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造粒装置

文档序号:24627204发布日期:2021-04-09 20:3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造粒装置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成,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由于农村废弃秸秆一般采用就地粉碎还田处理或收割堆放处理,堆放时占地面积大,难以存放,天气干燥时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就地还田处理的秸秆往往在某些地区会影响下一批作物的播种,因此有些地方通常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但焚烧时会对空气造成一种巨大的污染,现已被禁止。

为了对这些秸秆进行再度利用,一般采用造粒机对秸秆进行造粒。秸秆造粒机是利用秸秆粉料进行压粒,目前的造粒机都是先经过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后再进行造粒,操作繁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造粒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使造粒后的生物质秸秆大小均匀并保证其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造粒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动力源、造粒结构和粉碎结构,造粒结构包括罩壳、模具和连接板,粉碎结构包括粉碎室和粉碎部,粉碎室上端设有进料口;粉碎室内为粉碎腔;粉碎部位于粉碎腔内且由动力源驱动转动;罩壳横截面呈圆形且与机架固接,罩壳内为造粒腔,模具呈环形且模具周向设有多个模具造粒孔;模具位于造粒腔内且与罩壳固接;粉碎腔与造粒腔连通;连接板位于模具内且由动力源驱动转动,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压辊,机架上还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与造粒腔连通且倾斜向下设置。

采用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案的秸秆造粒装置时,启动动力源,动力源驱动粉碎部和连接板转动。将生物秸秆通过进料口放入粉碎腔内,粉碎腔内的秸秆在粉碎部的作用下被粉碎,被粉碎的秸秆从粉碎腔进入造粒腔内并位于模具内。动力源在转动时也驱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多个压辊绕连接板的中心转动,压辊在转动时将模具内的秸秆通过造粒孔挤出,形成粒状的秸秆,最后粒状的秸秆从出料管出料,完成造粒过程。

进一步,压辊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压辊沿连接板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环模主轴和减速器,减速器与机架固接;动力源的输出轴与减速器一端连接,减速器另一端与环模主轴连接,连接板与环模主轴连接。

进一步,粉碎部包括粉碎板。

进一步,还包括粉碎室下端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粉碎板呈v型。

进一步,粉碎部包括切割盘和多个切割刀,多个切割刀与切割盘滑动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秸秆造粒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秸秆造粒装置不含粉碎室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秸秆造粒装置不含罩壳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秸秆造粒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a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秸秆造粒装置实施例二中粉碎部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秸秆造粒装置实施例二中粉碎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机1、减速器2、粉碎室3、进料口4、出料管5、罩壳6、粉碎板7、压紧板8、模具9、压辊10、紧固螺母11、环模主轴12、连接板13、造粒孔14、切割盘15、切割刀16、凸起17、滑槽18、容纳腔19、限位板20、钢球21、压簧22。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秸秆造粒装置,包括机架(图中未画出),机架上设有动力源、造粒结构和粉碎结构,机架与造粒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环模主轴12和减速器2,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源为电机1。减速器2与机架通过螺栓固接;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端且电机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2一端键连接,减速器2另一端与环模主轴12同轴连接。结合图3和图5所示,造粒结构包括罩壳6、模具9和连接板13,粉碎结构包括粉碎部和粉碎室3,粉碎室3与罩壳6通过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粉碎部为粉碎板7。粉碎室3上端设有进料口4;粉碎室3内为粉碎腔;粉碎板7呈v型且位于粉碎腔内;罩壳6横截面呈圆形且与机架通过螺栓固接,罩壳6内为造粒腔。结合图6所示,模具9呈环形且模具9周向设有多个造粒孔14;模具9位于造粒腔内且与罩壳6固接;粉碎腔与造粒腔连通,粉碎室3下端为倾斜向下设置。连接板13位于模具9内且连接板13与环模主轴12同轴连接,环模主轴12穿过连接板13。粉碎板7通过紧固螺母11与环模主轴12连接。连接板13端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多个压辊10,本实施例中压辊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压辊10沿连接板13的周向均匀设置。机架上还设有出料管5,出料管5与造粒腔连通且出料管5为倾斜向下设置。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紧板8,环模主轴12穿过压紧板8且与压紧板8连接,压紧板8与压辊10转动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采用本方案的秸秆造粒装置时,启动电机1,电机1转动并带动减速器2转动,减速器2带动环模主轴12转动,与环模主轴12连接的粉碎板7和粉碎板7一起转动。将生物秸秆通过进料口4放入粉碎腔内,粉碎腔内的秸秆在粉碎板7的作用下被粉碎成粉末状。因为粉碎腔为倾斜向下设置,被粉碎的秸秆沿粉碎腔滑动并从粉碎腔进入造粒腔后进入到模具9内并处于模具9和压辊10之间。减速器2在转动时也驱动连接板13转动,连接板13带动三个压辊10绕连接板13的中心转动,压辊10在转动时将模具9内的粉末状秸秆通过造粒孔14挤出,形成粒状的秸秆,最后粒状的秸秆从出料管5出料,完成造粒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粉碎部包括切割盘15和多个切割刀16,本实施例中切割刀16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切割刀16沿切割盘15周向均匀设置。切割盘15与压紧板8固定连接。在切割盘15周向设有多个滑槽18。切割刀16呈弧形且五个切割刀16一端分别位于滑槽18内并能沿滑槽18滑动。在切割盘15中部还设有容纳腔19,容纳腔19分别与多个滑槽18连通。切割刀16位于滑槽18内的端部焊接有限位板2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簧22,压簧22的数量与滑槽18的数量相同。每个压簧22分别位于一个滑槽18内且每个压簧22分别与一个切割刀16对应。即每个切割刀16分别穿过压簧22。在滑槽18端部设有限位凸起17,压簧2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凸起17和限位板20连接。在容纳腔19内有多个重力球,本实施例中的重力球为钢球21。

现有技术中的切割刀16一般都是对称设置的,而在对秸秆的粉碎过程中,秸秆一般都堆积在下方。这就导致在粉碎过程中,对于下部的秸秆粉碎不够均匀或不够彻底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在粉碎时,切割盘15转动并带动切割刀16转动。在切割刀16转动过程中,容纳腔19内的钢球21在重力作用下一直处于容纳腔19下部并进入到最下部的滑槽18中。而当钢球21进入到滑槽18中并挤压限位板20,限位板20在钢球21的作用下可以克服压簧22的弹力,使最下部的切割刀16滑出滑槽18,即最下部的切割刀16滑出滑槽18的部分最多,其粉碎的区域也就最大,而其他部分的切割刀16则对粉碎腔内的其他部分的秸秆进行粉碎。限位板20和凸起17的设置可以防止切割刀16滑出滑槽18。

即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粉碎部,可以确保在对秸秆粉碎的过程中,无论切割盘15怎么转动,位于最下方的切割刀16伸出滑槽18的部分都最多,确保其对下部的秸秆的粉碎区域最多,使得下部的秸秆可以被粉碎均匀且充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