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9549发布日期:2020-10-17 00:5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雾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



背景技术:

除雾器主要是由波形叶片、板片、卡条等固定装置组成,在湿法脱硫,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微米的雾,雾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同时也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除雾。

现有的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一般都是采用喷淋进行清洗,在清洗之后的水源不能很好的进行循环的利用,这样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喷淋之后的水源不能很好的进行循环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包括除雾塔与波形板,所述除雾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层波形板,所述除雾塔与波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波形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的右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右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泵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的组成包括有排污泵、集水箱、曝气机、第一加药箱、第二加药箱与储水箱,所述排污泵的右端设置有集水箱,所述排污泵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集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集水箱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加药箱,所述第一加药箱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加药箱,所述第二加药箱的右端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循环机构通过集水箱与除雾塔通过连接管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支管、除雾器、第一喷洒头与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喷洒头,所述第一喷洒头的下端设置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喷淋管通过第一支管与输送管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淋管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横管、主管、支架、第二喷洒头与第二横管,所述主管的左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横管,所述主管的右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与第二横管的表端设置有第二喷洒头,所述第一横管与第二横管的下端设置有支架,所述第二喷淋管通过主管与输送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均与输送管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均通过循环泵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电控箱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控箱为箱型结构,所述电控箱具有提供动力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药箱与第二加药箱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一加药箱与第二加药箱均为内部中空的箱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管与第二横管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一横管与第二横管均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洒头具有雾化的作用,所述第一横管与第二横管的表端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喷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该除雾塔的底端设置有循环机构,这样进行喷淋之后的水源可以进入到循环机构的内部进行进一步的循环利用,从而可以使得大大的节约了水源的利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喷淋之后的水源进行曝气处理,然后通过第一加药箱与第二加药箱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水源中的杂质,这样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对水源的净化处理,解决了现有的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喷淋之后的水源不能很好的进行循环利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箱;2、循环泵;3、输送管;4、第一喷淋管;41、第一支管;42、除雾器;43、第一喷洒头;44、第二支管;5、第二喷淋管;51、第一横管;52、主管;53、支架;54、第二喷洒头;55、第二横管;6、波形板;7、除雾塔;8、循环机构;81、排污泵;82、集水箱;83、曝气机;84、第一加药箱;85、第二加药箱;86、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包括除雾塔7与波形板6,除雾塔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层波形板6,除雾塔7与波形板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波形板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喷淋管5,第二喷淋管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喷淋管4,第一喷淋管4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支管41、除雾器42、第一喷洒头43与第二支管44,第二支管4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喷洒头43,第一喷洒头43的下端设置有除雾器42,除雾器4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管41,第一喷淋管4通过第一支管41与输送管3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第一喷淋管4与第二喷淋管5的右端设置有输送管3,第一喷淋管4与第二喷淋管5均与输送管3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喷淋,第一喷淋管4与第二喷淋管5均通过循环泵2进行控制,输送管3与第一喷淋管4和第二喷淋管5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第二喷淋管5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横管51、主管52、支架53、第二喷洒头54与第二横管55,主管52的左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横管51,第一横管51与第二横管55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水源的输送,第一横管51与第二横管55均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主管52的右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横管55,第一横管51与第二横管55的表端设置有第二喷洒头54,第二喷洒头54具有雾化的作用,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清洗,

湿法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包括第一横管51与第二横管55的表端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喷洒头54,第一横管51与第二横管55的下端设置有支架53,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支撑,第二喷淋管5通过主管52与输送管3通过法兰固定连接,输送管3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泵2,循环泵2与电源电性连接,循环泵2的右端设置有电控箱1,电控箱1与电源电性连接,电控箱1为箱型结构,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电源的控制,电控箱1具有提供动力的作用,电控箱1与电源电性连接,循环泵2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机构8,循环机构8的组成包括有排污泵81、集水箱82、曝气机83、第一加药箱84、第二加药箱85与储水箱86,排污泵81的右端设置有集水箱82,排污泵81与电源电性连接,集水箱82的内部设置有曝气机83,曝气机83与电源电性连接,集水箱8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加药箱84,第一加药箱84与第二加药箱85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净化,第一加药箱84与第二加药箱85均为内部中空的箱型结构,第一加药箱84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加药箱85,第二加药箱85的右端设置有储水箱86,循环机构8通过集水箱82与除雾塔7通过连接管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要进行该装置的使用的时候,这时首先通过电控箱1将电源开关打开,这样整体设备就会进行工作,然后在循环泵2的作用下可以将循环机构8内部的水源进行抽取,循环泵2的型号为iswr40-200i,然后运输到第一喷淋管4与第二喷淋管5的内部,这样在第一喷淋管4与第二喷淋管5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对待要清洗的物体进行清洗,清洗之后的水源再次进入到循环机构8的内部,并且将喷淋之后的水源导入到集水箱82的内部,通过曝气机83进行操作,之后进行沉淀,在排污泵81的作用下将污泥排出,在进行曝气处理之后,然后通过第一加药箱84与第二加药箱85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去除水源中的杂质,这样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对水源的净化处理,进行进一步的循环利用,从而可以使得大大的节约了水源的利用,这样就完成了该设备的使用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