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层析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1710发布日期:2021-02-05 17:4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柱层析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柱层析提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柱层析分离提纯方法是指用柱层析方法达到分离净化目标物质的方法。柱层析法作为常用提纯方法之一,可对天然产物进行纯化分离,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柱层析法又称色层法或色谱法,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大的物质易被固定相吸附,极性小的物质不易被固定相吸附,柱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和再解吸的过程。
[0003]
柱层析法与其它分离方法相比较具有能耗低、淋洗剂易于回收再利用和所得产品纯度高等优点。然而,柱层析发也存在分离工艺复杂、所耗时间长和所需溶剂量大的缺点,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工业化。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层析提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5]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层析提纯装置,其包括:储液单元、蒸发单元、至少一个柱层析单元;
[0006]
所述储液单元包括:高位存储罐;
[0007]
所述蒸发单元包括:储液瓶和蒸发瓶,所述高位存储罐的上部通过进液管线与所述储液瓶相连接,底部通过出液管线与所述柱层析单元相连接,所述蒸发瓶通过吸液管线与所述柱层析单元相连接;
[0008]
所述柱层析单元包括:层析柱、盖体、集液瓶,所述层析柱的内部装有填料,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层析柱的一端,所述集液瓶连接于所述层析柱的另一端,所述出液管线连接于所述柱层析单元的盖体上,所述吸液管线连接于所述柱层析单元的集液瓶上。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高位存储罐的上部开设有进液口,底部开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管线一端连接至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管线一端连接至所述出液口。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高位存储罐上设置还有第一气口,所述集液瓶具有第二气口。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蒸发单元为一旋转蒸发仪,所述蒸发瓶为该旋转蒸发仪的旋蒸瓶。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柱层析单元为多个时,多个柱层析单元并联设置。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高位存储罐与各柱层析单元之间的出液管线上还设置有总阀门以及多个分阀门。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层析柱的一端通过法兰口与盖体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橡胶圈或者四氟圈。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层析柱的另一端通过法兰口、球磨口或者普通玻璃磨口与集液瓶连接。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进液管线、出液管线以及吸液管线的材质为不锈钢、玻璃或者塑料。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的改进,所述柱层析单元还包括架体,所述层析柱由所述架体安装固定。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在化工产业中用于柱层析分离提纯的高安全性,可连续化生产的装置,其能够在实验或者生产过程中减少有机蒸汽的排放,同时避免了柱层析分离操作过程中因易燃易爆有机蒸汽泄漏导致事故发生。还实现了柱层析提纯过程中分离,集液,浓缩,再进液操作的连续性,提高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以真空转移的方式实现液体传输,避免了使用输送泵等电气化设备,减少了因电火花引起事故的风险,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柱层析提纯装置。如图1所示,该柱层析提纯装置包括:储液单元100、蒸发单元200、至少一个柱层析单元300。
[0023]
上述出液单元用于存储待提纯的液体。具体地,储液单元100包括:高位存储罐7,该高位存储罐7位于蒸发单元200、至少一个柱层析单元300的上方。其材质可以为玻璃材质或者金属材质。
[0024]
为了与蒸发单元200和柱层析单元300相连接,高位存储罐7的上部开设有进液口9,底部开设有出液口6。同时,高位存储罐7上设置还有第一气口8,其用于调节高位存储罐7内的气体压力,使得在减压的条件下能够将位于低位的蒸发单元200中的液体吸入高位存储罐7内。
[0025]
一个实施方式中,高位存储罐7为20l圆底玻璃瓶,底部开有直径3cm法兰口,通过聚四氟乙烯材质的阀门与下述进液管线10连接。
[0026]
蒸发单元200包括:储液瓶13和蒸发瓶12。一个实施方式中,蒸发单元200为一旋转蒸发仪,此时蒸发瓶12为该旋转蒸发仪的旋蒸瓶。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高位存储罐7为
50x30x20cm,厚度0.8mm的不锈钢存储罐。
[0027]
高位存储罐7的的进液口9通过进液管线10与储液瓶13相连接,底部的出液口6通过出液管线4与柱层析单元300相连接,蒸发瓶12通过吸液管线15 与柱层析单元300相连接。根据使用的洗脱剂和提纯物的性质,进液管线10、出液管线4以及吸液管线15的材质为不锈钢、玻璃或者塑料。
[0028]
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液管线10、出液管线4以及吸液管线15材质为内径 12毫米、厚度1毫米的聚四氟乙烯柔性管。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液管线10、出液管线4以及吸液管线15的材质为不锈钢波纹管。
[0029]
高位存储罐7与柱层析单元300之间还设置有阀门5,以控制流出洗脱液的速度和液量。当柱层析单元300为多个时,多个柱层析单元300并联设置,如此使得本实施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具有较高的提纯效率。此时,高位存储罐7 与各柱层析单元300之间的出液管线4上还设置有总阀门以及多个分阀门。上述各阀门5可以为普通阀门和/或防爆电磁阀门。其中,普通阀门可以为黄铜材质的球阀,其进出口内径为12毫米。此外,吸液管线15上还设置有吸液控制阀门14。
[0030]
柱层析单元300包括:层析柱1、盖体3、集液瓶15,层析柱1的内部装有用于实现层析提纯的填料。
[0031]
其中,出液管线4连接于柱层析单元300的盖体3上。层析柱1和盖体3 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有机玻璃和不锈钢。盖体3连接于层析柱1的一端,为了使得盖体3与层析柱1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层析柱1的一端通过法兰口与盖体3相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作为垫片的橡胶圈或者四氟圈。
[0032]
集液瓶15连接于层析柱1的另一端,集液瓶15具有第二气口16,该第二气口16用于平衡气压,降低装置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易燃易爆有机蒸气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同时,集液瓶15装有延伸至瓶底的管路与吸液管线15连接,能够将集液瓶15内的液体在减压条件下完全转移至旋转蒸发仪的旋蒸瓶内。
[0033]
一个实施方式中,层析柱1直径为20cm,高度为1.2m,材质为厚度0.5cm 的玻璃;底部装有砂芯,用于承接填充物;底部出口为50口径球形外磨口,与集液瓶15顶部的50口径球形内磨口相连接。盖体3直径为20cm,高度为0.3m,材质为厚度0.5厘米的玻璃;其顶部为50口径球形内磨口,与50口径球形外磨口单通配合使用后,与进液管线10相连接。集液瓶15直径为20cm,高度为25cm,材质为厚度0.5cm的玻璃;顶部为50口径球形内磨口,与层析柱1下端的50 口径球形外磨口相连接;顶部还开有2个24/40标准内磨口。其中之一与24/40 外磨口单通配合后形成第二气口16,另一个与带有内径10毫米延长管的玻璃单通配合形成吸液管线15。
[0034]
为了使得集液瓶15与层析柱1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层析柱1的另一端通过法兰口、球磨口或者普通玻璃磨口与集液瓶15连接。
[0035]
此外,柱层析单元300还包括架体2,层析柱1由架体2安装固定。上述架体2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和高强度工程塑料。
[0036]
在本实施例中,还使用接地电线将金属材质的进出液管线4,吸液管线15,不锈钢存储罐,层析柱1的架体2及旋转蒸发仪外壳相连并接地,以保证所有部件在同一电位;在使用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时,减少因为溶剂在管路中流动产生静电并引燃的风险。
[003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在化工产业中用于柱层析分离提纯的高安全性,可连续化生产的装置,其能够在实验或者生产过程中减少有机蒸汽的排放,同时避免了柱层析分离操作过程中因易燃易爆有机蒸汽泄漏导致事故发生。还实现了柱层析提纯过程中分离,集液,浓缩,再进液操作的连续性,提高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柱层析提纯装置以真空转移的方式实现液体传输,避免了使用输送泵等电气化设备,减少了因电火花引起事故的风险,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003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