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5859发布日期:2020-09-08 13:3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尾气处理用脱硫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塔。



背景技术:

脱硫塔是一种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主要用于吸收工业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气体。在脱硫塔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脱硫装置的运行和时间的积累,污泥量持续增加,当污泥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不得不停止脱硫塔的运转,进行清塔工作,经常清塔的操作会降低生产效率,对经济效益造成一定损失。

公告号为cn105727717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脱硫塔,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脱硫塔塔体,脱硫塔下部设置有烟气入口,脱硫塔塔体和烟气入口设置有气流分布板,脱硫塔塔体底部设置有碱液槽,碱液槽和脱硫塔塔体底部相通,碱液槽侧壁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连接有循环泵,喷淋管穿过塔体且与地面呈水平方向设置,喷淋管位于塔体内的一段上设置有喷淋喷头,喷淋喷头安装在脱硫塔塔体中部,脱硫塔塔体上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除雾器,脱硫塔塔体底部安装有搅拌器;所述的气流分布板位于烟气入口部分,为半球形网罩形状,上述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废气进入塔体中,启动搅拌器,使得废气能够与碱液充分接触,启动循环泵,循环泵带动碱液沿着喷淋管从喷头中喷出,碱液与废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目的。

但是废气中往往会含有一些固体颗粒,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会堆积在塔底的碱液池中,一段时间以后不得不停炉清塔,操作不便,降低了脱硫塔的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脱硫塔,具有方便清理,提高脱硫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脱硫塔,包括塔体和与塔体固定连接的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与塔体接近下段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塔体的端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靠近进气口的端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进气管的底壁上连通有吸收池,所述吸收池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喷淋管,第一喷淋管的管口穿过进气管的顶壁设置且第一喷淋管位于进气管内的端部连接有喷头,所述第一喷淋管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循环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进气管中,废气中所含的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被设置在第一进气口处的过滤组件所阻挡,启动第一循环泵,当废气经过进气管中部时,一部分废气被第一喷淋管上连接的喷头喷洒的碱液中和,废气中的固体颗粒会连同碱液一起落入吸收池中,经过预处理的废气经由进气管的尾部进入塔体中再次进行中和处理。设置的预处理装置,将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气体在塔外进行吸收处理,使得进入塔内的固体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气体大大减少,降低了塔体中的淤泥堆积量,延长了相邻两次清塔的时间间隔,提高了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气管远离塔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延展边,所述延展边呈喇叭状设置,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垂直于进气管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过滤网对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有很好的阻挡作用,设置的喇叭状延展边扩大了废气的进气面积,废气经由第一进气口进入进气管时,废气中所含的固体颗粒物会黏附在喇叭状延展边上,相较于进气管的管口,扩大了清理面积,对固体颗粒物的清理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展边靠近地面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废料收集箱(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废料收集箱方便了对废料进行集中处理,提高脱硫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收池与第一喷淋管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出料管的出口朝向地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循环泵,吸收池中的沉淀物经由出料管排出吸收池中,设置的出料管和循环泵方便了沉淀物的排放,提高了清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收池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搅拌杆一端穿过吸收池侧壁且连接有电机,搅拌杆于吸收池内的一段上设有搅拌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带动吸收池中的碱液运动,使得碱液一直处于运动状态。设置的搅拌装置,可对吸收池内部的碱液进行搅拌,进而使碱液中的沉淀物处于运动状态,避免沉淀物沉淀在吸收池底部,便于吸收池中碱液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塔体底部设有碱液池,所述碱液池的侧壁上与进气管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喷淋管,第二喷淋管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三循环泵,所述第二喷淋管管口穿过塔体中部设置,第二喷淋管管口处设有朝向地面喷射的第二喷头,所述碱液池侧壁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第二喷淋管相对的一侧,进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循环泵,碱液池中的碱液经由第二喷头向塔内喷洒,喷洒出的碱液与进入塔内的废气充分接触,再次对废气中固体颗粒进行沉降和对二氧化硫气体进行中和。设置的第三循环泵,使得碱液池中的碱液可被循环使用,设置的喷淋管和朝向地面的喷头,扩大了碱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废气中固体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清除率;打开阀门,可对碱液池中的碱液进行更换,关闭阀门,可防止碱液池中的碱液从进料管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塔体于进气管与第二喷淋管之间的内壁上交错设置有多个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设置的塔板,使废气可以沿着塔板逐层向上流动,当碱液经由喷头向塔内喷洒时,碱液被喷洒在塔板上沿着塔板逐层滴落,对废气进行逐层吸附,进一步提高了对废气中所含的固体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清除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塔体位于第二喷淋管上方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呈中空设置,吸收层内设有生石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收层内放置的生石灰呈碱性,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生石灰可与二氧化硫气体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进一步提高脱硫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塔内吸收层的上方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呈中空设置,缓冲层的空腔中设置有碳纤维无纺布,所述缓冲层的上方设有除雾层,所述除雾层呈中空设置,除雾层的空腔内放置有除雾器,所述塔体除雾层的上方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第二喷淋管位于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缓冲层可以减缓出气速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废气在塔内停留的时间,延长了废气与碱液的接触时间,提高脱硫效率,设置的除雾层可除去喷淋产生的小液滴,避免从塔体的出气口中喷出小液滴,造成烟囱雨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置的预处理装置,在废气进入塔体之前清除掉废气中所含有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气体,减少了固体颗粒物在塔体底部的堆积,减少了停炉清淤的次数,具有方便清理,提高脱硫效率的优点;

2.设置的废料收集箱,便于对废料的集中处理,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3.交错设置的多个塔板,使得经由塔内的喷头喷出的碱液可对废气进行逐级吸附,提高了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脱硫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旨在示意预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1、塔体;11、碱液池;111、第二喷淋管;1111、第三循环泵;1112、第二喷头;112、进料管;1121、阀门;12、塔板;13、吸收层;131、生石灰;14、缓冲层;15、除雾层;16、出气口;2、预处理装置;21、进气管;211、进气口;212、延展边;22、过滤组件;221、过滤网;23、吸收池;231、第一喷淋管;2311、第一喷头;2312、第一循环泵;232、出料管;2321、第二循环泵;233、搅拌装置;2331、搅拌杆;2332、电机;2333、搅拌叶片;3、废料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脱硫塔,包括塔体1和与塔体1固定连接的预处理装置2。

如图1和图2所示,预处理装置2包括与塔体1接近下段连通的进气管21,进气管21远离塔体1的端部设有进气口211,进气管21远离塔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设置的延展边212,进气口211设置有阻挡废料中固体颗粒进入进气管21的过滤组件22,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设置为过滤网221,过滤网221垂直于进气管21侧壁设置;进气管21的底壁上连通有吸收池23,吸收池23内放置有碱液,吸收池2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喷淋管231,第一喷淋管231的管口穿过进气管21的顶壁设置且第一喷淋管231位于进气管21内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喷头2311,第一喷淋管231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循环泵2312。

如图2所示,脱硫塔运行一段时间后,被过滤网221所阻挡的废气中的固体颗粒会积聚在延展边212的靠近地面的端部,为了对积聚的固体颗粒物进行集中处理,延展边212靠近地面的一端通过设置有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废料收集箱3。

如图1和图2所示,废气经过过滤组件22过滤后经过吸收池23上方,吸收池23中的碱液经第一喷头2311喷淋后对经过吸收池23上方的废气进行中和,中和的过程中废气中的部分固体颗粒会和碱液一起落入吸收池23中,为了防止长时间聚沉导致吸收池23中产生大量沉淀,所以在吸收池23底壁上设置有搅拌装置233,搅拌装置233包括搅拌杆2331,搅拌杆2331一端穿过吸收池23侧壁且连接有电机2332,电机2332固定在吸收池23的外壁上,搅拌杆2331于吸收池23内的一段上设有搅拌叶片2333;为了方便吸收池23中碱液的排放,吸收池23侧壁上与第一喷淋管2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232,出料管232上连接有第二循环泵2321,出料管232的管口朝向地面设置。

当废气经预处理装置2处理后,需要在塔体1中再次进行清理,如图1所示,具体的通过在塔体1底部设有碱液池11,碱液池11的侧壁上与进气管2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喷淋管111,第二喷淋管111上连接有循环泵,第二喷淋管111管口穿过塔体1中部设置,第二喷淋管111管口处设有朝向地面的第二喷头1112;为了能够对碱液池11中的碱液进行更换,在碱液池1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朝向地面设置的进料管112,进料管112位于第二喷淋管111相对的一侧,进料管112上设置有阀门1121。

为进一步增强脱硫效果,如图1所示,塔体1的内壁上在进气管21与第二喷淋管111之间交错设置有多个塔板12,离地面最近的一块塔板12与第二喷淋管111处于相同的一侧且塔板12的总数量为单数,离地面最远的一块塔板12位于喷头的正下方。

如图1所示,经过喷淋处理的废气要经塔体上方的出气口16排出,排出前还需进行吸收处理,通过在塔体1位于第二喷淋管111上方设置有吸收层13,吸收层13呈中空设置,吸收层13内设置有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生石灰131;为了延长废气与碱液在塔体1内的接触时间,塔体1内吸收层13的上方设置有缓冲层14,缓冲层14呈中空设置,缓冲层14的空腔内放置有碳纤维无纺布;缓冲层14的上方设有除雾层15,除雾层15呈中空设置,除雾层15的空腔内放置有除雾器;其中吸收层13与缓冲层14之间的间隔和缓冲层14与除雾层15之间的间隔相同,塔体1除雾层15的上方且位于第二喷淋管111同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16。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打开第一喷淋管231上连接的第一循环泵2312和第二喷淋管111上的第三循环泵1111,关闭出料管232上的第二循环泵2321,启动电机2332,废气经由进气口211处的过滤网221进入进气管21中,过滤网221将废气中含有的部分固体颗粒物阻挡在进气管21的外侧,废气经过进气管21的时,循环泵带动碱液经由第一喷淋管231流向喷头,碱液经由喷头向进气管21内喷洒,废气与喷洒出的碱液接触,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气体被喷洒出的碱液中和,固体颗粒物连同碱液一起落入吸收池23中,部分废气直接与吸收池23中的碱液接触,进而被直接中和,经过处理的废气经由进气管21尾部进入到塔体1中,部分废气与塔体1底部的碱液池11直接接触,被碱液池11直接吸收,剩余废气沿着塔体1内交错设置的多个塔板12逐层上升,碱液池11中的碱液经由第二喷淋管111流向塔内的喷头,喷头将碱液喷洒到离地面最远的塔板12上,碱液随着塔板12逐层滴落与逐层上升的废气相接触,进而对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逐层中和,固体颗粒物连同滴落的碱液一同落入到塔体1底部的碱液池11中,继续进行循环,废气穿过交错设置的多个塔板12继续沿着塔体1上升,穿过内置有生石灰131的中空设置的吸收层13,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生石灰131进行中和,废气穿过吸收层13,沿着塔体1继续上升,穿过缓冲层14和除雾层15,经除雾层15中的除雾器除雾后经由出气口16排出塔体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