)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旋搅拌叶二(105)位于搅拌腔一(1)内部大口端,且螺旋搅拌叶二(105)由搅拌轴(103)端面位置到搅拌轴(103)中间位置的旋转半径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03)位于搅拌腔一(1)外部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02),所述齿轮一(102)通过齿轮带(107)与搅拌腔二(2)上的转轴一(201)上所连接的齿轮二(202)啮合连接,所述搅拌腔二(2)内并排设置有转轴一(201)和转轴二(205),且转轴一(201)与转轴二(205)位于搅拌腔二(2)外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齿轮三(203)和齿轮四(206),所述齿轮三(203)与齿轮四(206)啮合连接,所述转轴一(201)与转轴二(205)位于搅拌腔二(2)内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粉碎辊一(204)与粉碎辊二(207),所述粉碎辊一(204)与粉碎辊二(207)上的齿牙相互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一(1)的圆弧侧面上竖直架设有液体上料筒(3)和固体上料筒(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一(1)大口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出料管(106),且在出料管(106)上设置有控制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搅拌机,所述搅拌腔一的内部为锥形结构且连接搅拌腔二一端为小口端,且在搅拌腔一小口端的外部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位于搅拌腔一的内部,且搅拌轴位于搅拌腔一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搅拌叶一和螺旋搅拌叶二,且螺旋搅拌叶一和螺旋搅拌叶二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旋搅拌叶二位于搅拌腔一内部大口端,且螺旋搅拌叶二由搅拌轴端面位置到搅拌轴中间位置的旋转半径依次减小,将搅拌腔一的内部设置成锥形结构,便于搅拌腔一内混合原料的导出,并且在搅拌腔一内部大口端设置螺旋搅拌叶二,便于将搅拌腔一大口端滞留的原料带出,使搅拌腔一无死角混合,提高搅拌腔一内原料的混合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赵先武;张清波;吴立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桑瑞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