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9130发布日期:2020-09-15 19:50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给水领域,絮凝沉淀工艺应用普遍。水量较大时,平流沉淀池常采用两组或多组池并联运行,排泥机械常采用桁车式吸泥机,在工程建设中排泥管路通常采用对称式布置,排泥管及桁车越过两侧检修平台进入排泥渠,导致沉淀池顶的巡检通道狭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只经过沉淀池单侧排泥,不排泥的一侧设置巡检通道,方便巡视管理,提高了安全性,并节约工程造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和吸泥机桁车,吸泥机桁车位于沉淀池本体内,吸泥机桁车包括排泥管,其特征在于,吸泥机桁车两侧通过轨道安装在沉淀池本体上,一侧轨道的外侧设置为巡检通道,另一侧轨道外侧为检修通道,检修通道的下方设置排泥渠道,排泥聚道位于沉淀池本体外侧底部,排泥管穿过检修通道向下弯折连通排泥渠道,检修通道内有检修梯,检修梯安装在吸泥机桁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管向下弯折90度连通排泥渠道,排泥渠道顶部敞口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泥管末端设置排泥斗,排泥斗位于排泥渠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泥机桁车包括吸泥支架,吸泥支架底部为吸泥口,吸泥支架上布置有吸泥管,吸泥管一端连通吸泥口,另一端分别连通排泥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池本体内分布有集水槽,沉淀池本体中部位置设置沉淀池分隔墙、导流墙。

进一步地,所述的检修通道的下方设置滑触线,滑触线连接在排泥泵上,用于给排泥泵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的巡检通道和检修通道均设置为沉淀池本体的外翻悬挑结构,其边缘设置防护栏杆。

对排泥桁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泵吸排泥管路集中到沉淀池一侧进入排泥渠。沉淀池排泥渠只在一侧布置,两组排泥桁车优化为一组大的桁车,沉淀池中间池壁顶的走道板可取消,因而降低了工程造价。由于桁车及泵吸的布局没有进行改变,只改进了泵吸排泥管的水流方向,因而沉淀池的排泥效果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常规对称式布置的排泥管路使得沉淀池池顶的安全通道只能设置于水池中部,在危险情况下不利于人员快速疏散撤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本技术的单侧排泥沉淀池,在不影响排泥效果的前提下,使检修通道与安全通道分开布置,避免巡视人员与检修人员互相妨碍,可获得互不干涉的功能动线,提高运维管理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隔墙;2、吸泥机桁车;3、巡检通道;4、轨道;5、排泥管;6、检修通道;7、滑触线;8、排泥聚道;9、排泥斗;10、吸泥管;11、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和吸泥机桁车2,吸泥机桁车2位于沉淀池本体内,吸泥机桁车2包括排泥管5,吸泥机桁车2两侧通过轨道4安装在沉淀池本体上,其中一侧轨道4的外侧设置为巡检通道3,另一侧轨道4外侧为检修通道6,检修通道6的下方设置排泥渠道,排泥聚道8位于沉淀池本体外侧底部,排泥管5穿过检修通道6向下弯折连通排泥渠道,检修通道6内有检修梯,检修梯安装在吸泥机桁车2上。排泥管5向下弯折90度连通排泥渠道,排泥渠道顶部敞口布置。排泥管5末端设置排泥斗9,排泥斗9位于排泥聚道8内部。所述的吸泥机桁车2包括吸泥支架,吸泥支架底部为吸泥口,吸泥支架上布置有吸泥管10,吸泥管10一端连通吸泥口,另一端分别连通排泥管5。沉淀池本体内分布有集水槽11,沉淀池本体中部位置设置沉淀池分隔墙1。检修通道6的下方设置滑触线7,滑触线7连接在排泥管5上。巡检通道3和检修通道6均设置为沉淀池本体的外翻悬挑结构。

沉淀池仅在一侧设置排泥渠道,排泥桁车系统的排泥管5经由桁车支架的空间单向布置汇总于沉淀池一侧,管路再翻越池壁外挑的走道板,弯折90°下翻通往地面的排泥渠道。渠道敞口布置,接收由排泥管5经真空虹吸出的沉淀池池底污泥。

因管路单侧布置从而空出了沉淀池另一侧的巡检通道3,巡检通道3用作巡视及安全通道,此通道左右两侧各布置1.1m高的防护栏杆,且防护栏杆底部100mm不留空隙,在池顶上悬挑出的走道板实际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且独立的空间,通道上的人员在桁车运行过程中既可以随时驻足观察也可以随时疏散撤离,不受桁车系统的启闭状态的影响。通道内的防护栏杆上可间隔10~15m设置一个救援泳圈,以备应急救援时使用。

而另一侧布置排泥管5的检修通道6上,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在走道板边缘设置防护栏杆(参数同安全通道)且在管路上需要设置跨越管路的钢梯,钢梯与桁车焊接一体,随桁车同步运动,以保障检修人员的跨越检修需求。

在实际工程中,需对沉淀池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取消沉淀池中间池壁顶的走道板;复核单侧排泥聚道8的过流能力满足要求后取消一侧排泥聚道8;在不排泥的一侧根据实际情况设计1.1~1.5米宽的安全通道。



技术特征:

1.一种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和吸泥机桁车,吸泥机桁车位于沉淀池本体内,吸泥机桁车包括排泥管,其特征在于,吸泥机桁车两侧通过轨道安装在沉淀池本体上,一侧轨道的外侧设置为巡检通道,另一侧轨道外侧为检修通道,检修通道的下方设置排泥渠道,排泥聚道位于沉淀池本体外侧底部,排泥管穿过检修通道向下弯折连通排泥渠道,检修通道内有检修梯,检修梯安装在吸泥机桁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泥管向下弯折90度连通排泥渠道,排泥渠道顶部敞口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泥管末端设置排泥斗,排泥斗位于排泥渠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泥机桁车包括吸泥支架,吸泥支架底部为吸泥口,吸泥支架上布置有吸泥管,吸泥管一端连通吸泥口,另一端分别连通排泥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本体内分布有集水槽,沉淀池本体中部位置设置沉淀池分隔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检修通道的下方设置滑触线,滑触线连接在吸泥机桁车的排泥泵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巡检通道和检修通道均设置为沉淀池本体的外翻悬挑结构,其边缘设置防护栏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侧排泥的平流式沉淀池排泥系统,包括沉淀池本体和吸泥机桁车,吸泥机桁车位于沉淀池本体内,吸泥机桁车包括排泥管,吸泥机桁车两侧通过轨道安装在沉淀池本体上,其中一侧轨道的外侧设置为巡检通道,另一侧轨道外侧为检修通道,检修通道的下方设置排泥渠道,排泥渠道位于沉淀池本体外侧底部,排泥管穿过检修通道向下弯折连通排泥渠道,检修通道内有检修梯,检修梯安装在吸泥机桁车上。使用本技术的单侧排泥沉淀池,在不影响排泥效果的前提下,使检修通道与安全通道分开布置,避免巡视人员与检修人员互相妨碍,可获得互不干涉的功能动线,提高运维管理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光;赵瑞浦;陈清媛;郭鹏宇;邱海明;董玉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