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9371发布日期:2020-07-04 01:2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水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



背景技术:

农田水利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目前使用的灌溉喷头出口孔径小,常常会因为水中的各种杂质对水管特别是喷头处,造成堵塞,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去除杂质的灌溉水管防堵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包括进水端、滤筒、滤芯、压板、出水端和过滤板,所述进水端为内壁设有过滤空腔的圆形管道,进水端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水接口、增压腔、导流腔和汇流腔,进水接口位于顶部设有内螺纹与灌溉水输送装置连接,增压腔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管道,能够通过减少内径提高水压,增压腔下方设有导流腔,导流腔的侧壁阵列设有四个圆形通孔,通孔中放置有滤筒,滤筒为外壁均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圆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滤芯,滤芯的里端封头,进水端为与导流槽侧壁的通孔内壁设有内螺纹,能够旋入压板,所述压板为圆柱体结构,通过与通孔内壁的螺纹配合固定,将滤筒固定,导流腔的底部设有隔板,隔板下方为汇流腔,隔板上对应滤筒的位置设有圆形通孔,从进水端进入的灌溉水通过增压腔增压后在导流腔内分散,通过滤筒内滤芯的过滤进入汇流腔中汇集,能够通过旋下压板将滤筒取出,清理滤芯,并且四个滤筒的设置能够在其中一个被杂质堵塞后继续工作,防止影响灌溉工作;

所述出水端为内壁顶部设有台阶的圆形管道,管道的内壁台阶上放置有过滤板,台阶侧壁设有螺纹,能够通过螺纹与进水端的底部连接,并且通过进水端的底部将过滤板的顶部压紧固定,所述过滤板由圆环型压块和圆形网布组成,能够将低孔目的网布固定在出水端的内腔中,对进水端过滤后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且能够防止滤芯故障导致杂质漏出,保证过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芯为tz216-01陶瓷滤芯,能够在水压较低时也能保证过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底部能够加装旋转接头,方便管道连接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够使用ppr材质,两端与进水和出水管道通过焊接固定,能够防止管道漏水,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端位于导流腔底面隔板中心处设有锥形凸起,当水流冲击时,能够直接将水流折射向四周,减少隔板受到的冲击力,提高接头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灌溉用水通过输送装置从进水端进入,通过增压腔增压后在导流腔内分散,再通过滤筒内滤芯的过滤进入汇流腔中汇集,将灌溉用水过滤,能够通过旋下压板将滤筒取出,清理滤芯,并且四个滤筒的设置能够在其中一个被杂质堵塞后继续工作,防止影响灌溉工作,汇流腔中的灌溉水,通过过滤板进行二次过滤后,从出水端进入灌溉管道中,喷洒出去,进行灌溉,过滤板能够防止滤芯故障导致杂质漏出,保证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中进水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中滤筒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端1、滤筒2、滤芯3、压板4、出水端5、过滤板6、进水接口11、增压腔12、导流腔13、汇流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包括进水端1、滤筒2、滤芯3、压板4、出水端5和过滤板6,所述进水端1为内壁设有过滤空腔的圆形管道,进水端1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水接口11、增压腔12、导流腔13和汇流腔14,进水接口11位于顶部设有内螺纹与灌溉水输送装置连接,增压腔12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管道,能够通过减少内径提高水压,增压腔12下方设有导流腔13,导流腔13的侧壁阵列设有四个圆形通孔,通孔中放置有滤筒2,滤筒2为外壁均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圆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滤芯3,滤芯3的里端封头,进水端1为与导流槽13侧壁的通孔内壁设有内螺纹,能够旋入压板4,所述压板4为圆柱体结构,通过与通孔内壁的螺纹配合固定,将滤筒2固定,导流腔13的底部设有隔板,隔板下方为汇流腔14,隔板上对应滤筒2的位置设有圆形通孔,从进水端1进入的灌溉水通过增压腔12增压后在导流腔13内分散,通过滤筒2内滤芯3的过滤进入汇流腔14中汇集,能够通过旋下压板4将滤筒2取出,清理滤芯3,并且四个滤筒2的设置能够在其中一个被杂质堵塞后继续工作,防止影响灌溉工作;

所述出水端5为内壁顶部设有台阶的圆形管道,管道的内壁台阶上放置有过滤板6,台阶侧壁设有螺纹,能够通过螺纹与进水端1的底部连接,并且通过进水端1的底部将过滤板6的顶部压紧固定,所述过滤板6由圆环型压块和圆形网布组成,能够将低孔目的网布固定在出水端5的内腔中,对进水端1过滤后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并且能够防止滤芯3故障导致杂质漏出,保证过滤效果;

所述滤芯3为tz216-01陶瓷滤芯,能够在水压较低时也能保证过滤效果;

所述进水端1和出水端5的底部能够加装旋转接头,方便管道连接和拆卸;

所述进水端1和出水端5能够使用ppr材质,两端与进水和出水管道通过焊接固定,能够防止管道漏水,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进水端1位于导流腔13底面隔板中心处设有锥形凸起,当水流冲击时,能够直接将水流折射向四周,减少隔板受到的冲击力,提高接头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灌溉用水通过输送装置从进水端1进入,通过增压腔12增压后在导流腔13内分散,再通过滤筒2内滤芯3的过滤进入汇流腔14中汇集,将灌溉用水过滤,能够通过旋下压板4将滤筒2取出,清理滤芯3,并且四个滤筒2的设置能够在其中一个被杂质堵塞后继续工作,防止影响灌溉工作,汇流腔14中的灌溉水,通过过滤板6进行二次过滤后,从出水端5进入灌溉管道中,喷洒出去,进行灌溉,过滤板6能够防止滤芯3故障导致杂质漏出,保证过滤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包括进水端、滤筒、滤芯、压板、出水端和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为内壁设有过滤空腔的圆形管道,进水端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水接口、增压腔、导流腔和汇流腔,进水接口位于顶部设有内螺纹与灌溉水输送装置连接,增压腔为管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管道,增压腔下方设有导流腔,导流腔的侧壁阵列设有四个圆形通孔,通孔中放置有滤筒,滤筒为外壁均匀开设有圆形通孔的圆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滤芯,进水端为与导流槽侧壁的通孔内壁设有内螺纹,能够旋入压板,所述压板为圆柱体结构,通过与通孔内壁的螺纹配合固定,将滤筒固定,导流腔的底部设有隔板,隔板下方为汇流腔,隔板上对应滤筒的位置设有圆形通孔;

所述出水端为内壁顶部设有台阶的圆形管道,管道的内壁台阶上放置有过滤板,台阶侧壁设有螺纹,能够通过螺纹与进水端的底部连接,并且通过进水端的底部将过滤板的顶部压紧固定,所述过滤板由圆环型压块和圆形网布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tz216-01陶瓷滤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底部能够加装旋转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够使用ppr材质,两端与进水和出水管道通过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位于导流腔底面隔板中心处设有锥形凸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水利灌溉水管防堵接头,包括进水端、滤筒、滤芯、压板、出水端和过滤板,灌溉用水通过输送装置从进水端进入,通过增压腔增压后在导流腔内分散,再通过滤筒内滤芯的过滤进入汇流腔中汇集,将灌溉用水过滤,能够通过旋下压板将滤筒取出,清理滤芯,并且四个滤筒的设置能够在其中一个被杂质堵塞后继续工作,防止影响灌溉工作,汇流腔中的灌溉水,通过过滤板进行二次过滤后,从出水端进入灌溉管道中,喷洒出去,进行灌溉,过滤板能够防止滤芯故障导致杂质漏出,保证过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凌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凌万军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