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2079发布日期:2020-06-30 20:1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气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间环保议题的增多和对环境的日益重视,国内也加大了环保治理和控制的力度,对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尾气给出了排放标准,而且日益严格。鉴于此,化工企业应对锅炉、反应釜等设备产生的尾气进行吸附处理后再对外排放,本申请即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尾气吸附装置,使其能够对锅炉、反应釜内产生的尾气进行吸附处理,以减少甚至杜绝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尾气吸附装置,使其能够对锅炉、反应釜内产生的尾气进行吸附处理,以减少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尾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吸附装置包括一长方体罐体,所述罐体两端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罐体设有若干隔板,且各隔板与罐体内壁均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将罐体内腔分隔成若干吸附室和两个储水室,且储水室均位于罐体两端;各所述隔板上均设有由若干通孔组成通气通道,各相邻两隔板上的通气通道均相互错位,且靠近储水室的隔板上的通气通道均位于水平面之上;各所述吸附室顶端均开设有投料口,各投料口上均螺纹连接有盖子;各所述吸附室内均填充有活性炭,两所述储水室的底端之间导通连接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上导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导通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排水管上均设有球阀。

本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本吸附装置可安装于锅炉或反应釜尾气管道末端,使其进气管与尾气管道相导通连接;然后,将其进水管接通自来水管,打开进水管上的球阀(此时,排水管上的球阀关闭),往本装置内加注自来水,当其内水位刚刚淹没进气管下端时,关闭进水管上的球阀;最后,打开各投料口上的盖子,往吸附室内投放适量的活性炭后,将盖子拧紧密封,这样本吸附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就完成了。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尾气将经过进气管进入本吸附装置,尔后通入自来水中,此时,尾气中的粉尘及其他溶于水的有害气体将被自来水吸收,实现对尾气的第一次吸附处理;不溶于水的气体将浮出水面通过通气通道进入各吸附室内,在此过程中,吸附室内的活性炭将对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第二次吸附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气体最后经排气管排入大气环境中;由于本吸附装置中相邻两通气通道之间相互错位,一个在隔板上端则另一个在隔板下端,使得尾气通过吸附室的线路蜿蜒曲折,与其内的活性炭充分接触充分,充分吸附,使排出的气体更加清洁,对大气环境污染大大减少;同时,由于尾气通常温度较高,为避免其将温度带入自来水中,使得自来水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其溶解吸附效果,本装置上设有两个储水室,且两储水室之间设有导通管加以导通,进而实现了两个储水室内自来水的不断热交换,以减小其温度上升幅度,从而保证了其内自来水的吸附处理效果。

本装置的维护:本吸附装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内的自来水和活性炭将因长期吸附粉尘及有害气体而污染,使得其吸附处理效果日益变差,因而需定期对自来水和活性炭进行更换,本装置中,每个吸附室顶端均开设有投料口,且导通管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使得其更换过程极为方便,日常维护非常简便。

在上述一种尾气吸附装置中,所述罐体两侧壁面上于储水室处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内镶嵌有透明玻璃。

于储水室处开设观察窗,有利于工作人员往本装置内加注自来水时控制其内水位,使水没过进气管下端而离通气通道还有些距离处,这样既保证了水对尾气的吸附效果,又使水不至于进入吸附室而污染活性炭,保证了本装置的吸附效果;其次,工作人员可随时通过观察窗观察本装置内自来水的污染情况,做到及时换水,进一步保证了本装置对尾气的吸附处理效果。

在上述一种尾气吸附装置中,靠近排气管一端的所述储水室内于排气管下方、观察窗上方设有横向隔板。

于排气管所在的储水室内设置横向隔板,能有效将水和排气管相隔开,能有效避免水在蒸发过程中将其内吸附到的有害气体经排气管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使本吸附装置内排出的气体更为洁净。

本实用新型优点:

1、本尾气吸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2、本尾气吸附装置中,相邻两通气通道之间相互错位,一个在隔板上端则另一个在隔板下端,使得尾气通过吸附室的线路蜿蜒曲折,与其内的活性炭充分接触充分,充分吸附,使排出的气体更加清洁,对大气环境污染大大减少。

3、本尾气吸附装置设有两个储水室,且两储水室之间设有导通管加以导通,进而实现了两个储水室内自来水的不断热交换,以减小其温度上升幅度,从而保证了其内自来水的吸附处理效果。

4、本尾气吸附装置中,每个吸附室顶端均开设有投料口,且导通管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使得其更换过程极为方便,日常维护非常简便。

5、本尾气吸附装置中,于储水室处开设观察窗,有利于工作人员往本装置内加注自来水时控制其内水位,使水没过进气管下端而离通气通道还有些距离处,这样既保证了水对尾气的吸附效果,又使水不至于进入吸附室而污染活性炭,保证了本装置的吸附效果;且工作人员可随时通过观察窗观察本装置内自来水的污染情况,做到及时换水,进一步保证了本装置对尾气的吸附处理效果。

6、本尾气吸附装置中,于排气管所在的储水室内设置横向隔板,能有效将水和排气管相隔开,能有效避免水在蒸发过程中将其内吸附到的有害气体经排气管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使本吸附装置内排出的气体更为洁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尾气吸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尾气吸附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罐体;11、观察窗;2、进气管;3、排气管;4、隔板;41、通气通道;5、吸附室;51、投料口;52、盖子;6、储水室;7、活性炭;8、导通管;81、排水管;82、进水管;83、球阀;9、横向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尾气吸附装置包括一长方体罐体1,罐体1两端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和排气管3;罐体1设有若干隔板4,且各隔板4与罐体1内壁均密封固定连接;隔板4将罐体1内腔分隔成若干吸附室5和两个储水室6,且储水室6均位于罐体1两端;各隔板4上均设有由若干通孔组成通气通道41,各相邻两隔板4上的通气通道41均相互错位,且靠近储水室6的隔板4上的通气通道41均位于水平面之上;各吸附室5顶端均开设有投料口51,各投料口51上均螺纹连接有盖子52;各吸附室5内均填充有活性炭7,两储水室6的底端之间导通连接有导通管8,导通管8上导通连接有排水管81,排水管81上导通连接进水管82,进水管82与排水管81上均设有球阀83。

本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本吸附装置可安装于锅炉或反应釜尾气管道末端,使其进气管2与尾气管道相导通连接;然后,将其进水管82接通自来水管,打开进水管82上的球阀83(此时,排水管81上的球阀83关闭),往本装置内加注自来水,当其内水位刚刚淹没进气管2下端时,关闭进水管82上的球阀83;最后,打开各投料口51上的盖子52,往吸附室5内投放适量的活性炭7后,将盖子52拧紧密封,这样本吸附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就完成了。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尾气将经过进气管2进入本吸附装置,尔后通入自来水中,此时,尾气中的粉尘及其他溶于水的有害气体将被自来水吸收,实现对尾气的第一次吸附处理;不溶于水的气体将浮出水面通过通气通道41进入各吸附室5内,在此过程中,吸附室5内的活性炭7将对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第二次吸附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气体最后经排气管3排入大气环境中;由于本吸附装置中相邻两通气通道41之间相互错位,一个在隔板4上端则另一个在隔板4下端,使得尾气通过吸附室5的线路蜿蜒曲折,与其内的活性炭7充分接触充分,充分吸附,使排出的气体更加清洁,对大气环境污染大大减少;同时,由于尾气通常温度较高,为避免其将温度带入自来水中,使得自来水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其溶解吸附效果,本装置上设有两个储水室6,且两储水室6之间设有导通管8加以导通,进而实现了两个储水室6内自来水的不断热交换,以减小其温度上升幅度,从而保证了其内自来水的吸附处理效果。本装置的维护:本吸附装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其内的自来水和活性炭7将因长期吸附粉尘及有害气体而污染,使得其吸附处理效果日益变差,因而需定期对自来水和活性炭7进行更换,本装置中,每个吸附室5顶端均开设有投料口51,且导通管8上设有进水管82和排水管81,使得其更换过程极为方便,日常维护非常简便。

罐体1两侧壁面上于储水室6处开设有观察窗11,观察窗11内镶嵌有透明玻璃;于储水室6处开设观察窗11,有利于工作人员往本装置内加注自来水时控制其内水位,使水没过进气管2下端而离通气通道41还有些距离处,这样既保证了水对尾气的吸附效果,又使水不至于进入吸附室5而污染活性炭7,保证了本装置的吸附效果;其次,工作人员可随时通过观察窗11观察本装置内自来水的污染情况,做到及时换水,进一步保证了本装置对尾气的吸附处理效果。

靠近排气管3一端的储水室6内于排气管3下方、观察窗11上方设有横向隔板9;于排气管3所在的储水室6内设置横向隔板9,能有效将水和排气管3相隔开,能有效避免水在蒸发过程中将其内吸附到的有害气体经排气管3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使本吸附装置内排出的气体更为洁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