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9060发布日期:2020-07-29 03:2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同时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水资源不受破坏,并能进入良性的水质、水量再生循环,也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但是现有的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在处理污水时,不同类型的污水不能很好地分类排放或利用,且现有的循环利用结构使用不够方便,不也不便于将处理后污水进行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不能很好地分类排放或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包括第一废水进水管和第二废水进水管,第一废水进水管和第二废水进水管均与回收管连通,第一废水进水管、第二废水进水管和回收管连通处设有三通球阀,回收管分出两路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连接,回收管、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连通处设有过滤三通球阀,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分别经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与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连通,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底部均设有排水阀。

优选的,第一废水进水管和第二废水进水管的管路上依次且均设有污水箱和阀门。

优选的,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进水口处设有阀门。

优选的,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结构相同,第一过滤装置包括u型管、排污管,u型管底部中段设有排污管,排污管的出口设有排污盖板;u型管沿管路方向的一侧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过滤网倾斜设置,过滤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排污管竖直方向上的一侧设有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与排污管密封连接。

优选的,排污盖板可拆卸地固定在排污管上,排污盖板周向设置有密封圈,排污盖板上设置有锁扣,锁扣与排污管上的锁环相适配。

优选的,第一过滤装置采用不锈钢过滤网,第二过滤装置采用过滤芯膜。

优选的,u型管和排污管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的箱底均倾斜设置,所述排水阀位于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箱底较低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通过三通球阀和过滤三通球阀可将第一废水进水管或第二废水进水管导至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进而可对污水实施不同的过滤方式,通过对污水的类型进行分类可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净化,该净化方式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能够很好地对污水进行利用,该结构操作简便,可大大提高污水的循环利用率。

2.当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正在进行过滤时,可将污水暂存在污水箱内。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便于将处理后污水进行储存,箱底均倾斜设置以便于将水通过排水阀排出。

3.工作人员可通过钢化玻璃观察水平管内杂污堆积情况,当杂污堆积较多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关闭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上的阀门,将排污盖板通过锁扣打开后,进而可将排污管内的杂污清理。当过滤网经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堵塞、破损等问题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拆除排污管对过滤网进行维护,从而便于清理过滤后的残污。

4.不锈钢过滤网和过滤芯膜可对不同类型的污水有针对性的净化,进而能够更好地利用净化后的循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废水进水管,2-第二废水进水管,3-回收管,4-第一过滤装置,5-第二过滤装置,6-第一排水管,7-第二排水管,8-排水阀,9-污水箱,10-三通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废水进水管1、第二废水进水管2、污水箱、回收管3、第一过滤装置4、第二过滤装置5、第一排水管6、第二排水管7、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排水阀8。

第一废水进水管1和第二废水进水管2分别与两路排污水管连接,两路排污水管各分出两路,两路排污水管分出的其中一路与第一废水进水管1和第二废水进水管2管路的进水口连接。两路排污水管分出的另外一路连通下水管道,两路排污水管与其分出的两路管道处均设有污水三通球阀。

污水三通球阀可将排污水管的水流切换至其分出的两路管道上,进而在污水无法重复利用的情况下可通过污水三通球阀通至下水管道,污水可以重复使用时可通过污水三通球阀通至第一废水进水管1或第二废水进水管2。

第一废水进水管1和第二废水进水管2的管路上依次均设有污水箱9和阀门,当第一过滤装置4或第二过滤装置5正在进行过滤时,可将污水暂存在污水箱9内。

第一废水进水管1和第二废水进水管2均与回收管3连通,第一废水进水管1、第二废水进水管2和回收管3连通处设有三通球阀10,三通球阀10可将第一废水进水管1或第二废水进水管2的水切换至回收管3。

回收管3分出两路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4和第二过滤装置5连接,回收管3、第一过滤装置4和第二过滤装置5连通处设有过滤三通球阀,过滤三通球阀可将回收管3的水切换至第一过滤装置4或第二过滤装置5,进而可对污水实施不同的过滤方式。

第一过滤装置4和第二过滤装置5结构相同,第一过滤装置4包括u型管、排污管,u型管底部中段设有排污管,u型管和排污管为可拆卸连接。当过滤网经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堵塞、破损等问题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拆除排污管对过滤网进行维护。

排污管的出口设有排污盖板;u型管沿管路方向的一侧设有过滤网,设置在u型管一侧的过滤网可将过滤后的杂污在其重力的引导下掉落至排污管内。过滤网倾斜设置,过滤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钝角。

排污管竖直方向上的一侧设有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与排污管密封连接。排污盖板可拆卸地固定在排污管上,排污盖板周向设置有密封圈,排污盖板上设置有锁扣,锁扣与排污管上的锁环相适配。工作人员可通过钢化玻璃观察水平管内杂污堆积情况,当杂污堆积较多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关闭第一过滤装置4和第二过滤装置5上的阀门,将排污盖板通过锁扣打开后,进而可将排污管内的杂污清理。

第一过滤装置4采用不锈钢过滤网,第二过滤装置5采用过滤芯膜。不锈钢过滤网和过滤芯膜可对不同类型的污水有针对性的净化,进而更好地利用净化后的循环水。

第一过滤装置4和第二过滤装置5分别经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7与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连通,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的箱底均倾斜设置,排水阀8位于第一集水箱、第二集水箱箱底较低的一侧。第一集水箱和第二集水箱便于将处理后污水进行储存,箱底均倾斜设置以便于将水通过排水阀8排出。

通过污水三通球阀可将能够进行净化的水导至第一废水进水管1或第二废水进水管2,通过三通球阀10和过滤三通球阀可将第一废水进水管1或第二废水进水管2导至第一过滤装置4或第二过滤装置5,进而可对污水实施不同的过滤方式。通过对污水的类型进行分类可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净化,通过不同类型的净化方式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