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8914发布日期:2020-10-28 12:5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杨醛的合成通常都是需要合成反应装置来进行合成的,在水杨醛的合成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常规的反应罐来进行合成,由于常规的反应罐只能旋转搅拌,容易造成搅拌不彻底的现象,造成物料反应效率差,实际应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能够使物料反应彻底,提高物料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反应主体,反应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搅拌棒和右搅拌棒,左搅拌棒上连接有左搅拌板,左搅拌板呈波浪形状态设置,右搅拌棒上连接有右搅拌板,右搅拌板呈波浪形状态设置,左搅拌棒上连接有左移动杆,左移动杆上连接有左气缸,左气缸设置在底座上,右搅拌棒上连接有右移动杆,右移动杆上连接有右气缸,右气缸设置在底座上。

底座上设置有左支架,左气缸设置在左支架上。

底座上设置有右支架,右气缸设置在右支架上。

反应主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

反应主体上设置有上盖。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结构合理,将旋转搅拌的方式转变为移动搅拌的方式,使物料能够搅拌彻底、均匀,提高物料的反应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反应主体2,左搅拌棒3,右搅拌棒4,左搅拌板5,右搅拌板6,左移动杆7,左气缸8,右移动杆9,右气缸10,左支架11,右支架12,物料进口13,上盖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反应主体2,反应主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搅拌棒3和右搅拌棒4,左搅拌棒3上连接有左搅拌板5,左搅拌板5呈波浪形状态设置,右搅拌棒4上连接有右搅拌板6,右搅拌板6呈波浪形状态设置,左搅拌棒3上连接有左移动杆7,左移动杆7上连接有左气缸8,左气缸8设置在底座1上,右搅拌棒4上连接有右移动杆9,右移动杆9上连接有右气缸10,右气缸10设置在底座1上。

底座1上设置有左支架11,左气缸8设置在左支架11上。

底座1上设置有右支架12,右气缸10设置在右支架12上。

反应主体2上设置有物料进口13。

反应主体2上设置有上盖14。

左气缸8和右气缸10上均外接有电源,以实现工作。

左搅拌板5呈波浪形状态设置,搅拌时能够产生旋流效果,提高搅拌效果,右搅拌板6同理。

工作时,将物料通过物料进口13置入到反应主体2内,然后启动左气缸8和右气缸10,左气缸8带动左移动杆7、左搅拌棒3、左搅拌板5进行搅拌,右气缸10带动右移动杆9、右搅拌棒4、右搅拌板6进行搅拌,实现全面搅拌,物料搅拌彻底、均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点是:将旋转搅拌的方式转变为移动搅拌的方式,使物料能够搅拌彻底、均匀,提高物料的反应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反应主体(2),所述反应主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搅拌棒(3)和右搅拌棒(4),所述左搅拌棒(3)上连接有左搅拌板(5),所述左搅拌板(5)呈波浪形状态设置,所述右搅拌棒(4)上连接有右搅拌板(6),所述右搅拌板(6)呈波浪形状态设置,所述左搅拌棒(3)上连接有左移动杆(7),所述左移动杆(7)上连接有左气缸(8),所述左气缸(8)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右搅拌棒(4)上连接有右移动杆(9),所述右移动杆(9)上连接有右气缸(10),所述右气缸(10)设置在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左支架(11),所述左气缸(8)设置在左支架(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右支架(12),所述右气缸(10)设置在右支架(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主体(2)上设置有物料进口(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主体(2)上设置有上盖(14)。


技术总结
一种水杨醛的合成反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反应主体,反应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搅拌棒和右搅拌棒,左搅拌棒上连接有左搅拌板,左搅拌板呈波浪形状态设置,右搅拌棒上连接有右搅拌板,右搅拌板呈波浪形状态设置,左搅拌棒上连接有左移动杆,左移动杆上连接有左气缸,右搅拌棒上连接有右移动杆,右移动杆上连接有右气缸。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将旋转搅拌的方式转变为移动搅拌的方式,使物料能够搅拌彻底、均匀,提高物料的反应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成;王爱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慎终(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