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9014发布日期:2020-07-17 16:08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属于生物柴油除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又称为生质柴油,是用未加工过的或者使用过的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备出来的一种被认为是环保的生质燃料。这种生物燃料可以像柴油一样使用。生物柴油最普遍的制备方法是酯交换反应。由植物油和脂肪中占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与醇(一般是甲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脂肪酸酯。脂肪酸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柴油非常相近甚至更好。复合型生物柴油是以废弃的动植物油、废机油及炼油厂的副产品为原料,再加入催化剂,经专用设备和特殊工艺合成。

目前生物柴油蒸馏生产中,真空机组运行过程中水环真空泵出口的臭味很大,容易引起恶臭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还会引起周围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碱洗、除臭喷淋等方法对气体进行处理,但是处理效果不显著,臭味很难消除干净;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可以对水环真空泵出口的臭味进行分步处理,提高处理效率,确保臭味的消除干净;臭味处理后的液态水可用于循环使用,臭味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碳化分解达标排放。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包括气液分离筒体,气液分离筒体的内部依次套设有冷凝夹套和填料装置,气液分离筒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水环真空泵和抽气泵,水环真空泵通过气体进管将气液混合物导入气液分离筒体内,抽气泵通过气体出管将气液分离得到的臭味气体导入高温烟道内;所述气液分离筒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弧板,弧板设有三层,每层包括三个,三个弧板呈圆周分布在气液分离筒体的筒壁上;所述冷凝夹套的主体外部设有垂直安装的支撑杆,支撑杆与气液分离筒体的内壁上的弧板一一对应;所述冷凝夹套的内部安装有填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夹套的主体呈筒状结构,冷凝夹套的主体内部设有换热用的夹腔,冷凝夹套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凝水进管和冷凝水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套设于一起的内网筒和外网筒,内网筒和外网筒之间的有限空间内填充有填料,内网筒和外网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上填料压环和下填料压环。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烟道为导热油锅炉高温烟道。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筒体、水环真空泵和抽气泵均安装在循环水箱的上方,循环水箱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可以实现气液分离筒体与循环水箱内腔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筒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通过密封盖体进行封堵,气液分离筒体的筒底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液态水漏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中,水环真空泵将带臭味的气液混合物导入气液分离筒体内,气液混合物在冷凝夹套和填料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快速气液分离,冷凝夹套加快了冷凝效率,气液分离后的液态水经气液分离筒体底部的液态水漏孔排出至循环水箱内进行循环使用,气液分离后的臭味气体在抽气泵的作用下进入导热油锅炉高温烟道内,高温烟道将臭味气体进行高温碳化分解,分解后向高空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味处理装备将臭味进行分步处理,避免单一的除臭方式导致消除不彻底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气液分离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冷凝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填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气液分离筒体,101-液态水漏孔,102-弧板,2-冷凝夹套,201-支撑杆,202-冷凝水进管,203-冷凝水出管,3-填料装置,301-内网筒,302-外网筒,303-上填料压环,304-下填料压环,4-循环水箱,5-水环真空泵,6-抽气泵,7-高温烟道,8-气体进管,9-密封盖体,10-气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

如图1、图2、图3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柴油臭味处理装备,包括气液分离筒体1,气液分离筒体1的内部依次套设有冷凝夹套2和填料装置3;气液分离筒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水环真空泵5和抽气泵6,水环真空泵5通过气体进管8将气液混合物导入气液分离筒体1内,抽气泵6通过气体出管10将气液分离得到的臭味气体导入高温烟道7内,其中高温烟道7为导热油锅炉高温烟道,臭味气体经过高温碳化分解后向高空达标排放。

所述气液分离筒体1、水环真空泵5和抽气泵6均安装在循环水箱4的上方,循环水箱4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可以实现气液分离筒体1与循环水箱4内腔的连通,循环水箱4用于收集气液分离得到的液态水,并进行循环使用。

所述气液分离筒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通过密封盖体9进行封堵,气液分离筒体1的筒底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液态水漏孔101,气液分离筒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弧板102,弧板102设有三层,每层包括三个,三个弧板102呈圆周分布在气液分离筒体1的筒壁上;所述弧板102的开口侧朝上设置。

6、所述冷凝夹套2的主体呈筒状结构,冷凝夹套2的主体内部设有换热用的夹腔,夹腔内用于导入冷凝水,冷凝夹套2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冷凝水进管202和冷凝水出管203,冷凝水进管202和冷凝水出管203分别穿过气液分离筒体1的筒壁后与管路相连通;所述冷凝夹套2的主体外部设有垂直安装的支撑杆201,支撑杆201与气液分离筒体1的内壁上的弧板102一一对应,支撑杆201设置有三层,每层包括三个,三个支撑杆201呈圆周分布在冷凝夹套2的外筒壁上;冷凝夹套2由气液分离筒体1的顶部套设到气液分离筒体1的内部,并通过支撑杆201固定于弧板102上,冷凝夹套2的安装过程方便;所述冷凝夹套2的内部安装有填料装置3,填料装置3包括套设于一起的内网筒301和外网筒302,内网筒301和外网筒302之间的有限空间内填充有填料,内网筒301和外网筒3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上填料压环303和下填料压环304,上填料压环303和下填料压环304对内网筒301和外网筒302间的填料进行封堵固定;填料装置3用于气液的快速分离,分离的原理是根据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填料表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最后通过液态水漏孔101排出至循环水箱4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水环真空泵5将带臭味的气液混合物导入气液分离筒体1内,气液混合物在冷凝夹套2和填料装置3的作用下进行快速气液分离,冷凝夹套2加快了冷凝效率;气液分离后的液态水经气液分离筒体1底部的液态水漏孔101排出至循环水箱4内进行循环使用,气液分离后的臭味气体在抽气泵6的作用下进入导热油锅炉高温烟道7内,高温烟道7将气味气体进行高温碳化分解,分解后向高空达标排放。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