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制备可见光响应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4978发布日期:2020-06-26 23:1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步法制备可见光响应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步法制备可见光响应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寻找能够代替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氢气的燃烧热值高、易储藏、零污染,被认为是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在化解全球能源和环境危机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传统的制氢方法主要包括水煤气法制氢、石油热裂的合成气和天然气制氢、电解水生产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副产物多,处理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寻找一种绿色、无污染且高效的制氢方法迫在眉睫。

由于光催化裂解水制氢具有绿色、环保、不消耗化石燃料等优点,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剂具有氧化还原能力强、性能稳定、处理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tio2的带隙较宽(3.2ev),只能吸收利用紫外光,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光生载流子复合率较高等缺点,限制了tio2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方面的应用。因此,提高tio2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及增强光生载流子分离率,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3.2ev)钒酸铋(bivo4)是一种高效敏化剂,其禁带宽度为2.3-2.4ev,可在可见光下裂解水产氢,具有光响应范围宽、低碳环保、无毒的特点。但其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量子效率低等缺点大大限制了bivo4的应用。因此,提高bivo4的光生载流子分离率和拓宽光谱响应范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步法制备可见光响应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可见光响应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tio2与bivo4异质结的形成使tio2和bivo4之间形成内置电场,改善光生电子、空穴的传输路径,大大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大幅提高光催化效率。bivo4为壳包裹在tio2纳米纤维表面,提高tio2的光吸收范围,将吸收光谱拓宽到可见光响应范围,增加对太阳光的利用率。纺丝产物比表面积较大,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步法制备可见光响应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搅拌均匀得溶液a;

步骤2:向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步骤3:向溶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步骤4:向溶液c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步骤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搅拌均匀得溶液e;

步骤6:向溶液e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步骤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注射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步骤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所述的步骤1中烧杯1中无水乙醇与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的体积比介于1:3:3~1:2:4。

所述的步骤2中五水硝酸铋与溶液a的质量比介于2.25%~13.5%。

所述的步骤3中乙酰丙酮氧钒与溶液b质量比介于1.24%~7.44%。

所述的步骤4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溶液c质量比介于6.3%~16.1%。

所述的步骤5中烧杯2中无水乙醇与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的体积比介于5:1:1~3:1:3。

所述的步骤6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溶液e的质量比介于6.7%~16.6%。

所述的步骤7中纺丝条件为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为0.5ml/h,接收距离为20cm。

所述的步骤8中升温速度为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液体石蜡为软模板,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产物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广泛应用于光催化裂解水产氢。

本发明中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软模板,是因为:1)聚乙烯吡咯烷酮对纺丝过程有利;2)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焙烧过程中易除去,在tio2@bivo4核-壳结构纳米纤维中形成介孔结构。tio2与bivo4形成异质结,异质结的形成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改善tio2的带隙宽度,提高光催化效率。bivo4为壳包裹在tio2纳米纤维表面,提高tio2的光吸收范围,将吸收光谱拓宽到可见光响应范围,增加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介孔结构增加内表面的可用性,提高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一维核-壳结构有利于载流子的定向分离和转移,同时有助于电子的快速迁移,抑制载流子复合,延长了光生电子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18kv,0.5ml/h,20cm条件下,五水硝酸铋的质量比为2.25%,乙酰丙酮氧钒的质量比为1.24%。得到对可见光响应的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的xrd图。

图2为18kv,0.5ml/h,20cm条件下,五水硝酸铋的质量比为2.25%,乙酰丙酮氧钒的质量比为1.24%。得到对可见光响应的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的tem照片。

图3为18kv,0.5ml/h,20cm条件下,五水硝酸铋的质量比为2.25%,乙酰丙酮氧钒的质量比为1.24%。得到对可见光响应的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质量比为2.2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3)向溶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质量比为6.3%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后得溶液e;

6)向溶液e中加入质量比为6.7%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实施例2

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4:2,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质量比为6.7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3)向溶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3.72%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质量比为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4:1:2,搅拌均匀后得溶液e;

6)向溶液e中加入质量比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实施例3

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2:4,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质量比为13.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3)向溶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7.4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质量比为12.8%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3:1:3,搅拌均匀后得溶液e;

6)向溶液e中加入质量比为13.3%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实施例4

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质量比为2.2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3)向溶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质量比为16.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后得溶液e;

6)向溶液e中加入质量比为16.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实施例5

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质量比为2.2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3)向溶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质量比为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后得溶液e;

6)向溶液e中加入质量比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实施例6

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质量比为6.7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3)向溶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3.72%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质量比为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后得溶液e;

6)向溶液e中加入质量比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实施例7

1)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后得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质量比为13.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后得溶液b;

3)向溶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7.4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后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质量比为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

5)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后得溶液e;

6)向溶液e中加入质量比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溶液f;

7)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

8)纺丝产物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于550℃下焙烧1小时;

bivo4是一种高效敏化剂,带隙较窄(2.4ev),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无毒、可有效利用阳光等优点,可以将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吸收光谱从紫外区扩展到可见光区。桥接tio2和bivo4,在两种半导体的界面之间形成异质结能够获得适当的导带电势,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大大提高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光催化效率。

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bivo4为壳包裹在tio2纳米纤维表面,提高tio2的光吸收范围,将吸收光谱拓宽到可见光响应范围,增加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介孔结构的引入有利于反应物的传输,同时增加内表面的可用性,提高其比表面积,暴露更多的活性催化位点,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一维核-壳结构有利于载流子的定向分离和转移,同时有助于电子的快速迁移,抑制载流子复合,延长了光生电子的寿命。

如图1所示,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加入质量比为2.2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加入质量比为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再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加入质量比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至完全溶解。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在空气气氛下550℃焙烧1小时得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xrd图。

如图2所示,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加入质量比为2.2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加入质量比为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再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加入质量比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至完全溶解。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在空气气氛下550℃焙烧1小时得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tem照片。

如图3所示,向烧杯1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其体积比为1:3:3,搅拌均匀;加入质量比为2.25%的五水硝酸铋,完全溶解;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乙酰丙酮氧钒,完全溶解;加入质量比为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后得混合溶液d。再向烧杯2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和钛酸四丁酯其体积比为5:1:1,搅拌均匀;加入质量比为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至完全溶解。将烧杯1中的混合溶液d和烧杯2中的混合溶液f分别装入5ml注射器中,在电压18kv,溶液供给速度1ml/h,接收距离20cm条件下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纺丝产物用不锈钢盘收集。在空气气氛下550℃焙烧1小时得tio2@bivo4核-壳结构介孔纳米纤维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