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8577发布日期:2022-06-11 12:4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业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而在工业尾气中一些气体可以通过将其冷凝呈液体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同时避免对空气污染。
3.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工业尾气的处理用冷凝处理效果不佳,不能很好的实现对工业废气的冷凝处理,同时对于尾气中的粉尘的处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工业尾气的处理用冷凝处理效果不佳和粉尘的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外壳,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对废气进行冷凝处理的冷凝机构,且冷凝机构的内侧中心设置有制冷机构,外壳的一侧靠近一端设置有出气管,且外壳的一侧靠近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除尘机构,冷凝机构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双层螺旋带,且双层螺旋带由两个螺旋带构成,两个螺旋带之间设置有冷流腔,且两个螺旋带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均匀排布的传导杆,双层螺旋带的螺旋槽设置为气流通道,且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冷流腔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一端穿过外壳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与冷却管的内部连通,冷却管的内侧与冷流腔的另一端连通,且冷却管的内侧设置有冷却水,在对尾气进行冷凝处理时,通过除尘机构对尾气进行除尘,除尘后的尾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螺旋状的气流通道内延长尾气滞留时间,通过制冷机构对冷却管内的水进行制冷并通过冷却管传递到气流通道内,同时通过水泵不断的通过出水管将冷流腔内抽水并通过进水管送回到冷却管内,此时冷却管内的冷水则流进冷流腔的另一端并向出水管一端流动从而实现对双层螺旋带的制冷并通过传导杆传递到气流通道内从而实现更快速高效的降温实现对流经的尾气的快速高效的冷凝,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
7.进一步的,冷却管的内侧设置有制冷机构,且制冷机构与热泵系统连接,制冷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分流盒,分流盒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制冷管,且制冷管的一端穿过冷却管固定连接有集液盒,集液盒的一端设置有出液管,通过热泵系统向进液管输送制冷剂,并通过制冷管快速均匀的对冷却管内的水进行快速的制冷。
8.进一步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压缩机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冷
凝器连接,且冷凝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连接,出液管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进液端连接,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液体通过冷凝器将热量排散出去同时通过膨胀阀进行节流控制使得制冷器进入到制冷管内快速的蒸发从而大量吸热实现对外界的制冷,吸热后的制冷剂再次回到压缩机再次压缩。
9.进一步的,外壳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且外壳的内侧壁与双层螺旋带的外侧边缘紧贴,外壳的下侧设置有收集箱,且外壳的下侧面位于收集箱的内侧位置设置有若干个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收集管,收集箱的一端设置有排液管,通过外壳的内侧底部对冷凝的液体收集并通过收集管排进收集箱内进行收集,最后通过排液管排出进行回收利用。
10.进一步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除尘箱的上端设置有箱盖,除尘箱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废气管,且内侧靠近废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除尘箱的内侧位于过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且除尘箱的内侧位于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降温机构,通过废气管将为其送进除尘箱内通过过滤机构和过滤板进行除尘过滤,同时通过降温机构对尾气进行预先降温。
11.进一步的,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除尘箱内的呈波浪形的除尘板,除尘板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过滤孔,且除尘板的面向废气管的一侧设置有与波浪形的除尘板相配合的清理盒,清理盒面向除尘板的一侧设置有刷毛,且清理盒面向除尘板的一侧还设置有喷水孔,箱盖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压杆,且气压杆的顶杆穿过箱盖与清理盒连接,清理盒的上表面靠近一端固定设置有送水管,且送水管的上端穿过箱盖设置,波浪形的除尘板具有过滤面积大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通过除尘板将大部位的灰尘进行阻拦过滤,并通过气压杆的顶杆驱动清理盒上下运动从而对除尘板上的粉尘清理下来防止堵塞。
12.进一步的,除尘箱的内侧位于过滤机构的下端所在位置设置有收集腔,且收集腔的内侧底部靠近左端设置有过滤盒,除尘箱的左端与过滤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抽水管,且抽水管与抽水泵连接,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送水管连接,通过抽水泵向清理盒内送水并通过喷水孔喷向除尘板将粉尘冲落同时有效的提高除尘板对粉尘的吸附能力,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
13.进一步的,降温机构包括若干个贯穿除尘箱且内部中空的降温板,若干个降温板自上而下均匀排列,且若干个降温板的一端均固定在风盒上,风盒的端口处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上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不断的向风盒内吹冷风,冷风流经降温板并通过降温板与内部的尾气交换热量实现初步的降温。
14.进一步的,冷却管和双层螺旋带均选用铝材料制成,且冷却管和双层螺旋带通过焊接连接,通过冷却管和双层螺旋带均选用铝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能够更好的实现降温冷凝。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中在对尾气进行冷凝处理时,通过除尘机构对尾气进行除尘,除尘后的尾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螺旋状的气流通道内延长尾气滞留时间,通过制冷机构对冷却管内的水进行制冷并通过冷却管传递到气流通道内,同时通过水泵不断的通过出水管将冷流腔内抽水并通过进水管送回到冷却管内,此时冷却管内的冷水则流进冷流腔的另一端并向出水管一端流动从而实现对双层螺旋带的制冷并通过传导杆传递到气流通道内从而实现更快速高效的降温实现对流经的尾气的快速高效的冷凝,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通过除尘板将大
部位的灰尘进行阻拦过滤,并通过气压杆的顶杆驱动清理盒上下运动从而对除尘板上的粉尘清理下来防止堵塞,同时通过抽水泵向清理盒内送水并通过喷水孔喷向除尘板将粉尘冲落同时有效的提高除尘板对粉尘的吸附能力,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是本发明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外壳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冷凝机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制冷机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外壳剖视图示意图;
23.图6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除尘机构立体图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除尘机构剖视图;
25.图8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过滤机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的降温机构示意图。
27.图中:1、制冷机构;11、进液管;12、分流盒;13、制冷管;14、集液盒;15、出液管;2、外壳;21、端盖;22、收集箱;23、收集管;24、排液管;3、进气管;4、出气管;5、除尘机构;51、除尘箱;52、废气管;53、抽水管;54、箱盖;55、过滤机构;551、刷毛;552、清理盒;553、气压杆;554、送水管;555、除尘板;56、过滤板;57、过滤盒;58、收集腔;6、降温机构;61、降温板;62、风盒;63、盖板;64、风机;7、冷凝机构;71、冷却管;72、双层螺旋带;73、冷流腔;74、传导杆;75、气流通道;76、进水管;7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具体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工业尾气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圆筒形的外壳2,外壳2的内侧设置有对废气进行冷凝处理的冷凝机构7,且冷凝机构7的内侧中心设置有制冷机构1,外壳2的一侧靠近一端设置有出气管4,且外壳2的一侧靠近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一端连接有除尘机构5,冷凝机构7包括冷却管71,冷却管71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双层螺旋带72,且双层螺旋带72由两个螺旋带构成,冷却管71和双层螺旋带72均选用铝材料制成,且冷却管71和双层螺旋带72通过焊接连接,通过冷却管71和双层螺旋带72均选用铝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能够更好的实现降温冷凝,两个螺旋带之间
设置有冷流腔73,且两个螺旋带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均匀排布的传导杆74,双层螺旋带72的螺旋槽设置为气流通道75,且气流通道75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3和出气管4连通,冷流腔73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77,且出水管77的一端穿过外壳2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76与冷却管71的内部连通,冷却管71的内侧与冷流腔73的另一端连通,且冷却管71的内侧设置有冷却水,在对尾气进行冷凝处理时,通过除尘机构5对尾气进行除尘,除尘后的尾气通过进气管3进入螺旋状的气流通道75内延长尾气滞留时间,通过制冷机构1对冷却管71内的水进行制冷并通过冷却管71传递到气流通道75内,同时通过水泵不断的通过出水管77将冷流腔73内抽水并通过进水管76送回到冷却管71内,此时冷却管71内的冷水则流进冷流腔73的另一端并向出水管77一端流动从而实现对双层螺旋带72的制冷并通过传导杆74传递到气流通道75内从而实现更快速高效的降温实现对流经的尾气的快速高效的冷凝,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
30.具体请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冷却管71的内侧设置有制冷机构11,且制冷机构11与热泵系统连接,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压缩机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接,且冷凝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膨胀阀连接,膨胀阀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进液管11连接,出液管15通过管道与压缩机的进液端连接,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液体通过冷凝器将热量排散出去同时通过膨胀阀进行节流控制使得制冷器进入到制冷管13内快速的蒸发从而大量吸热实现对外界的制冷,吸热后的制冷剂再次回到压缩机再次压缩,制冷机构11的一端设置有进液管11,且进液管11的一端连接有分流盒12,分流盒1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制冷管13,且制冷管13的一端穿过冷却管71固定连接有集液盒14,集液盒14的一端设置有出液管15,通过热泵系统向进液管11输送制冷剂,并通过制冷管13快速均匀的对冷却管71内的水进行快速的制冷。
31.具体请参照图5所示,外壳2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21,且外壳2的内侧壁与双层螺旋带72的外侧边缘紧贴,外壳2的下侧设置有收集箱22,且外壳2的下侧面位于收集箱22的内侧位置设置有若干个与气流通道75连通的收集管23,收集箱22的一端设置有排液管24,通过外壳2的内侧底部对冷凝的液体收集并通过收集管23排进收集箱22内进行收集,最后通过排液管24排出进行回收利用。
32.具体请参照图6和7所示,除尘机构5包括除尘箱51,除尘箱51的上端设置有箱盖54,除尘箱51的左端固定设置有废气管52,且内侧靠近废气管5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机构55,除尘箱51的内侧位于过滤机构55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56,且除尘箱51的内侧位于过滤板56的一侧设置有降温机构6,通过废气管52将为其送进除尘箱51内通过过滤机构55和过滤板56进行除尘过滤,同时通过降温机构6对尾气进行预先降温。
33.具体请参照图8所示,过滤机构55包括设置在除尘箱51内的呈波浪形的除尘板555,除尘板555的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过滤孔,且除尘板555的面向废气管52的一侧设置有与波浪形的除尘板555相配合的清理盒552,清理盒552面向除尘板555的一侧设置有刷毛511,且清理盒552面向除尘板555的一侧还设置有喷水孔,箱盖54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气压杆553,且气压杆553的顶杆穿过箱盖54与清理盒552连接,清理盒552的上表面靠近一端固定设置有送水管554,且送水管554的上端穿过箱盖54设置,波浪形的除尘板555具有过滤面积大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过滤效率,通过除尘板555将大部位的灰尘进行阻拦过滤,并通过气压杆553的顶杆驱动清理盒552上下运动从而对除尘板555上的粉尘清理下来防止堵塞。
34.具体请参照图7所示,除尘箱51的内侧位于过滤机构55的下端所在位置设置有收集腔58,且收集腔58的内侧底部靠近左端设置有过滤盒57,除尘箱51的左端与过滤盒5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抽水管53,且抽水管53与抽水泵连接,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送水管554连接,通过抽水泵向清理盒552内送水并通过喷水孔喷向除尘板555将粉尘冲落同时有效的提高除尘板555对粉尘的吸附能力,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
35.具体请参照图9所示,降温机构6包括若干个贯穿除尘箱51且内部中空的降温板61,若干个降温板61自上而下均匀排列,且若干个降温板61的一端均固定在风盒62上,风盒62的端口处设置有盖板63,且盖板63上设置有风机64,通过风机64不断的向风盒62内吹冷风,冷风流经降温板61并通过降温板61与内部的尾气交换热量实现初步的降温。
36.工作原理:在对尾气进行冷凝处理时,尾气通过废气管52将为其送进除尘箱51内,通过除尘板555将大部位的灰尘进行阻拦过滤,并通过气压杆553的顶杆驱动清理盒552上下运动从而对除尘板555上的粉尘清理下来,通过抽水泵向清理盒552内送水并通过喷水孔喷向除尘板555将粉尘冲落,除尘板555过滤后的尾气通过过滤板56进步的过滤,通过风机64不断的向风盒62内吹冷风,冷风流经降温板61将除尘箱51内部流经降温板61的尾气进行降温,降温除尘后的尾气通过进气管3进入螺旋状的气流通道75流动,通过制冷机构1上的制冷管13将热泵系统输送的冷量排散出来对冷却管71内的水进行制冷并通过冷却管71传递到气流通道75内,同时通过水泵不断的通过出水管77将冷流腔73内抽水并通过进水管76送回到冷却管71内,此时冷却管71内的冷水则流进冷流腔73的另一端并向出水管77一端流动从而实现对双层螺旋带72的制冷并通过传导杆74传递到气流通道75内从而实现更快速高效的降温实现对流经的尾气的快速高效的冷凝,冷凝后的液体通过收集管23排进收集箱22内进行收集,最后通过排液管24排出进行回收利用。
37.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现有的工业尾气的处理用冷凝处理效果好和粉尘的处理效果好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