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浴除尘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6242发布日期:2020-06-16 21:1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浴除尘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浴除尘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

导料槽是设置在带式输送机上的辅助设备,用于在物料转运过程中防止物料向外散落。由于物料在转运的过程中会产生带压的诱导风,带压的诱导风随着输送机的运转而逐渐增强,从而带起物料中的粉尘,继而使粉尘从导料槽的两侧及尾部喷出,造成空气粉尘污染。

现有的导料槽通常设置除尘器、密封件或滤网式的泄压器等,以降低带压诱导风和粉尘的产生。还有采用喷淋设备进行除尘降尘的方式,例如申请号为201010134926.1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负压水雾浸融除尘装置,通过将水雾和微小颗粒的粉尘结合的方式进行除尘,对大颗粒粉尘的除尘效果较为一般。上述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粉尘的产生,无法有效地进行除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除尘的水浴除尘导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浴除尘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阻风件和水浴装置,所述导料槽的顶部开设有导风口,所述阻风件包括密封帘,所述密封帘设于导料槽内且位于导风口与出料口之间,所述密封帘沿物料输送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导料槽的横截面;

所述水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风管和水浴管,所述导风管设于导风口处并与导风口连通,所述水浴管内设有波浪形弯折的流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密封帘进行一次阻挡降尘,并将带压诱导风导入水浴装置内,从而带压诱导风冲击流道内波浪形弯折处的积水,使得所述积水将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吸附沉降,以实现二次除尘;同时,带压诱导风从水浴管排出,使导料槽出料口的压力降低,消除了粉尘喷出的现象。本发明在阻风件和水浴装置的双重降尘作用下,可有效降低粉尘量,同时,无需附加动力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浴除尘导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浴除尘导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水浴管为清洗状态时水浴除尘导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水浴除尘导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2中水浴除尘导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导料槽;21、密封帘;22、阻风帘;

30、水浴装置;31、导风罩;32、导风管;33、波浪形水浴管;34、出风管;35、进水件;36、喷雾装置;37、转动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带压诱导风导入设有具有波浪形弯折的流道的水浴管内,从而水浴管内的水将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吸附沉降,以实现二次除尘。

请参照图1-图6,一种水浴除尘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槽,所述导料槽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阻风件和水浴装置,所述导料槽的顶部开设有导风口,所述阻风件包括密封帘,所述密封帘设于导料槽内且位于导风口与出料口之间,所述密封帘沿物料输送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导料槽的横截面;

所述水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风管和水浴管,所述导风管设于导风口处并与导风口连通,所述水浴管内设有波浪形弯折的流道。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密封帘进行一次阻挡降尘,并将带压诱导风导入水浴装置内,从而带压诱导风冲击流道内波浪形弯折处的积水,使得所述积水将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吸附沉降,以实现二次除尘;同时,带压诱导风从水浴管排出,使导料槽出料口的压力降低,消除了粉尘喷出的现象。本发明在阻风件和水浴装置的双重降尘作用下,可有效降低粉尘量,同时,无需附加动力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与水浴管可转动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水浴管的两端分别与导风管和出风管可转动连接,便于冲洗粘附在水浴管内的积粉。

进一步地,所述水浴管水平向下倾斜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水浴管倾斜设置,引导带压诱导风流动,使得带压诱导风对水浴管内的水具有较大的冲击力,提高粉尘的沉降效率,且便于水浴管内积粉的冲洗。

进一步地,所述阻风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的阻风帘,至少一个的阻风帘分别间隔设于导料槽内且位于进料口与密封帘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进料口与密封帘之间设置阻风帘,以降低带压诱导风的流速,并配合密封帘进行降尘。

进一步地,所述阻风帘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的阻风帘依次间隔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间隔设置多个阻风帘,形成多级降尘,从而提高降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阻风帘与导料槽顶部具有距离,至少两个的阻风帘与导料槽顶部的距离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递减。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阻风帘与导料槽顶部具有距离从而形成开口,带压诱导风依次沿所述开口流动,使得物料与阻风帘接触部分没有带压诱导风流动,避免物料起尘。

进一步地,所述水浴装置还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与水浴管连通且靠近导风管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水浴管靠近导风管的一端设置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在水浴管内产生水雾,使得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与水雾结合沉降,配合水浴管内的水完成进一步降尘。

进一步地,所述水浴装置还包括进水件,所述进水件与水浴管连通且靠近导风管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进水件用于冲洗粘附与水浴管内的积粉。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罩设于导风口上且分别与导风口以及导风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浴管为波浪形管道,所述流道与所述波浪形管道同轴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带压诱导风在波浪形管道内多次冲击波浪形弯折处的积水,以进行多次粉尘沉降,实现有效降尘。

请参照图1-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为:

本实施例的水浴除尘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槽10、阻风件和水浴装置30,所述导料槽10固定设置在带式输送机上,所述导料槽10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导料槽10的顶部开设有导风口;

所述阻风件包括密封帘21和阻风帘22,所述密封帘21位于导风口与出料口之间且靠近导风口设置,所述密封帘21与导料槽10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帘21在物料输送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导料槽10的横截面;

所述阻风帘22的数量为五个,还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六个或更多个,五个阻风帘22间隔设置于导料槽10内且位于进料口与密封帘21之间,五个阻风帘22分别与导料槽10顶部具有距离,五个阻风帘22分别与导料槽10顶部的距离分别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递减;带压诱导风沿导料槽10顶部流动,减少带压诱导风与物料流动接触,有效抑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所述水浴装置30包括导风罩31、导风管32、波浪形水浴管33、出风管34、进水件35、喷雾装置36和转动接头37,所述导风罩31罩设于所述导风口上且与所述导风口固定连接,导风罩31、导风管32、波浪形水浴管33和出风管34依次连接,导风管32和出风管34分别通过转动接头37与波浪形水浴管33可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波浪形水浴管33内同轴设置有波浪形流道,所述波浪形流道的弯折部分的数量为四个,还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所述波浪形水浴管33水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波浪形流道的弯折部分用于容纳积水,所述波浪形流道的弯折部分内的积水形成图2中虚线所示的水浴面,使得带压诱导风沿图2中箭头方向流动时冲击所述水浴面,从而积水吸附沉降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

其中,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波浪形流道的弯折部分的角度,角度越小,带压诱导风在弯折部分的冲击力越大,粉尘更容易被积水吸附,但带压诱导风受弯折部分阻挡,泄压效果较差;反之,弯折部分的角度越大,除尘效果减弱,泄压效果提升;

所述出风管34的出口端与排放渠或物料沉淀池相对设置,将带压诱导风以及污水废料排放至排放渠或物料沉淀池内,以防止二次污染;

进水件35优选为截止阀,截止阀的一端连通导风管32且另一端与水管连接,所述截止阀的一端朝向波浪形水浴管33设置,用于向波浪形水浴管33供水;

喷雾装置36优选为超声波雾化装置,超声波雾化装置的喷雾端连通导风管32且所述喷雾端朝向波浪形水浴管33设置,超声波雾化装置向波浪形水浴管33内喷洒水雾,使得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与水雾结合沉降;

实际使用时,五个阻风帘22与密封帘21形成多级阻挡降尘,降低带压诱导风的流速且降低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量,并引导带压诱导风沿导料槽10顶部流动,避免带压诱导风与物料流动接触而起尘;靠近导风口设置的密封帘21完全覆盖导料槽10的横截面,从而完全阻挡带压诱导风流向出料口,并将带压诱导风导入水浴装置30内;

开启进水件35和喷雾装置36,在波浪形水浴管33内形成水雾以及波浪形水浴管33的波浪形弯折部分形成积水;

带压诱导风沿导风罩31和导风管32流入波浪形水浴管33内,带压诱导风流经多个波浪形弯折部分并冲击积水,积水受带压诱导风冲击且与带压诱导风所携带的粉尘颗粒结合并将其吸附沉降,同时,波浪形水浴管33内少数积水无法吸附沉降的粉尘颗粒与水雾结合,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从而达到彻底降尘的效果;

在波浪形水浴管33的管壁积留过多粉尘的情况下,转动波浪形水浴管33,此时波浪形水浴管33为图3所示的清洗状态,使流道底部处于同一平面,并开启进水件35冲洗波浪形水浴管33,将积留粉尘冲入排水渠或物料沉淀池内排放;冲洗完成后,转动波浪形水浴管33为如图2所示的除尘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浴除尘导料装置,采用阻风帘和密封帘形成逐级阻挡降尘,并将带压诱导风导入水浴装置内,水浴管内的积水和水雾将带压诱导风携带的粉尘颗粒完全吸附沉降,实现彻底降尘;且带压诱导风向水浴装置流动,使导料槽出料口的压力降低,消除了粉尘喷出的现象;同时,将废料排入物料沉淀池内还可以二次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本发明通过阻风件和水浴装置的双重降尘作用,彻底有效地清除粉尘,且无需附加动力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