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抛光研磨设备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477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抛光研磨设备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抛光研磨设备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或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研磨抛光技术中,在抛光研磨过程中,需要持续添加磨削液,以助于整个抛光研磨过程。现有技术中的抛光研磨设备,通常是常用喷嘴,直接将磨削液喷至抛光研磨设备,其具有以下缺点:1、磨削液由磨液喷嘴到达磨液环的过程中,由于磨削液流量大小不同,会产生飞溅,造成磨削液的浪费,且污染周边的工作环境;2、磨削液里面存在杂质时,会对加工产品产生影响,留下划痕,严重时会使整盘加工零件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双面抛光研磨设备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抛光研磨设备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嘴,其配置为用于喷出磨削液;

固定单元,其固定于所述双面抛光研磨设备上,所述喷嘴固定于所述固定单元上;以及

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对应于所述喷嘴,所述出液口对应于所述双面抛光研磨设备;

所述固定单元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过滤单元上设置有孔,所述孔内穿设一销,所述销挂设于所述固定槽,以实现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固定单元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上开设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固定槽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两侧,两组所述固定部上均设置所述固定槽,其中一组所述固定槽的开口的方向与另一组所述固定槽的开口的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槽部,所述过滤单元的一端卡入所述槽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内设置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及第三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及所述第三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依次递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喷嘴具有一出液部,所述出液部的开口面积与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液口的开口面积的比值为1:0.8~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过滤单元的设置,一方面用于过滤,另一方面,可降低磨削液的流速,防止飞溅;其中一组所述固定槽的开口的方向与另一组所述固定槽的开口的方向相反,因此,过滤单元需通过转动的方式,将销从固定槽内脱出,防止过滤单元因工作过程中的抖动,而使销从开口脱出;槽部具有内壁,内壁作用于过滤单元,使得过滤单元不易相对固定单元而产生晃动,以使磨削液更稳定的喷出;过滤层的设置,可过来磨削液中的颗粒杂质,防止颗粒杂质划伤产品;所述出液部的开口面积与所述过滤单元的出液口的开口面积的比值为1:0.8~1.5,使得出液部的开口面积与过滤单元的出液口的开口面积大致相仿,可使磨削液到达过滤单元时,保证磨削液均匀接触其内的过滤层,使得过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面抛光研磨设备的过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双面抛光研磨设备的过滤装置,包括喷嘴1、固定单元2和过滤单元3。

本实施例中的喷嘴1,其配置为用于喷出磨削液。所述喷嘴1的喷液原理同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喷嘴1可设置一组,也可设置多组。当喷嘴1设置多组时,喷嘴1沿双面抛光研磨设备4的周向分布设置。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喷嘴1设置有4组。本实施例中,喷嘴1上可设置球阀,以控制磨削液的流量。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单元2,其固定于所述双面抛光研磨设备4上,所述喷嘴1固定于所述固定单元2上。固定单元2的数量同喷嘴1的数量。固定单元2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于双面抛光研磨设备4上。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单元3包括进液口31及出液口32,所述进液口31对应于所述喷嘴1,所述出液口32对应于所述双面抛光研磨设备4。具体的,出液口32对应于双面抛光研磨设备4的磨液环41。过滤单元3的设置,一方面用于过滤,另一方面,可降低磨削液的流速,防止飞溅。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单元2上设置有固定部21,所述固定部21上开设有固定槽211,所述过滤单元3上设置有孔33,所述孔33内穿设一销34,所述销34挂设于所述固定槽211,以实现所述过滤单元3与所述固定单元2的可拆卸连接。以此,可方便的拆卸过滤单元2,已对其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槽211上开设一开口212,所述开口212位于所述固定槽211的上部,所述销34通过开口212而卡入固定槽211内,由于开口212位于固定槽211的上部,可防止因小的抖动而使销34从开口212处滑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1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过滤单元3的两侧,两组所述固定部21上均设置所述固定槽211,其中一组所述固定槽211的开口212的方向与另一组所述固定槽211的开口212的方向相反。因此,过滤单元2需通过转动的方式,将销34从固定槽211内脱出,进一步防止过滤单元2因工作过程中的抖动,而使销34从开口212脱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1上设置有槽部213,所述过滤单元3的一端卡入所述槽部213。槽部213具有内壁,内壁作用于过滤单元3,使得过滤单元3不易相对固定单元2而产生晃动,以使磨削液更稳定的喷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3内设置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层35。过滤层35的设置,可过来磨削液中的颗粒杂质,防止颗粒杂质划伤产品。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过滤层35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及第三过滤层。以进一步提升过滤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及所述第三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依次递增。具体的,第一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为15微米,第二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为10微米,第三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为5微米。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加工产品和磨削液的不同,添加不同的过滤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具体的,过滤单元3可采用透明pvc材料制成。因此,便于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过滤层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喷嘴1具有一出液部11,所述出液部11的开口面积与所述过滤单元3的出液口32的开口面积的比值为1:0.8~1.5。此处的开口面积均指的是横截面积。当所述出液部11的开口面积与所述过滤单元3的出液口32的开口面积的比值在上述范围内时,使得出液部11的开口面积与过滤单元3的出液口32的开口面积大致相仿,可使磨削液到达过滤单元2时,保证磨削液均匀接触其内的过滤层35,使得过滤效果更好。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