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8608发布日期:2020-11-03 23:54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斜管沉淀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平行管道和蜂窝填料等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沉泥在斜管填料中沉淀并与水分离。

悬浮物上升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粘附在斜管表面,日积月累会形成污泥团。一方面会减小过水面积,增大过水水力负荷,导致污泥沉淀时间缩短,一些比重小的悬浮物不能完全沉淀下来;另一方面随着水力冲刷,粘附在斜管上的污泥絮团会被冲刷脱离,随着出水带出,造成悬浮物超标,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进行冲洗。但是由于斜管填料一般都是在水池中间位置,这就需要将水池水位放空至三分之一位置,再用高压水枪人工冲洗。整个清洗过程花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并且清洗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以解决现有斜管沉淀池清洗斜管污泥絮团花费时间长、劳动强大度、清洗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斜管组件以及刮泥机,所述斜管组件位于沉淀池中部,所述刮泥机包括位于沉淀池下部的刮板组件,所述刮板组件上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连接有曝气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泥机还包括转轴,所述刮板组件固定连接在转轴上,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上具有用于与气体管路连接的接头,所述曝气管与转轴连通。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对称连接在转轴两侧的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所述曝气管设置在第一刮板上。

所述第一刮板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以及连接上、下连接件的栅条,所述上连接件构成所述曝气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头具有多个,多个曝气头在上连接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头朝向斜管组件布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头为陶砂曝气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使用时,曝气管与气体管路连接,进入至曝气管中的气体通过曝气管上的曝气头向沉淀池中曝气。曝气头形成的气泡上升通过斜管组件,通过气流扰动,将吸附在斜管组件上的污泥扰动脱离,再次沉淀到沉淀池内。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清洗斜管组件时不需要放水,不需要人工逐个冲洗,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冲洗效率更高。布置在刮板组件上的曝气管可随刮板360°转动,能够覆盖斜管组件全部区域,从而能够清洗斜管组件各个位置的污泥,对斜管组件清洗更加洁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中的刮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中:1、沉淀池;2、减速机;3、斜管组件;4、转轴;5、轴承组件;6、刮板组件;61、第一刮板;611、曝气管;612、下连接件;613、栅条;614、曝气头;62、第二刮板;621、上连接件;622、下连接件;623、栅条;63、斜板;7、支撑臂;8、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沉淀池1、斜管组件3以及刮泥机。斜管组件3固定连接在沉淀池1中部位置。

沉淀池1底部具有积泥区,积泥区的下部具有向中心倾斜的环状斜台。沉淀池1底部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与环状斜台的中心区域连通,用于排出汇集在环状斜台中心区域的污泥。

刮泥机位于环状斜台上侧,刮泥机包括转轴4,转轴4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沉淀池1上侧,转轴4位于沉淀池1上侧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减速机2。转轴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沉淀池1底部,并通过轴承组件5转动装配在沉淀池1底部。转轴4为中空结构,中空的转轴4的下端为封闭端,上端具有用于与气体管路连接的接头。

刮泥机还包括刮板组件6,刮板组件6包括第一刮板7和第二刮板62,第一刮板7和第二刮板62对称固定连接在转轴4两侧。第一刮板7包括曝气管611、下连接件612以及栅条,曝气管611与下连接件612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曝气管611位于下连接件612上侧。栅条沿上下方向布置,分别与曝气管611、下连接件612连接,用于固定曝气管611和下连接件612。本实施例中,曝气管61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曝气管611与转轴4通过法兰连接,且曝气管611与转轴4内部连通,曝气管611远离转轴4的一端为封闭端。进气管路中的气体经转轴4进入至曝气管611,曝气管611上具有多个曝气头614,多个曝气头614在曝气管611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且两端的曝气头614位于曝气管611的两端。优选的,相邻两个曝气头614之间的距离为300毫米。本实施例中,曝气头614为陶砂曝气头,曝气头614的开口朝上布置。下连接件612与转轴4通过法兰连接,以便于拆换下连接件612。第二刮板62包括上连接件621、下连接件622以及栅条623,上连接件621与下连接件622上下间隔布置,栅条623沿上下方向布置,且分别与上连接件621、下连接件6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连接件621、下连接件622与转轴4均通过法兰连接,以便于更换。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刮板62的上连接件也可以为与转轴4连通的曝气管611,上连接件上设置曝气头614。

本实施例中,刮板组件6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刮板7和第二刮板62下侧的斜板63,斜板63用于将沉淀池1下侧的污泥刮至环状斜台的中心区域,以使污泥从排泥管排出。刮泥机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的支撑臂7,支撑臂7具有两个,两个支撑臂7对称布置在转轴4两侧,支撑臂7与相邻的刮板垂直布置。刮泥机还包括用于增强刮板与支撑臂7连接强度的拉筋8,拉筋8具有四条,四条拉筋8分别连接在相邻支撑臂7与刮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使用时,进气管路通过接头与转轴4连接,开启刮泥机进气管路中的气体经转轴4进入至曝气管611中,曝气管611中的气体经曝气头614进入至沉淀池1内。曝气头614形成的气泡上升通过斜管组件3,通过气流扰动,将吸附在斜管组件3上的污泥扰动脱离,再次沉淀到沉淀池1内。刮泥机运行一小时后关闭,沉淀半小时,即可恢复生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仅需一个半小时即可完成对斜管组件3的清洗工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人工6~8小时操作,时间更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曝气管611与气体管路连接,进入至曝气管611中的气体通过曝气管611上的曝气头614向沉淀池1中曝气。曝气头614形成的气泡上升通过斜管组件3,通过气流扰动,将吸附在斜管组件3上的污泥扰动脱离,再次沉淀到沉淀池1内。本实用新型的可反冲洗的斜管沉淀池清洗斜管组件时不需要放水,不需要人工逐个冲洗,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冲洗效率更高。布置在刮板组件6上的曝气管611可随刮板360°转动,能够覆盖斜管组件3全部区域,从而能够清洗斜管组件3各个位置的污泥,斜管组件清洗更加洁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