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读数的滴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4849发布日期:2020-10-02 08:4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读数的滴定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定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便于读数的滴定管。



背景技术:

滴定管是用细长而均匀的玻璃管制成,下端是一尖嘴,中间有节门用来控制滴定的速度。在化学实验中,对于滴定管的读数大多是依靠实验员的操作经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光线、刻度线清晰度、试剂颜色等因素干扰出现读数不准确的情况。另外,在使用滴定管时,加液后都要进行较零的步骤,较零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实验员的操作经验的影响,从而导致实验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降低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读数,能够一次性读出滴定管内消耗的体积,减少操作误差的滴定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于读数的滴定管,包括滴定管本体、竖直设置在滴定管本体一侧的读数装置,所述滴定管本体包括刻度管、设置在刻度管底端的滴定装置,所述读数装置包括底板、滑道、滑块、旋转块、固定件,所述滑道竖直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道内,所述旋转块的一端与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放大镜,所述固定件将底板固定到刻度管上,所述滑道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通过相吸的作用,将滑块固定到滑道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带。

优选的,所述刻度管上零刻度线处设置有排液装置,所述排液装置设置有与刻度管相通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在加液完成后,可通过打开排液阀进行较零操作,一次性完成,无需反复进行较零、加液等操作,同时适用于操作经验不同的实验员,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大大减少了实验数据的误差。

优选的,所述刻度管上零刻度线的上方设置有加液装置,所述加液装置包括加液口、与刻度管相通的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上设置有储液球,所述储液球与加液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加液阀,所述储液球与刻度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加液阀。在加液过程中,可以先打开第一加液阀、第二加液阀,从加液口加入滴定试剂,待刻度管内的滴定试剂快到零刻度线时,关闭第二加液阀,继续从加液口加入适量的滴定试剂到储液球内,然后根据需要再打开第二加液阀继续往刻度管内加滴定试剂,直至刻度管内的滴定试剂到零刻度线时,关闭第二加液阀。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滴定试剂,降低实验成本。

优选的,所述滴定装置包括橡皮管、尖嘴软管、玻璃珠,所述橡皮管的顶端与刻度管的底端连接,所述橡皮管的底端与尖嘴软管连接,所述玻璃珠设置在橡皮管内。

优选的,所述滴定装置包括尖嘴玻璃管、玻璃活塞,所述尖嘴玻璃管设置在刻度管的底端,所述玻璃活塞设置在尖嘴玻璃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读数装置来帮助实验员快速、准确地读取滴定试剂消耗的体积,且在底板上设置了带有磁铁的滑道和滑块,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还在刻度管上零刻度线处设置了排液装置,帮助实验员高效率地完成较零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刻度管上零刻度线上方设置了带有储液球的加液装置,避免了滴定试剂的大量浪费,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读数,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加液、较零、读数操作,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大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滴定管本体;11、刻度管;12、滴定装置;121、橡皮管;122、尖嘴软管;123、玻璃珠;124、尖嘴玻璃管;125、玻璃活塞;2、读数装置;21、底板;22、滑道;23、滑块;24、旋转块;25、固定件;26、通孔;27、放大镜;28、第一磁铁;29、第二磁铁;3、排液装置;31、排液管;32、排液阀;4、加液装置;41、加液口;42、加液管;43、储液球;44、第一加液阀;45、第二加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读数的滴定管,包括滴定管本体1、竖直设置在滴定管本体1一侧的读数装置2,所述滴定管本体1包括刻度管11、设置在刻度管11底端的滴定装置12,所述读数装置2包括底板21、滑道22、滑块23、旋转块24、固定件25,所述滑道22竖直设置在底板21上,所述滑块23滑动设置在滑道22内,所述旋转块24的一端与滑块2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24上设置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内设置有放大镜27,所述固定件25将底板21固定到刻度管11上,所述滑道22内设置有第一磁铁28,所述滑块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铁29,所述第一磁铁28与第二磁铁29通过相吸的作用,将滑块23固定到滑道22上。

所述固定件25为弹性带。

所述滴定装置12包括橡皮管121、尖嘴软管122、玻璃珠123,所述橡皮管121的顶端与刻度管11的底端连接,所述橡皮管121的底端与尖嘴软管122连接,所述玻璃珠123设置在橡皮管121内。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加液:往刻度管11内加入滴定试剂至零刻度线上方,加液完成;

较零:开启滴定装置12,使得刻度管11内处于零刻度线上的滴定试剂排出,关闭滴定装置12,较零完成;

滴定:开启滴定装置12,滴定完成后,关闭滴定装置12;

读数:将滑块23滑至与刻度管11内滴定试剂的液面相平行,转动旋转块24,使得放大镜27置于刻度管11内滴定试剂液面处,读取滴定试剂消耗的体积,记录实验数据即可。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读数的滴定管,包括滴定管本体1、竖直设置在滴定管本体1一侧的读数装置2,所述滴定管本体1包括刻度管11、设置在刻度管11底端的滴定装置12,所述读数装置2包括底板21、滑道22、滑块23、旋转块24、固定件25,所述滑道22竖直设置在底板21上,所述滑块23滑动设置在滑道22内,所述旋转块24的一端与滑块2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24上设置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内设置有放大镜27,所述固定件25将底板21固定到刻度管11上,所述滑道22内设置有第一磁铁28,所述滑块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铁29,所述第一磁铁28与第二磁铁29通过相吸的作用,将滑块23固定到滑道22上。

所述固定件25为弹性带。

如图3所示,所述刻度管11上零刻度线处设置有排液装置3,所述排液装置3设置有与刻度管11相通的排液管31,所述排液管31上设置有排液阀32。在加液完成后,可通过打开排液阀32进行较零操作,一次性完成,无需反复进行较零、加液等操作,同时适用于操作经验不同的实验员,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大大减少了实验数据的误差。

所述滴定装置12包括尖嘴玻璃管124、玻璃活塞125,所述尖嘴玻璃管124设置在刻度管11的底端,所述玻璃活塞125设置在尖嘴玻璃管124上。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加液:往刻度管11内加入滴定试剂至零刻度线上方,加液完成;

较零:打开排液阀32,使得刻度管11内处于零刻度线上的滴定试剂从排液管31排出;

滴定:开启滴定装置12,滴定完成后,关闭滴定装置12;

读数:将滑块23滑至与刻度管11内滴定试剂的液面相平行,转动旋转块24,使得放大镜27置于刻度管11内滴定试剂液面处,读取滴定试剂消耗的体积,记录实验数据即可。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读数的滴定管,包括滴定管本体1、竖直设置在滴定管本体1一侧的读数装置2,所述滴定管本体1包括刻度管11、设置在刻度管11底端的滴定装置12,所述读数装置2包括底板21、滑道22、滑块23、旋转块24、固定件25,所述滑道22竖直设置在底板21上,所述滑块23滑动设置在滑道22内,所述旋转块24的一端与滑块2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24上设置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内设置有放大镜27,所述固定件25将底板21固定到刻度管11上,所述滑道22内设置有第一磁铁28,所述滑块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磁铁29,所述第一磁铁28与第二磁铁29通过相吸的作用,将滑块23固定到滑道22上。

所述固定件25为弹性带。

如图3所示,所述刻度管11上零刻度线处设置有排液装置3,所述排液装置3设置有与刻度管11相通的排液管31,所述排液管31上设置有排液阀32。在加液完成后,可通过打开排液阀32进行较零操作,一次性完成,无需反复进行较零、加液等操作,同时适用于操作经验不同的实验员,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大大减少了实验数据的误差。

如图4所示,所述刻度管11上零刻度线的上方设置有加液装置4,所述加液装置4包括加液口41、与刻度管11相通的加液管42,所述加液管42上设置有储液球43,所述储液球43与加液口41之间设置有第一加液阀44,所述储液球43与刻度管11之间设置有第二加液阀45。在加液过程中,可以先打开第一加液阀44、第二加液阀45,从加液口41加入滴定试剂,待刻度管11内的滴定试剂快到零刻度线时,关闭第二加液阀45,继续从加液口41加入适量的滴定试剂到储液球43内,然后根据需要再打开第二加液阀45继续往刻度管11内加滴定试剂,直至刻度管11内的滴定试剂到零刻度线时,关闭第二加液阀45。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滴定试剂,降低实验成本。

所述滴定装置12包括橡皮管121、尖嘴软管122、玻璃珠123,所述橡皮管121的顶端与刻度管11的底端连接,所述橡皮管121的底端与尖嘴软管122连接,所述玻璃珠123设置在橡皮管121内。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加液:打开第一加液阀44、第二加液阀45,从加液口41加入滴定试剂,待刻度管11内的滴定试剂快到零刻度线时,关闭第二加液阀45,继续往储液球43加入适量的滴定试剂,停止加液,打开第二加液阀45,使得储液球43中的滴定试剂流入刻度管11内,关闭第二加液阀45,加液完成;

较零:打开排液阀32,使得刻度管11内处于零刻度线上的滴定试剂从排液管31排出;

滴定:开启滴定装置12,滴定完成后,关闭滴定装置12;

读数:将滑块23滑至与刻度管11内滴定试剂的液面相平行,转动旋转块24,使得放大镜27置于刻度管11内滴定试剂液面处,读取滴定试剂消耗的体积,记录实验数据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