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9562发布日期:2020-10-13 09: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三次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用抽真空泵具有抽真空、抽液及排液功能,但是在进行油田化学品合成减压蒸馏抽真空时,热腐蚀性气体易吸入泵中而导致泵体腐蚀损坏,不仅缩短真空泵使用寿命,而且增加实验风险。酸性废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同时,原有储罐底部的平面设计导致排液不彻底,残留液体易对罐体造成腐蚀。因此需要针对目前实验室抽真空装置进行改进,有效延长真空泵及储罐使用寿命,保障实验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解决真空泵因吸入热腐蚀性气体导致寿命缩短的问题,同时对热腐蚀性气体进行过滤及冷凝处理,避免废气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减少人员健康危害的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排液泵、抽真空泵、一级储罐、二级储罐、气体过滤器、冷凝罐、冷凝液回收罐、低温循环泵、真空压力表、一级电磁三通阀、一级排液阀、二级电磁三通阀、二级排液阀、一级变扣接头、三级排液阀、二级变扣接头、一级控制阀、二级控制阀、移动底座组成;其中排液泵由管线和一级电磁三通阀与一级储罐相连;抽真空泵由管线和一级电磁三通阀与一级储罐相连;真空压力表与抽真空泵相连;一级储罐与二级储罐由管线相连,一级储罐下部安装一级排液阀,二级储罐下部安装二级排液阀;气体过滤器、冷凝罐、冷凝液回收罐由管线和二级电磁三通阀与二级储罐相连;一级变扣接头由管线和二级电磁三通阀与二级储罐相连;冷凝罐由管线与低温循环泵的一级控制阀、二级控制阀相连;二级变扣接头由管线与冷凝液回收罐相连;排液泵、抽真空泵、一级储罐、二级储罐、冷凝液回收罐、低温循环泵与移动底座相连接。

一级储罐、二级储罐及冷凝液回收罐底部采用弧形设计,材质为聚氯乙烯。

冷凝液回收罐内部管线采用u形设计。

二级储罐内部管线采用螺旋形设计。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操作便捷,集抽真空、抽液、排液及酸气过滤功能于一体,提高实验效率,增加仪器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本发明一级储罐、二级储罐及冷凝液回收罐底部采用弧形设计,可以有效排净储罐底部液体。材质为聚氯乙烯,可以有效避免因废液长时间聚集在罐底部而造成罐底腐蚀。冷凝液回收罐内部管线采用u形设计,增加了对吸入热气体缓冲降温作用,提高冷凝效率。二级储罐内部管线采用螺旋形设计,对吸入的流体介质具有缓冲作用,降低泵体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岩心抽真空功能示意图;

图3是减压蒸馏抽真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现抽液功能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现排液功能示意图。

附图中:1-排液泵、2-抽真空泵、3-一级储罐、4-二级储罐、5-气体过滤器、6-冷凝罐、7-冷凝液回收罐、8-低温循环泵、9-真空压力表、10-一级电磁三通阀、11-一级排液阀、12-二级电磁三通阀、13-二级排液阀、14-一级变扣接头、15-三级排液阀、16-二级变扣接头、17-一级控制阀、18-二级控制阀、19-移动底座、20-旋转蒸发仪、21-岩心夹持器、22-出口控制阀、23-入口控制阀、24-岩心、25-固定容器、26-烧杯。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它由排液泵1、抽真空泵2、一级储罐3、二级储罐4、气体过滤器5、冷凝罐6、冷凝液回收罐7、低温循环泵8、真空压力表9、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一级排液阀11、二级电磁三通阀12、二级排液阀13、一级变扣接头14、三级排液阀15、二级变扣接头16、一级控制阀17、二级控制阀18、移动底座19组成。

其中排液泵1由管线和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一级储罐3相连;抽真空泵2由管线和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一级储罐3相连;真空压力表9与抽真空泵2相连;一级储罐3与二级储罐4由管线相连,一级储罐3下部安装一级排液阀11,二级储罐4下部安装二级排液阀13,冷凝液回收罐7下部安装三级排液阀15;气体过滤器5、冷凝罐6、冷凝液回收罐7由管线和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二级储罐4相连;一级变扣接头14由管线和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二级储罐4相连;冷凝罐6由管线与低温循环泵8的一级控制阀17、二级控制阀18相连;二级变扣接头16由管线与冷凝液回收罐7相连;排液泵1、抽真空泵2、一级储罐3、二级储罐4、冷凝液回收罐7、低温循环泵8与移动底座19相连接。

一级储罐3、二级储罐4及冷凝液回收罐7底部采用弧形设计,材质为聚氯乙烯。

冷凝液回收罐7内部管线采用u形设计。

二级储罐3内部管线采用螺旋形设计。

实验室内进行岩心抽真空时,一级排液阀11、二级排液阀13、三级排液阀15关闭,一级变扣接头14通过管线连接岩心夹持器21,出口控制阀22打开,入口控制阀23关闭,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一级变扣接头14处打开,与气体过滤瓶5连接处关闭,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抽真空泵2连接处打开,与排液泵1连接处关闭,功率为1kw的抽真空泵2开启,对岩心24进行抽真空,真空压力表9显示数据,当真空压力达到-0.2mpa后,出口控制阀22关闭,抽真空泵2关闭,完成抽真空工作。

室内进行油田化学品合成减压蒸馏抽真空时,一级排液阀11、二级排液阀13、三级排液阀15关闭,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气体过滤瓶5连接处打开,与一级变扣接头14处关闭,二级变扣接头16连接旋转蒸发仪20相应管线,一级控制阀17、二级控制阀18、冷却循环泵8开启,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抽真空泵2连接处打开,与排液泵1连接处关闭,功率为1kw的抽真空泵2开启,对蒸馏瓶20进行抽真空,真空压力表9显示数据,当真空压力达到-0.95mpa后,实验完毕后,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气体过滤瓶5连接处关闭,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抽真空泵2连接处关闭,抽真空泵2关闭,一级控制阀17、二级控制阀18、冷却循环泵8关闭,完成抽真空工作。

应用抽液功能时,一级排液阀11、二级排液阀13,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一级变扣接头14处打开,与气体过滤瓶5连接处关闭,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抽真空泵2连接处打开,与排液泵1连接处关闭,抽真空泵2开启,一级变扣接头14连接相应规格管线对固定容器25进行抽液,将固定容器25内的液体抽入二级储罐4中,抽液完成后,关闭抽真空泵2,完成固定容器抽液。

排液时,一级排液阀11关闭,二级排液阀13打开,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一级变扣接头14处关闭,与气体过滤瓶5连接处关闭,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排液泵1连接处打开,与抽真空泵2连接处关闭,排液泵1开启,二级排液阀13通过连接管线,将二级储罐4中的液体排放到烧杯26中,液体全部排出后,排液泵1关闭,二级排液阀13关闭,完成排液,之后将烧杯26中废液倒入废液桶中,进行下一步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排液泵(1)、抽真空泵(2)、一级储罐(3)、二级储罐(4)、气体过滤器(5)、冷凝罐(6)、冷凝液回收罐(7)、低温循环泵(8)、真空压力表(9)、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一级排液阀(11)、二级电磁三通阀(12)、二级排液阀(13)、一级变扣接头(14)、三级排液阀(15)、二级变扣接头(16)、一级控制阀(17)、二级控制阀(18)、移动底座(19)组成;其中排液泵(1)由管线和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一级储罐(3)相连;抽真空泵(2)由管线和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与一级储罐(3)相连;真空压力表(9)与抽真空泵(2)相连;一级储罐(3)与二级储罐(4)由管线相连,一级储罐(3)下部安装一级排液阀(11),二级储罐(4)下部安装二级排液阀(13),冷凝液回收罐(7)下部安装三级排液阀(15);气体过滤器(5)、冷凝罐(6)、冷凝液回收罐(7)由管线和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二级储罐(4)相连;一级变扣接头(14)由管线和二级电磁三通阀(12)与二级储罐(4)相连;冷凝罐(6)由管线与低温循环泵(8)的一级控制阀(17)、二级控制阀(18)相连;二级变扣接头(16)由管线与冷凝液回收罐(7)相连;排液泵(1)、抽真空泵(2)、一级储罐(3)、二级储罐(4)、冷凝液回收罐(7)、低温循环泵(8)与移动底座(1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储罐(3)、二级储罐(4)及冷凝液回收罐(7)底部采用弧形设计,材质为聚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储罐(4)内部管线采用螺旋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液回收罐(7)内部管线采用u形设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三次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实验室用多功能抽真空装置。解决了因热酸性气体被吸入真空泵而导致泵体和储罐腐蚀损坏以及废气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它由排液泵(1)、抽真空泵(2)、一级储罐(3)、二级储罐(4)、气体过滤器(5)、冷凝罐(6)、冷凝液回收罐(7)、低温循环泵(8)、真空压力表(9)、一级电磁三通阀(10)、一级排液阀(11)、二级电磁三通阀(12)、二级排液阀(13)、一级变扣接头(14)、三级排液阀(15)、二级变扣接头(16)、一级控制阀(17)、二级控制阀(18)、移动底座(19)组成。本发明具有延长真空泵及储罐使用寿命,功能齐全,操作便捷,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勋;王静;刘向斌;王庆国;李宜然;徐慧琳;张新月;李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