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花碱制备用蓄热型静压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4154发布日期:2020-10-28 12:2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花碱制备用蓄热型静压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花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泡花碱制备用蓄热型静压釜。



背景技术:

水玻璃是制造沉淀法白炭黑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由于采用静压釜溶解出来的水玻璃透明度好、耗蒸汽低,故而水玻璃窑炉生产出来的呈块状的固体水玻璃普遍采用静压釜通过加水、加蒸汽保压进行溶解成为液态水玻璃,供反应工段使用。静压釜化料结束后,为了将溶液形成的液体料转移到其它设备中进行过滤和沉降,需要将静压釜中没有耗尽的高温蒸汽从静压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由于高温高压蒸汽含有较高的热量,造成了静压釜热量的损失,耗能较高,不利于环保,另外蒸汽进气管末端在通完蒸汽后,液态水玻璃会进入蒸汽进气管内,凝固后容易造成管路堵塞,影响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泡花碱制备用蓄热型静压釜,有效的利用蒸汽热能,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优化设计进气结构,减少熔融物料进入蒸汽管内,避免出现堵塞问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花碱制备用蓄热型静压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下部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所述釜体的上端面中心处连通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釜体的内腔下部设有用于承托物料的孔板,所述釜体的外壁竖直设有蒸汽管,蒸汽管的一端贯穿釜体外壁并水平伸入到孔板下方,且伸入到釜体内的蒸汽管水平段朝向孔板连通有多个进气结构;所述釜体上端面的蒸汽排放口通过管路一与换热器的管程进口连通,换热器的管程出口连通有排气管;换热器的壳程进口通过进水管外接常温水源,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管路二的一端连通,管路二的另一端贯穿釜体外壁并水平伸入到釜体内腔上部,且伸入到釜体内的管路二水平段设有多个喷头。

优选的,所述进气结构包括直管,直管的外壁设有通孔,直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端帽,端帽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有位于直管内并用于密封通孔的桶壳。

优选的,所述桶壳的外壁与直管的内壁过渡配合。

优选的,所述端帽的上端面为凸起的弧形状。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外壁中部设有人孔,且釜体的外壁对应人孔的下方设有取样口。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上端面连通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泡花碱制备用蓄热型静压釜,通过在釜体下部设置换热器,化料结束后,釜体中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管路一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高温高压蒸汽与常温水换热,常温水加热作为下一次溶解水玻璃的水加入到釜体中,从而可以有效的利用蒸汽热能,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进气结构,向釜体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时,蒸汽作用于桶壳并推动桶壳上移,弹簧被压缩,通孔打开,蒸汽进入釜体内加热物料,当关闭高温高压蒸汽时,弹簧复位,通孔关闭,减少熔融物料进入蒸汽管内,避免出现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101压力表、102人孔、103取样口、2出料管、3换热器、4管路二、5进气结构、501端帽、502直管、503通孔、504弹簧、505桶壳、6蒸汽管、7喷头、8进料口、9管路一、10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泡花碱制备用蓄热型静压釜,包括釜体1,釜体1的上端面连通有压力表101,便于查看釜体1内的压力,釜体1的外壁中部设有人孔102,便于后期维修时打开进入,可对釜体1内部进行清洗,且釜体1的外壁对应人孔102的下方设有取样口103,用于取样检测,釜体1的下部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换热器3,釜体1的上端面中心处连通有进料口8,打开进料口8处的盖板,通过进料口8向釜体1内加入块状的固体水玻璃,釜体1的底端连通有出料管2,出料管2上安装有阀门,用于排出液态水玻璃,釜体1的内腔下部设有用于承托物料的孔板10,块状的固体水玻璃置于孔板10上,釜体1的外壁竖直设有蒸汽管6,蒸汽管6的一端贯穿釜体1外壁并水平伸入到孔板10下方,且伸入到釜体1内的蒸汽管6水平段朝向孔板10连通有多个进气结构5;

进气结构5包括直管502,直管502的外壁设有通孔503,直管5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端帽501,端帽501的上端面为凸起的弧形状,端帽501的下端通过弹簧504连接有位于直管502内并用于密封通孔503的桶壳505,桶壳505的外壁与直管502的内壁过渡配合,桶壳505在直管502内滑动过程中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向釜体1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时,蒸汽作用于桶壳505并推动桶壳505上移,弹簧504被压缩,通孔503打开,蒸汽进入釜体1内加热块状的固体水玻璃,当关闭高温高压蒸汽时,弹簧504复位,通孔503关闭,减少熔融物料进入蒸汽管6内,避免出现堵塞问题;

釜体1上端面的蒸汽排放口通过管路一9与换热器3的管程进口连通,管路一9上安装有阀门,换热器3的管程出口连通有排气管;换热器3的壳程进口通过进水管外接常温水源,换热器3的壳程出口与管路二4的一端连通,管路二4上设有阀门和水泵等设备,管路二4的另一端贯穿釜体1外壁并水平伸入到釜体1内腔上部,且伸入到釜体1内的管路二4水平段设有多个喷头7,多个喷头7可环绕釜体1的内壁设置,避免落料时碰撞喷头,后期使用时也可通过喷头喷水来对釜体1内部进行清洗,化料结束后,釜体1中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管路一9进入换热器3,在换热器3内高温高压蒸汽与常温水换热,常温水加热作为下一次溶解水玻璃的水加入到釜体1中,从而可以有效的利用蒸汽热能,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换热器3为现有技术中常用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打开进料口8处的盖板,向釜体1内加入块状的固体水玻璃,块状的固体水玻璃堆积在孔板10上,然后通过管路二4向釜体1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关闭进料口8处的盖板,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蒸汽管6通入进气结构5,此时蒸汽作用于桶壳505并推动桶壳505上移,弹簧504被压缩,通孔503打开,高温高压蒸汽进入到釜体1中并加热孔板10上块状的固体水玻璃,持续通入高温高压蒸汽并保压,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高温高压蒸汽,弹簧504复位,通孔503关闭,化料结束后,打开管路一9上的阀门,釜体1中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管路一9进入换热器3,在换热器3内高温高压蒸汽与常温水换热,常温水加热作为下一次溶解水玻璃的水加入到釜体1中,随后打开出料管2上的阀门,排出液态水玻璃。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