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1956发布日期:2020-08-25 19:0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储气井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



背景技术:

储气井是门站(比如汽车加气站)的重要储气设备,它是一种压力容器,也是地下压力容器的典型代表。相对于储气瓶和储气罐,储气井具有占地面积小、安全间距短、失效范围小、无静电、后期运营费用低等突出优势,还可节省安全辅助装置设施的费用,使用寿命长。由于储气井埋于地下,不易受到风吹雨淋及外界的物理损坏,同时由于外面设置了固井水泥,使其土壤中的腐蚀介质隔绝,不易损坏。

目前,储气井经过长期使用,井内会产生油污,尤其是井壁上有结垢和附着物,因此需要采用清洗装置定期对储气井内部进行清洗,以保证输出的天然气质量。现有的清洗装置配置有喷水泵,用于喷出高压水流冲走储气井井壁在刷洗时出现的污渣。但是,喷水泵的喷头只能围绕泵体中心公转,致使对污渣的冲洗范围仅局限于其冲洗点形成的窄圈内,清洗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能够对储气井井壁进行旋转冲洗,清洗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沿圆柱形泵体的外圆周表面均匀布置,该旋转喷头包括与所述泵体外圆周表面垂直连接的出水管及套设在出水管前端上的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出水管前端转动且密封连接、其外端面上偏心设有主喷管及副喷管,所述主喷管的出水方向与所述喷头轴向平行,所述副喷管经过两次不同方向的垂直弯曲后其出水方向与所述喷头圆周表面的切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主喷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副喷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主喷管出水口设有十字分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副喷管出水口设有顶部带有缺口的半罩头,所述半罩头朝向与所述主喷管出水方向一致、用于改变部分水流方向使其喷向储气井井壁。

进一步地,所述副喷管以所述喷头外端面中部为圆心圆周排列有2根。

进一步地,所述主喷管以所述喷头外端面中部为圆心圆周排列有2根,且与所述副喷管相互错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喷管为直喷管。

进一步地,所述主喷管为z字形弯喷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设有4根,形成两对出水管,且每对所述出水管错层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副喷管喷出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喷头绕出水管前端旋转实现其自转,从而改变偏心设置的主喷管的冲洗点,在喷头围绕泵体中心公转时形成一个宽圈冲洗带,增大了其冲洗范围,进而提高了清洗效率;

2、设置的主喷管管径大于副喷管管径,能够使水流尽量多地喷向储气井井壁用于冲洗,同时可以增大在副喷管内水流的喷出压力,从而使得喷头旋转更快,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

3、通过设于主喷管出水口的十字分水器,可以使主喷管喷出的水流形成花洒的效果,进一步增大其冲洗范围;

4、通过设于副喷管出水口的半罩头,可以改变部分水流方向使其喷向储气井井壁,在能驱使喷头自转的情况下同时提高清洗水的有效使用率;

5、设置的主喷管和副喷管以喷头外端面中部为圆心圆周排列各有2根且相互错开布置,在副喷管喷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对,可以使得喷头旋转更快,有利于提高主喷管的冲洗速度,能够再次提高清洗效率;

6、主喷管设置为z字形弯喷管,通过弯折后能够再次增大其冲洗范围和提高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泵体200:出水管

300:喷头310:主喷管

311:十字分水器320:副喷管

321:半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沿圆柱形泵体100的外圆周表面均匀布置,该旋转喷头包括与泵体100外圆周表面垂直连接的出水管200及套设在出水管200前端上的喷头300,喷头300与出水管200前端转动且密封连接、其外端面上偏心设有主喷管310及副喷管320,主喷管310的出水方向与喷头300轴向平行,副喷管320经过两次不同方向的弯曲后其出水方向与喷头300圆周表面的切向平行。在喷水时,副喷管320喷出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副喷管320本身作用在喷头300上,使得喷头300绕出水管200前端旋转实现其自转,从而改变偏心设置的主喷管310的冲洗点,在喷头300围绕泵体100中心公转时形成一个宽圈冲洗带,增大其冲洗范围,进而提高清洗效率。

为了使水流尽量多地喷向储气井井壁用于冲洗,主喷管310的管径大于副喷管320的管径,同时可以增大在副喷管320内水流的喷出压力,从而使得喷头300旋转更快,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

如图2所示,主喷管310出水口设有十字分水器311,可以使主喷管310喷出的水流形成花洒的效果,进一步增大其冲洗范围;副喷管320出水口设有顶部带有缺口的半罩头321,半罩头321朝向与主喷管310出水方向一致、用于改变部分水流方向使其喷向储气井井壁,在能驱使喷头300自转的情况下同时提高清洗水的有效使用率。

如图1所示,副喷管320以喷头300外端面中部为圆心圆周排列有2根。通过以此方式排布的副喷管320,其喷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对,可以使得喷头300旋转更快,有利于提高主喷管310的冲洗速度,能够再次提高清洗效率。同理,主喷管310也以喷头300外端面中部为圆心圆周排列有2根,且与副喷管320相互错开布置。在本实施例中,主喷管310为直喷管。

如图1和图3所示,出水管200设有4根,形成两对出水管200,且每对出水管200错层布置,即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得主喷管310的冲洗点各不相同,在其旋转喷水冲洗时能够全面覆盖所经过的储气井井壁。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主喷管310为z字形弯喷管,通过弯折后能够再次增大其冲洗范围和提高清洗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喷头沿圆柱形泵体的外圆周表面均匀布置、其包括与所述泵体外圆周表面垂直连接的出水管及套设在出水管前端上的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出水管前端转动且密封连接、其外端面上偏心设有主喷管及副喷管,所述主喷管的出水方向与所述喷头轴向平行,所述副喷管经过两次不同方向的垂直弯曲后其出水方向与所述喷头圆周表面的切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副喷管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管出水口设有十字分水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喷管出水口设有顶部带有缺口的半罩头,所述半罩头朝向与所述主喷管出水方向一致、用于改变部分水流方向使其喷向储气井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喷管以所述喷头外端面中部为圆心圆周排列有2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管以所述喷头外端面中部为圆心圆周排列有2根,且与所述副喷管相互错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管为直喷管。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管为z字形弯喷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设有4根,形成两对出水管,且每对所述出水管错层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气井清洗用旋转喷头,沿圆柱形泵体的外圆周表面均匀布置,该旋转喷头包括与泵体外圆周表面垂直连接的出水管及套设在出水管前端上的喷头,喷头与出水管前端转动且密封连接、其外端面上偏心设有主喷管及副喷管,主喷管的出水方向与喷头轴向平行,副喷管经过两次不同方向的垂直弯曲后其出水方向与喷头圆周表面的切向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副喷管喷出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喷头绕出水管前端旋转实现其自转,从而改变偏心设置的主喷管的冲洗点,在喷头围绕泵体中心公转时形成一个宽圈冲洗带,增大了其冲洗范围,进而提高了清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陈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川油天然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