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处理干熄焦排出装置故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79802发布日期:2020-08-25 19:14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处理干熄焦排出装置故障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干法熄焦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快速处理干熄焦排出装置故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干熄焦技术主要是由约1000℃赤热的焦炭从焦炉炭化室推到焦罐里,经提升机将装有赤热焦炭的焦罐提升至干熄炉的炉顶,通过装入装置装入干熄炉。热焦炭从干熄炉上部装入,经预存室到冷却室,与循环惰性气体直接进行热交换,经干熄炉换热后的惰性气体被加热到900~980℃,经一次除尘器除尘后进入干熄焦锅炉换热。干熄焦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输送至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或另作他用。经换热后的焦炭被冷却至180℃以下,由干熄炉底部的排焦装置排出并送至焦台运焦皮带。

干熄焦排出装置是干熄焦系统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稳定的排焦量是整个干熄焦系统工艺参数稳定的最主要条件之一,对干熄焦锅炉的供水、产汽以及干熄焦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出装置要求自动、连续、均匀的排料,排焦时无循环气体和粉尘外逸。该装置由电动闸门、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及排焦溜槽等设备组成。如果排出装置故障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排除,将导致经干熄炉冷却后的焦炭无法排出,致使干熄炉处于高料位无法装入焦炭,以至于干熄焦整体生产系统无法稳定运行的问题。另外,干熄焦排出装置处于循环气体系统的正压段,在检修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操作不当会使一氧化碳、氢气、硫化氢、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的气体泄漏,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干熄焦排出装置故障是干熄焦生产的顽疾之一,是影响干熄率和发电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快速处理故障并恢复生产的关键是以工艺控制为基础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并辅以周密的生产组织。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出发,对干熄焦及上道工序加强管理,从源头上防止铁器等杂物进入干熄炉,是杜绝旋转密封阀卡阻的根本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处理干熄焦排出装置故障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对排出装置循环气体泄漏的处理

首先联系中央控制室检查干熄炉及气体循环系统的压力是否异常,若有异常应根据异常原因将压力调整到正常范围后继续观察是否仍有循环气体泄漏;

其次用肥皂水涂抹的方法检查排出装置是否有循环气体泄漏,若果有泄露,找到泄漏点后立即进行修补;如果循环气体泄漏量很大,应立即组织更换备件排除故障;

2)排出装置旋转密封阀堵塞处理

首先采取不停循环风机处理方式,通常当异物的尺寸较小时,通过对旋转密封阀现场反转操作或正反转结合可以将其排出;如果不能排出,停止装焦,关闭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充氮点;旋转密封阀停电,停止皮带运行,关闭装焦除尘阀;全打开旋转阀密封上部除尘点阀门;工艺调整完成、人员到位后,用co报警随时监测循环气体含量或用手感受下人孔处是否正压,如果正压,人员撤离继续进行上述工艺调整;如果负压,则逐渐打开人孔,进入旋转密封阀取出异物前,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直至故障处理完毕;

其次采取停循环风机处理方式,通知发电调整系统,再逐步降风后停止循环风机;关闭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所有充氮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认生产已采取安全事项后,立即打开旋转密封阀上部检修人孔察看具体的卡塞情况;根据具体的卡塞情况,确定处理方式;将异物取出后,继续观察无异常后,立即将联轴器、上下人孔盖部位安装好,恢复正常生产。

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排出装置旋转密封阀堵塞的预防

首先对干熄焦焦罐、装入装置加强维护和点检,防止衬板、布料器密封板进入干熄炉;

其次炼焦工序在生产管理中,防止工具、炉墙石墨、机车器件进入炭化室或焦罐;当铁器已经在推焦过程中进入焦罐,应及时通知干熄焦系统,以便干熄焦系统根据铁器进入时间、预估其排出时间,为处理卡阻做好准备,减小对生产的影响,快速处理故障。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提供的快速处理干熄焦排出装置故障的方法能够快速解决干熄焦装置故障问题,从生产工艺角度最大限度减少对干熄焦率和发电量的影响,减少焦炭质量下降和经济损失。同时通过周密的生产组织,流程简单,在检修过程中避免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的气体泄漏,确保职工人身安全,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干熄焦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处理干熄焦排出装置故障的方法,以指导实际生产中快速解决干熄焦装置故障问题。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这些实施例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内容有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示出了干熄焦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电动闸门1、振动给料器2、旋转密封阀3及排焦溜槽4,当该排出装置出现故障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快速处理该排出装置的故障,具体包括:

1、排出装置循环气体泄漏处理

1.1、发生循环气体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安全警戒措施,进入气体泄漏区域的维修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等有效防护设备。

1.2、当发生循环气体泄漏事故在做好保障维修人员安全防护后,首先联系中央控制室检查干熄炉及气体循环系统的压力是否异常,若有异常应根据异常原因将压力调整到正常范围后继续观察是否仍有循环气体泄漏。

1.3、其次用肥皂水涂抹的方法检查排出装置设备各个法兰接口、补偿器、密封圈、机壳是否泄漏,检查供气装置下段衬板固定螺栓孔和挡料棒安装孔是否泄漏,找到泄漏点后立即进行修补。

1.4、如果循环气体泄漏量很大,应立即组织更换备件排除故障。

2、排出装置旋转密封阀堵塞处理

2.1采取不停循环风机处理方式

a.通常当异物的尺寸较小时,通过对旋转密封阀现场反转操作或正反转结合可以将其排出。

b.采取手动正反转各转两次的方案,是否处理好,在手动正反转时,一定要对密封阀电机温度进行监测,如果发现有升高现象,立即停止操作。

c.在采取手动操作密封阀时,安排专人到皮带通廊进行监护,发现有异物落到皮带上,立即停止皮带运行,避免损伤皮带。

d.采取手动操作无效果后,关闭干熄炉底部检修闸板阀。

e.停止装焦,将循环风量降至10万m3/h,根据需要调整其他参数并通知发电系统调整发电负荷,确保发电的稳定持久。

f.关闭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所有充氮点。

g.旋转密封阀停电,并停止皮带运行。

h.关闭排焦溜槽上的除尘插板阀,关闭装焦除尘阀。

i.环境除尘风量提高到20万m3/h。

j.全打开旋转阀密封上部除尘点阀门。

k.工艺调整完成后且人员到位后,携带co报警器,隔一个螺栓打一个,松动螺栓过程中,用co报警随时监测循环气体含量或用手感受下人孔处是否正压,如果正压,检修人员撤离工艺继续调整,如果负压逐渐打开人孔。

m.如果取异物需检修人员进入密封阀内取出,用co与o2报警器监测旋转密封阀内含量,o2>20%与co≤50ppm方可进入旋转密封阀内处理故障;同时,检修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旁边至少二人进行监护。同时,做好防密封阀内高温烫伤措施。

n.准备好空气呼吸器,作为应急保护工具,一旦需要进入旋转密封阀取出异物,就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检修工到后,操作人员一同协助检修工处理,直至故障处理完毕。

2.2采取停循环风机处理方式

a.通知发电调整系统操作人员,逐步降风后停止循环风机。

b.现场必需的工具有勾子、“u”型卡扣、照明灯、12寸扳手4把、2吨导链1台、绳扣2根、铁锹2把、撬棍1根、4mm硅板1m2或12mm石墨盘根6米、手电筒1把、轴流风机1台、co报警仪2台、o2报警仪2台、警示牌1个、检修牌1个。

c.检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更换好劳保护品赶到指定现场参与抢修。

d.关闭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所有充氮点。

e.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认生产已采取安全事项后,立即打开旋转密封阀上部检修人孔察看具体的卡塞情况。

f.根据具体的卡塞情况,确定不同的处理方式:

a)第一种情况是旋转密封阀叶片间的焦炭中含有较大异物,导致正反方向无法运转。

故障处理方法是只要用钩子或其它方法将异物取出,将人孔盖恢复即可。

b)第二种情况是旋转密封阀叶片前端金属松动或紧固螺栓脱落,导致旋转密封阀正向旋转时,金属外移卡住导致无法运转,反向运转时金属回落运转正常。

故障处理方法是将转子反转到合适的位置,使松动的前端金属回落至正常位置,用电焊将该前端金属与叶片本体焊接牢固。安装好人孔盖板,恢复正常生产。

c)第三种情况是打开上部人孔门检查,未发现任何异物和异常,正反两方向均无法运转,此时最大的可能就是旋转密封阀叶片与壳体之间被异物塞住。

故障处理方法:1)立即安排拆卸连轴器连接螺栓和下部人孔门。2)在预先设置的位置设置倒链。3)利用预先设置的卡具,卡在叶片上,用倒链刮牢。4)确认联轴器已解开。5)操作倒链,争取使叶片反方向旋转。6)在操作倒链的过程中,上部检修人孔处人员要密切关注叶片的转动情况和有无异物出现。7)异物出现后,立即停止倒链操作。8)将异物取出后,继续进行倒链的操作。9)继续观察无异常后,立即将联轴器、上下人孔盖等部位安装好。10)恢复正常生产。

2.3旋转密封阀卡阻的预防

1)对干熄焦焦罐、装入装置加强维护和点检,防止衬板、布料器密封板等进入干熄炉。

2)炼焦工序在生产管理中,防止工具、炉墙石墨、机车(推焦车、拦焦车、装煤车)器件等进入炭化室或焦罐。

3)如果发现铁器等在装煤时进入炭化室,应及时记录,对该炭化室进行湿熄操作,如在推焦过程中发现铁器进入炭化室,应立即停止干熄操作改为湿熄操作。

4)当铁器等已经在推焦过程中进入焦罐,应及时通知干熄焦系统,以便干熄焦系统根据铁器进入时间、预估其排出时间,为处理卡阻做好准备,尽量减小对生产的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