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1115发布日期:2020-12-01 12:2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是敷设在地下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松散固体的管道,中国古代早已采用陶土烧制的地下排水管道,明朝建都北京,大量采用砖和条石砌筑地下排水管道。宽达1米左右,高达2米左右,现代的地下管道种类繁多,有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多圆心形、卵形、矩形、马蹄形等。

目前,随着时代进步,地下管道的铺设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房屋建筑都会铺设地下过水管道,但是现有的地下过水管道都不具有过滤结构,导致输送到现有的房屋建筑内的水都只能通过自来水厂进行过滤,但是自来水厂无法对水进行更加细小的过滤,从而导致直接从地下过水管道内排出的水内依然存在细小的砂石等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具备能够对地下过水管道内的水进行再次过滤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地下过水管道都不具有过滤结构,导致输送到现有的房屋建筑内的水都只能通过自来水厂进行过滤,但是自来水厂无法对水进行更加细小的过滤,从而导致直接从地下过水管道内排出的水内依然存在细小的砂石等杂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包括地下过水管道和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位于地下过水管道管身的中央,连接管道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接有转动连接环,转动连接环与地下过水管道断口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连接管道顶部中央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空心柱,过滤空心柱的顶部设有密封连接口,密封连接口的内腔设有医用橡胶密封胶,密封连接口的内腔插接有插针,插针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连接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其中过滤空心柱的内腔从上至下设有活性炭、晴纶棉、海绵和离子交换树脂,该设计有益于过滤空心柱能够过滤水中较小的颗粒和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其中连接管道内腔的中央设有隔离板,该隔离板位于两个连接口的中央,该设计有益于连接管道内的水会进入到过滤空心柱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其中地下过水管道与连接管道相互靠近一侧的管身上均设有螺纹连接槽,转动连接环左右两侧的内环身中设有螺纹,该设计有益于方便工作人员用转动连接环将地下过水管道与连接管道贯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其中地下过水管道上螺纹连接槽旋转的方向与连接管道上螺纹连接槽旋转的方向相反,且转动连接环内腔左右两侧螺纹旋转的方向也相反,该设计有益于转动连接环向靠近地下过水管道的一侧旋转时会远离连接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连接环与连接管道以及地下过水管道直接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管道与地下过水管道贯通连接,再通过过滤空心柱与连接口直接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过滤空心柱固定在连接口上,并通过连接管道内腔中央隔板的结构设计,能够使连接管道中的水会进入到连接管道左侧的过滤空心柱内,而通过密封连接口与插针以及连接软管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软管插在两个过滤空心柱中,使两个过滤空心柱内的水能够相互流通,并通过过滤空心柱内的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海绵和晴纶棉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过滤空心柱可过滤流经两个过滤空心柱内的水,从而使其能够对流入连接管道内的水进行过滤,从而使该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达到了能够对地下过水管道内的水进行再次过滤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软管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道;2、转动连接环;3、地下过水管道;4、连接口;5、过滤空心柱;6、连接软管;7、插针;8、活性炭;9、晴纶棉;10、离子交换树脂;11、密封连接口;12、隔离板;13、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房屋建筑地下过水管道的过滤结构,包括地下过水管道3和连接管道1,连接管道1位于地下过水管道3管身的中央,连接管道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接有转动连接环2,转动连接环2与地下过水管道3断口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连接管道1顶部中央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口4,连接口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空心柱5,过滤空心柱5的顶部设有密封连接口11,密封连接口11的内腔设有医用橡胶密封胶,密封连接口11的内腔插接有插针7,插针7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连接软管6。

过滤空心柱5的内腔从上至下设有活性炭8、晴纶棉9、海绵13和离子交换树脂10,该设计有益于过滤空心柱5能够过滤水中较小的颗粒和杂质。

连接管道1内腔的中央设有隔离板12,该隔离板12位于两个连接口4的中央,该设计有益于连接管道1内的水会进入到过滤空心柱5中。

地下过水管道3与连接管道1相互靠近一侧的管身上均设有螺纹连接槽,转动连接环2左右两侧的内环身中设有螺纹,该设计有益于方便工作人员用转动连接环2将地下过水管道3与连接管道1贯通连接在一起。

地下过水管道3上螺纹连接槽旋转的方向与连接管道1上螺纹连接槽旋转的方向相反,且转动连接环2内腔左右两侧螺纹旋转的方向也相反,该设计有益于转动连接环2向靠近地下过水管道3的一侧旋转时会远离连接管道1。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先旋转转动连接环2,使转动连接环2向靠近连接管道1内腔的一侧移动,使连接管道1正面的长度小于地下过水管道3断口之间的距离,再将连接管道1放入到断口中,使转动连接环2与地下过水管道3的左右两侧对其,并旋转转动连接环2使其向远离连接管道1的一侧移动,从而使转动连接环2能够与地下过水管道3断口处螺纹连接在一起,将连接管道1与地下过水管道3能密封连接在一起,并将过滤空心柱5与连接口4螺纹连接在一起,并将连接软管6弯成曲形将其的两端插入到密封连接口11的橡胶内,从而使两个过滤空心柱5内的水可以流通,从而使地下过水管道3内的水都会经过两个过滤空心柱5的内腔,而用过过滤空心柱5内的活性炭8、晴纶棉9、离子交换树脂10和海绵13能够将水中较大的杂志过滤掉,同时由于过滤空心柱5并没有与地下过水管道3直接连接,所以在铺设地下管道时无需将过滤空心柱5也埋在地底,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