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1205发布日期:2020-07-31 22:0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气体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过滤装置通常通过抽气装置使空气通过过滤网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尘螨等。然而,过滤网的价格较高,尤其是在需要过滤尺寸微小的灰尘或颗粒时,过滤网的密度要求就越高,而较高密度的过滤网容易被大微粒堵塞,难以实现空气的有效流通及循环过滤。此外,空气中的一些异味、有害的化学物质不易被过滤网清除。现有技术中,采用臭氧、负离子、光触媒等针对特殊过滤需要,但其成本会大幅提升,不利于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生产及维护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含箱体、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出水口、隔板、第一网格板和第二网格板;该隔板纵向设置并将该箱体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隔板的下部设置开口;该第一网格板水平设置于该第一区域中,且该第一网格板的设置位置高于该开口的位置,该进气口及该进水口均位于该第一区域,该出气口及该出水口均位于该第二区域;其中,该箱体用于注入水,液面高度高于该第一网格板,该液面高度低于该进气口及该出气口。

较佳的,该第二网格板水平设置于该第二区域中,且该第二网格板的设置位置高于该开口的位置。

较佳的,该第一网格板可拆卸地安装于该第一区域中。

较佳的,该箱体的底部倾斜,且该底部的最低位置位于该第二区域,该出水口位于该底部的该最低位置。

较佳的,该第一网格板包括至少一层网格板。

较佳的,该进气口与外部排风管连接,或者,该进气口直接与大气相通。

较佳的,该出气口连接冷凝管,该冷凝管还连接抽风机。

较佳的,该隔板的该开口为多个大尺寸通孔,或者,该隔板的该开口为该隔板与该箱体的底部之间的间隔。

较佳的,该进水口用于手动加水。

较佳的,该进水口用于自动加水,其中,该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水位感测器,该水位感测器用于感测该液面高度是否到达第一高度及第二高度,其中该第一高度低于该第二高度;当该液面高度低于该第一高度时自动加水,当该液面高度到达该第二高度时停止自动加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其可以通过网格板分割空气,使得空气可以更容易地通过水,并且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可以充分地溶解于水中,从而实现空气的清洁净化,另外,水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减少了空气净化器使用中的耗材的消耗,大幅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

参照图1所示,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空气净化器1包括箱体10、隔板20、第一网格板31。隔板20纵向设置,并将箱体10分为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隔板20的下部设置开口21。进气口41和进水口51设置在第一区域11,出气口42和出水口52设置于第二区域12。

箱体10通过进水口51注入水,以作净化空气之用。进水口51可以手动加水。进水口51也可以自动加水,箱体10侧壁设置有水位感测器14,用于感测液面高度是否到达第一高度g及第二高度h,第一高度g低于第二高度h,该水位感测器可以具有多个,以分别感测这两个高度。当液面高度低于第一高度g时进行自动加水,当液面高度到达第二高度h时停止自动加水。这样,可以在箱体10中的水被蒸发减少或从出水口52排出后及时补充水量,同时补偿空气净化工作中,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气压差导致的第一区域液面下降,以保持第一区域液面高度高于网格板,以实现较佳的空气团分割和过滤。

进气口41用于输入待净化的空气,进气口41可以与外部排风管连接,进气口41也可以直接与大气相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进气口41连接一抽风机,以向箱体10中鼓风。

出气口42用于输出净化后的空气,出气口42可以连接抽风机60,以为空气流动过滤提供动力。较佳的,在出气口42和抽风机60之间设置冷凝管70,用以冷凝除去空气中的水汽。

隔板20下方的开口21可以为多个大尺寸的通孔,开口21也可以为隔板20与箱体10的底部13之间的间隔。箱体10的底部13朝向一侧倾斜,且底部13的最低位置位于第二区域12,出水口52位于底部13的最低位置。长时间过滤后,箱体10的底部会积累沉积物,由于底部13倾斜,沉积物会积累在靠近出水口52的区域,这个区域远离隔板20下方的开口21以及空气流动的路径,不会因空气的流动搅动水底的沉积物,有利于提高空气清洁效率和水的利用率,且有利于降低网格板及箱体内部清洁的频次。出水口52还可设置阀门,方便排出最低处累积的沉积物。较佳的,箱体10内部的转折位置为曲面过渡,避免边角位置沉淀沉积物,不易清洁。

第一网格板31水平设置在第一区域11,第一网格板31的设置位置高于开口21的位置。第一网格板31用于将自进气口41进入箱体10的空气切割为小尺寸的空气团,以便于空气更容易穿过水,且将空气中的杂质(例如粉尘颗粒、so2等有害气体)充分溶解于水中,从而输出清洁的气体自出气口42排出。水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一网格板31,且低于进气口41及出气口42。

较佳的,在第二区域12水平设置第二网格板32,第二网格板32的设置位置高于开口21的位置,水的液面高度高于第二网格板3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

第二网格板可以设置活性碳等过滤元件,以祛除特定的杂质。较佳的,第一网格板31和第二网格板32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10中,以便于及时进行去除清洗。在出气口42的抽风机60运转时,第一区域11的液面位置会略下降到第一网格板31的位置,以利于空气团的分割。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网格板31和第二网格板32可以包括多层网格板,其中,第一网格板31由上向下网格板的开口差位,尺寸逐渐变小,逐步分割空气团,以降低分割空气团的难度,并使得空气中的杂质可以充分溶解于水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网格板可以将空气分割、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净化空气中的杂质,水还可在箱体内循环利用,大幅降低耗材成本,另外,由于其结构简单,生产及维护要求也较低。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净化空气的场景,例如,家用空气净化、流动摊贩的推车、作业产生粉尘的车间,货车内的使用等等。特别说明,如用于工厂过滤有毒气体,水箱中的水需进行净化,满足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