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高效高精度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5019发布日期:2020-08-07 20:2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高效高精度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高效高精度点胶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点胶机在点胶后,其胶针头上一般会有残胶,需要进行清理后再投入使用,避免对后期点胶质量造成影响。但是,现有的点胶机一般开机前后进行胶针清理,而点胶过程中,不能则不能确定胶针是否有污染,若是胶针受污染,则会影响点胶质量。

此外,点胶作业一般都是通过胶针将胶液点胶至工件上,而在点胶过程中,需要胶针在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不能偏移,以保证点胶精度。但是,在点胶过程中,胶针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撞针的情况,导致胶针出现,出现偏移,因而需要进行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高效高精度点胶机,其自动进行工件输送以及点胶,且在点胶作业前后胶针进行检测;还可对胶针在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进行校准。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高效高精度点胶机,包括,

机体,机体上设有输送线,输送线用于输送工件;输送线的输送端面上具有点胶工位;

点胶组件,包括胶针以及胶针驱动机构,所述胶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胶针沿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运动;所述点胶工位位于胶针的运动轨迹上;

检测组件,包括称重平台以及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称重平台的底端,所述称重平台位于胶针的运动轨迹上;所述称重平台用于接收胶针的胶液;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称重平台上的胶液重量并传送重量信号;所述胶针驱动机构用于根据所述重量信号带动胶针运动;

校准组件,包括校准平台、x轴校准器、y轴校准器以及z轴校准器;所述x轴校准器用于对胶针进行x轴方向的校准;所述y轴校准器用于对胶针进行y轴方向的校准;所述z轴校准器设于校准平台上并用于对胶针的z轴方向进行校准。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组件设有两组,两组点胶组件在x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称重平台驱动机构,称重平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称重平台沿x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胶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以及第三电动滑台,所述第一电动滑台安装于机体上并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电动滑台安装于第一电动滑台的滑台上;第二电动滑台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电动滑台安装于第二电动滑台的滑台上;第三电动滑台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胶针安装于所述第三电动滑台的滑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组件还包括点胶架以及高度探测器,所述高度探测器用于检查胶针的高度;所述高度探测器以及所述胶针均安装于所述点胶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x轴校准器为第一光栅开关,第一光栅开关设于校准平台的侧部;所述第一光栅开关的光路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胶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胶针沿y轴方向进入所述第一光栅开关以阻隔第一光栅开关的光路;所述y轴校准器为第二光栅开关,第二光栅开关设于校准平台的侧部;所述第二光栅开关的光路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胶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胶针沿x轴方向进入所述第二光栅开关以阻隔第二光栅开关的光路;所述z轴校准器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校准平台的下方,所述胶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胶针沿z轴方向向下压所述校准平台,以触动所述微动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校准组件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校准平台的端面与水平面所呈的夹角;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三个调节螺栓,所述三个调节螺栓螺接于机体上;所述调节螺栓的顶端抵接于所述校准平台的底端面;三个调节螺栓绕校准平台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上设有清胶组件,清胶组件包括放料机构、夹持机构、牵引机构、引导机构以及废料收集箱,所述放料机构用于卷设清胶带;所述牵引机构用于提供牵引力以使所述清胶带依次经过引导机构、夹持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清胶带进出所述夹持机构;废料收集箱用于接收所述清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夹块、两个第二夹块、第一夹块驱动件以及第二夹块驱动件,两个第一夹块在x轴方向间隔分布;两个第二夹块在y轴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夹块驱动件用于带动两个第一夹块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第二夹块驱动件用于带动两个第二夹块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夹块以及第二夹块的内侧设有柔性材料层;所述柔性材料层为泡棉。

进一步地,输送线两端分别设有工件检测装置,所述工件检测装置均用于对输送带上的工件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点胶工位的一侧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点胶工位转动;翻转板用于在靠近点胶工位转动后,夹取点胶工位的工件以进行翻转;胶针用于对翻转板上的工件进行点胶。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胶针在x轴方向、y轴方向运动至工件位置,胶针在z轴方向运动则可进行点胶高度的调整,完成点胶。

2、胶针在每次点胶前后,都可由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在x轴方向、y轴方向运动至称重平台上,胶针点胶液至称重平台上,在每次点胶时间一定的情况下,点在称重平台上的胶液重量不变,若是重量有变化,则说明胶液是否受污染,需要对胶针进行清理,如此,便可实时检测胶针的清洁度,提高点胶质量。

3、点胶前后,可通过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分别至校准平台,分别在x轴校准器、y轴校准器、z轴校准器的作用下进行校准,每次点胶前后都可以自动校准,提高点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校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校准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点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清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清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体;11、滑轨;20、称重平台;30、点胶组件;31、胶针;321、第一电动滑台;322、第二电动滑台;323、第三电动滑台;33、点胶架;34、高度探测器;40、清胶组件;41、放料机构;42、引导机构;43、夹持机构;431、第一夹块;432、第一夹块驱动件;433、第二夹块;434、第二夹块驱动件;44、牵引组件;441、牵引电机;442、齿轮;45、废料收集箱;50、校准组件;51、校准平台;52、第一光栅开关;53、第二光栅开关;54、微动开关;55、调节螺栓;60、输送线;61、输送带;62、工件检测装置;63、扫码枪;64、翻转板;65、定位机构;651、定位板;652、定位板驱动件;653、第一定位块;654、第一定位块驱动件;66、第二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10所示的一种全自动高效高精度点胶机,包括机体10、点胶组件30以及检测组件,将点胶组件30以及检测组件均安装于机体10上。具体点胶组件30包括胶针31以及胶针驱动机构,在胶针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胶针31可沿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运动。机体10上设有输送线60,输送线60可用于输送工件,而输送线60的输送端面上具有点胶工位,点胶工位可位于胶针31的运动轨迹上,即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胶针31运动至点胶工位,对点胶工位上的工件进行点胶。

另外,检测组件包括称重平台20以及称重传感器,将称重传感器设于称重平台20的底端,而称重平台20位于胶针31的运动轨迹上。该称重平台20可接收胶针31的胶液;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称重平台20上的胶液重量并传送重量信号;胶针驱动机构可根据重量信号带动胶针31运动。

上述校准组件50包括校准平台51、x轴校准器、y轴校准器以及z轴校准器,具体x轴校准器用于对胶针31进行x轴方向的校准;y轴校准器用于对胶针31进行y轴方向的校准。上述z轴校准器设于校准平台51上,z轴校准器用于对胶针31的z轴方向进行校准。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的全自动高效高精度点胶机时,可通过输送线60依次输送工件至点胶工位,准备点胶;

机体10控制系统内置预设定点胶时间的胶液重量,在点胶之前,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31在x轴方向、y轴方向运动至称重平台20上,此后胶针驱动机构沿带动胶针31沿z轴方向运动,即上下运动,进行点胶高度的调整,胶针31在上述点胶时间内点胶在称重平台20上,称重传感器可检测称重平台20的胶液变化,传送重量信号给到机体10的控制系统。

在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信号与预设的胶液重量相同或者相差微小时,说明胶针31未受到影响。此时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胶针31在x轴方向、y轴方向运动至点胶工位的工件上方,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胶针31在z轴方向运动,则可进行点胶高度的调整,点胶至点胶工位的工件上,完成点胶。

但在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信号与预设的胶液重量相差较大时,说明胶针31被残胶污染,此时需要进行清胶作业,如此,胶针驱动机构则可带动胶针31在x轴方向、y轴方向运动至清胶机构的位置进行清胶作业。在清胶完成后,胶针31再运动至点胶工位上方进行点胶。

而在点胶完成后,都可由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31运动至称重平台20,胶针31点胶液至称重平台20上,在每次点胶时间一定的情况下,点在称重平台20上的胶液重量不变,若是重量有变化,则说明胶液是否受污染,需要对胶针31进行清理,如此,便可实时检测胶针31的清洁度,提高点胶质量。

此外,在点胶前后,可通过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31运动至校准平台51,分别在x轴校准器、y轴校准器、z轴校准器的作用下进行校准,每次点胶前后都可以自动校准,提高点胶精度。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次点胶作业前后,均有胶针31的污染与否检测,可使每次点胶胶液不受污染,从胶针31的污染与否来控制点胶质量和点胶精度。同时配合胶针31在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校准,胶针31每次运动的轨迹相对稳定,减小点胶位置的偏差,因而可从胶针31的位置精度来控制点胶质量和点胶精度。

进一步地,上述的点胶组件30可设有两组,该两组点胶组件30可在x轴方向间隔分布,如此,两组点胶组件30可交替进行点胶作业。在该结构基础上,检测组件还包括称重平台20驱动机构,称重平台20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称重平台20沿x轴方向运动。

如此,可先通过称重平台20驱动机构带动称重平台20沿x轴方向运至其中一组点胶组件30处,对应的该组点胶组件30中的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胶针31运动至称重平台20进行称重,在称重完成后,则可由点胶驱动机构带动至工件处进行点胶。而此时,称重平台20驱动机构则可带动称重平台20运动至另一组点胶组件30处,在前一组点胶组件30进行点胶作业时,另一组点胶组件30则可进行胶针31的污染检测,为点胶做准备。如此往复,交替进行点胶以及胶针31检测,提高效率。

当然,在点胶组件30设有两组的情况下,校准组件50以及输送线60均具有两组,两组输送线60可输送工件,而对应的两组校准组件50可对两组点胶组件30的胶针31进行校准,提高点胶效率。

更具体的是,称重平台20驱动机构可包括同步电机、同步带以及两个同步轮,两个同步轮在x轴方向间隔分布,通过同步轮均枢接于机体10上。上述同步带同步绕设于两个同步轮外,将同步电机的转轴与其中一个同步轮连接;称重平台20与同步带的水平传送段固定。

在带动称重平台20运动时,可启动同步电机,同步电机带动其中一个同步轮转动,另一个同步轮则可在同步带的传动作用下转动,同步带位于两个同步轮之间的水平传动段便可传动,带动称重平台20在x轴方向运动,而同步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可带动称重平台20往复来回。

当然,上述称重平台20驱动机构也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丝杆传动机构或者气缸等其他直线运动输出机构来替换。

进一步地,可在机体10上设有滑轨11,滑轨11沿x轴方向延伸,对应的在称重平台20上设有滑块,滑块与滑轨11滑动配合。在称重平台20沿x轴方向运动时,滑块与滑轨11可滑动配合,引导称重平台20的稳定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胶针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滑台321、第二电动滑台322以及第三电动滑台323,第一电动滑台321安装于机体10上,第一电动滑台321沿y轴方向设置。上述第二电动滑台322安装于第一电动滑台321的滑台上,第二电动滑台322沿x轴方向设置。第三电动滑台323安装于第二电动滑台322的滑台上,第三电动滑台323沿z轴方向设置。将上述胶针31安装于第三电动滑台323的滑台上。

如此,可通过第一电动滑台321、第二电动滑台322以及第三电动滑台323可分别带动胶针31在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运动,电动滑台可直接由现有市面购买所得,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不属于本申请要保护的技术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由现有技术获知,在此不做详细赘述。当然,上述胶针驱动机构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多轴机器人来实现。

进一步地,点胶组件30还包括点胶架33以及高度探测器34,上述高度探测器34用于检查胶针31的高度,高度探测器34以及胶针31均安装于点胶架33上。如此,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点胶架33运动,进而带动点胶架33上的高度探测器34以及胶针31运动,在点胶架33运动至工件或者称重平台20上方时,高度探测器34可确定点胶位置的垂直高度,进而确定胶针31的点胶高度。具体高度探测器34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激光高度探测器34,利用激光高度探测器34反应速度快,精确的特点,进一步提高点胶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x轴校准器为第一光栅开关52,第一光栅开关52的光路沿x轴方向延伸;胶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胶针31沿y轴方向进入第一光栅开关52,以阻隔第一光栅开关52的光路。

在进行x轴方向的检测时,可通过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31沿y轴方向进入第一光栅开关52,若是第一光栅开关52的光路被阻隔,第一光栅开关52便可及时传送信号,则说明胶针31在x轴方向没有出现偏移,而若是第一光栅开关52的光路没有被及时阻隔或者出现信号反馈时,则说明胶针31出现了偏移,在原定路线下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如此,胶针驱动机构可根据反馈的信号进行调整。

同样的是,y轴校准器为第二光栅开关53,第二光栅开关53的光路沿y轴方向延伸;胶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胶针31沿x轴方向进入第二光栅开关53以阻隔第二光栅开关53的光路。

在进行y轴方向的检测时,可通过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31沿x轴方向进入第二光栅开关53,若是第二光栅开关53的光路被阻隔,第二光栅开关53便可及时传送信号,则说明胶针31在y轴方向没有出现偏移,而若是第二光栅开关53的光路没有被及时阻隔或者出现信号反馈时,则说明胶针31出现了偏移,在原定路线下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如此,胶针驱动机构可根据反馈的信号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上述z轴校准器为微动开关54,将微动开关54设于校准平台51的下方,具体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胶针31沿z轴方向向下压校准平台51,以触动微动开关54。

如此,在进行z轴方向校准时,可通过胶针驱动机构可带动胶针31沿z轴方向向下压在校准平台51上,若是胶针31在z轴方向没有偏斜,即垂直度保持不变,胶针31每次下压的点都能触动微动开关54。而微动开关54若是没有被触动或者反应不及时,说明出现偏移,胶针驱动机构带动胶针31进行调整即可。

具体胶针31可针对对应该偏移进行前后、左右、上下调整即可,使胶针31在相对不变的轨迹上进行点胶即可。当然,光栅开关可由激光传感器或者红外线传感器来替换。

进一步地,还可在校准组件50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校准平台51的端面与水平面所呈的夹角,即在进行z轴方向进行校准时,校准平台51的端面与水平面所呈夹角为0°度,校准平台51与水平面平行,此时胶针31垂直下压即可进行校准。而在校准平台51的端面与水平面出现夹角较大时,校准平台51不再水平,此时可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调整。

具体的是,上述调节机构包括三个调节螺栓55,三个调节螺栓55螺接于机体10上;调节螺栓55的顶端抵接于校准平台51的底端面;三个调节螺栓55绕校准平台51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如此,可通过调节螺栓的转动,调整螺栓的上下运动,可向上顶校准平台51的底端,三个调节螺栓55的顶端共同承托校准平台51,上下运动便可使校准平台51的端面得到调整。

进一步地,机体10上设有清胶组件40,清胶组件40包括放料机构41、夹持机构43、牵引机构、引导机构42以及废料收集箱45,上述放料机构41、夹持机构43、牵引机构以及引导机构42均可安装在机体10上。具体放料机构41可卷设清胶带,在牵引机构用于提供牵引力,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清胶带可依次经过引导机构42、夹持机构43以及引导机构42。

另外,夹持机构43可包括两个第一夹块431、两个第二夹块433、第一夹块驱动件432以及第二夹块驱动件434,两个第一夹块431在x轴方向间隔分布,而两个第二夹块433在y轴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夹块驱动件432可带动两个第一夹块431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第二夹块驱动件434可带动两个第二夹块433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如此,在胶针31点胶至称重平台20上后,称重平台20对胶液进行称重,重量发生较大的变化,即胶针31受到污染,此时胶针驱动机构可接收上述重量信号,带动胶针31运动至夹持机构43处,夹持机构43便可夹持胶针31。

在进行胶针31上的残胶清理时,可将胶针31夹持在夹持机构43内,通过启动牵引机构,牵引机构提供的牵引力可带动清胶带由放料机构41放出,且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清胶带可经引导机构42的引导进出夹持机构43,对夹持机构43夹持的胶针31表面进行清理,可针对胶针31的夹持面进行定向清理,清胶精度高。

具体的是,在进行夹持时,胶针31可置于两个第一夹块431以及两个第二夹块433之间,在第一夹块驱动件432以及第二夹块驱动件434的带动下,两个第一夹块431以及两个第二夹块433可同时夹持胶针31,因而在夹持胶针31时,两个第一夹块431可夹持胶针31x轴方向的两个面,而两个第二夹块433可夹紧胶针31y轴方向的两个面,从而清胶带可从沿x轴或者y轴方向进入对胶针31相应的面进行清理,而胶针31另外的面则可清胶带的带动下由胶针31与对应夹块的摩擦力进行去除,如此,对胶针31的清理更加干净,清理速度更快,且清理精度更高。

本实施例,以清胶带在引导机构42的引导下沿y轴方向进入夹持机构43,在进行清胶时,清胶带由放料机构41引出,经引导机构42引导进入到两个第一夹块431之间,清胶带可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贴紧于第一夹块431的内侧面,对应两个第二夹块433可分布在两个第一夹块431的上方或者下方,两个第一夹块431可从x轴方向夹紧胶针31,而两个第二夹块433可在第一夹块431的上方或者下方,从y轴方向夹紧胶针31,如此,清胶带段便可与胶针31表面摩擦配合,将胶针31表面的残胶带走,对胶针31在x轴方向的面进行清理,而胶针31在y轴方向上的面则可由第二夹块433与胶针31的之间的摩擦力进行清理。由于第一夹块431和第二夹块433上下错开,因而不影响清胶带的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清胶带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无尘布带来实现。而上述x轴方向指机体1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指机体10的宽度方向。

另外,放料机构41包括两个放料滚轮,该两个放料滚轮均用于绕设清胶带,即在进行清胶时,可同时由放料滚轮放出两条清胶带,在进入夹持组件的夹持组件时,两条清胶带可分别贴合在夹持两个的两侧壁上,可同时对胶针31的两个面上进行清胶,清胶效果更好。引导机构42则可选用滚轮,通过滚轮引导清胶带的出入。

本实施例中的牵引组件44包括牵引电机441、两个齿轮442以及弹性部件,将牵引电机441的转轴与其中一个齿轮442同步联接,两个齿轮442相互啮合。具体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两个齿轮442相互靠近的弹性应力,清胶带用于穿接至两个齿轮442之间。在进行牵引时,清胶带可由放料滚轮引出,经第一滚轮组件进入夹持组件,再由第二滚轮组引出夹持组件,此后由第三滚轮组引导至两个齿轮442之间,启动牵引电机441,牵引电机441的转轴转动可带动其中一个齿轮442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个齿轮442传动,两个齿轮442转动便可带动清胶带向下输送,提供牵引力拉动放料滚轮上的清理带持续输出。

更具体的是,可在第一夹块431以及第二夹块433的内侧设有均设有柔性材料层,如此,在两个第一夹块431以及两个第二夹块433相互靠近夹紧胶针31时,与胶针31的接触为柔性接触,防止损坏胶针31。而具体上述柔性材料层为泡棉,相对与硅胶等其他柔性材质,泡棉的柔性更好,且更易发生形变,便于贴合在胶针31表面。而两个第二夹块433内侧的泡棉可在夹持胶针31的同时对胶针31在y轴方向的面进行清理,清理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上述夹持机构43还包括接料斗,该接料斗衔接于夹持机构43的下方并用于接收残胶,即清胶时,胶针31夹持在两个第一夹块431以及两个第二夹块433之间,而接料斗则可位于胶针31的下方,如此清胶带走动,进行清胶时,会有部分残胶掉落由夹持机构43下方的接料斗进行接收,防止残胶直接掉落在机体10的其他设备上,影响其他设备的运作。

具体的是,在两个第二夹块433分布在两个第一夹块431的上方时,可在其中一个第一夹块431上设有穿接口,而接料斗由穿接口穿入至夹持机构43内,在进行接料斗的安装时,接料斗可由上述穿接口穿接至夹持机构43内,而接料斗的另一端可形成便于操作的手持部,便于接料斗的取放,接料斗便可位于夹持间隔的最下方,在清胶时,接料斗便可接收残胶。清胶完成后可将接料斗由第一夹块431取出,将接料斗内的残胶进行集中清理,且便于拆装。

而在两个第二夹块433分布于两个第一夹块431的下方时,则可在其中一个第二夹块433上设置上述穿接口,保证接料斗在装配后,位于夹持机构43的下方即可。

当然,上述第一夹块驱动件432以及第二夹块驱动件434可由现有技术中的气缸来实现,气缸的活塞杆伸缩,便可实现两个夹块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然,夹持机构43也可直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气动手指或者夹爪等其他夹具来实现。

此外,在上述点胶组件30设有两组的情况下,上述清胶组件40也可对应设置两组,在x轴方向上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输送线60包括输送架、输送带61以及输送带61驱动机构,具体输送带61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两个输送齿轮442,将两个输送齿轮442分别枢接于输送架的两端,而输送带61的两端同步绕设于两个输送齿轮442外,电机的转轴与其中一个输送齿轮442同步联接;输送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工件检测装置62,工件检测装置62均用于对输送带61上的工件进行检测。

进行工件的输送时,可将工件放置在输送带61形成于两个输送齿轮442之间的输送段上,启动电机,电机的转轴转动便可带动输送齿轮442转动,输送齿轮442转动便可带动输送带61进行传动,从而输送段上的工件便可进行输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输送带61与输送齿轮442之间通过齿状结构加大摩擦,可有效防止打滑。

在输送架的两端均设有工件检测装置62,即输送组件的起始端以及末端均具有的工件检测装置62,即在工件放在输送带61的起始端时,工件输送,位于该端的工件检测装置62便可检测到工件输入信号,同样,在工件输送至输送带61的末端时,位于该端的工件检测装置62便可检测到工件输出信号,及时反馈工件的输入或者输出,便于掌握工件情况。

当然,上述工件检测装置62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红外传感器或者ccd检测摄像头等。

进一步地,还可在输送架上设有工件扫描装置,工件扫描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扫码,具体该工件扫描装置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扫码枪63,在输送架上设有两个输送带61进行输送的结构基础上,两个输送带61承托工件的两侧进行输送,而扫描枪可以设置在输送架的下方,并位于两个输送带61之间,如此,工件在输送带61输送时,扫码枪63可扫描工件上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以读取工件的产品信息,将对应的产品信息传递至系统,便于记录。

更具体的是,可在输送线60上设置定位机构65,定位机构65可设于点胶工位下方,定位机构65包括定位板651、定位板驱动件652、第一定位块653以及第二定位块66,定位板651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定位板651向着靠近或者远离输送带61的输送端面运动,定位板651的两端上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块653,两个第一定位块653可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输送架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块66,两个第二定位块66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即在工件输送时,在输送架上设有上述两个输送带61进行输送的结构基础上,定位机构65可以设置在输送架的下方,并位于两个输送带61之间,当工件经输送带61的输送作业输送至定位板651上方时,定位板651可在定位板驱动件652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定位板651可由两个输送带61之间伸出,使工件位于定位板651上,且位于两个第一定位块653和两个第二定位块66之间,此后使两个第一定位块653、两个第二定位块66相互靠近,便可对工件进行定位,如此完成工件的定位输送。

具体第一定位块653可由第一定位块驱动件654带动做直线运动,而第二定位块66可在第二定位块66驱动件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第一定位块驱动件654和第二定位块66驱动件均可选用气缸。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输送线60上可设有翻转板64,可在翻转板64上设置多个真空吸附孔,具体翻转板64设于点胶工位的一侧。翻转板64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点胶工位转动;翻转板64用于在靠近点胶工位转动后,夹取点胶工位的工件以进行翻转;胶针31用于对翻转板64上的工件进行点胶。

在点胶的工件是屏幕时,由于其在输送时一般屏幕正面朝上,而点胶需要在屏幕背面,故在工件输送至点胶工位时,翻转板64可朝向点胶工位转动,翻转板64上的真空吸附孔可吸附工件,翻转板64带动屏幕一起翻转,使屏幕背面朝上,便可进行点胶作业。而在点胶完成后,翻转板64再次朝向点胶工位翻转,将工件放在点胶工位,继续输送下料即可。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