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8371发布日期:2020-10-30 21:4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



背景技术: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调配时需要对釉液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整体均匀。一般采用搅拌筒或手持搅拌机进行搅拌,由于搅拌筒的搅拌部件与搅拌筒为一体,而釉液使用量大且规格繁多,配备数量较多的搅拌筒则会使成本过高,更多的企业采用手持搅拌机进行搅拌,但是手持搅拌机使用时需要人工握持,为保证充分混合均匀,搅拌时间较长,人工长时间握持容易产生疲劳且浪费较多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升降机构、搅拌机构,所述移动平台底部设有滚轮,移动平台开有一上下贯穿且一侧开放的放置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横梁,所述气缸竖直设于移动平台上,横梁设于气缸一端并有气缸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横梁上并通过气缸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处于放置位上方。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杆,所述导向柱竖直设于移动平台上,所述导向柱内开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竖向孔,所述导向杆设于可竖向移动的设于竖向孔内,所述气缸一端、导向杆一端与横梁连接。

进一步的,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由搅拌杆带动转动,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两组,一组搅拌叶片设于搅拌杆端部,另一组搅拌叶片间隔设置的设于搅拌杆中段。

进一步的,横梁包括配重梁、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设于配重梁一端并向外延伸,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延伸板上,所述配重梁质量与搅拌机构的质量适配使设备整体重心处于平衡位置。

进一步的,移动平台上设有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设于相对放置位开放侧的移动平台另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并控制升降机构与搅拌机构。

进一步的,气缸为双作用气缸。

进一步的,滚轮为万向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可升降、可移动,机动性、稳定性好,实现一台设备即可对应若干釉水桶的搅拌需求,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移动平台、11.滚轮、12.放置位、13.推动把手、2.升降机构、21.气缸、22.导向柱、221.竖向孔、23.导向杆、24.横梁、241.配重梁、242.延伸板、3.搅拌机构、31.搅拌杆、32.搅拌叶片、4.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包括移动平台1、升降机构2、搅拌机构3、控制箱4。

移动平台1底部设有滚轮11,滚轮11为万向轮,移动平台1开有一上下贯穿且一侧开放的放置位12,移动平台1上设有推动把手13,推动把手13设于相对放置位12开放侧的移动平台1另一侧。

升降机构2包括气缸21、导向柱22、导向杆23、横梁24,气缸21为双作用气缸,气缸21与导向柱22竖直设于移动平台1上,导向柱22内开设有与导向杆23配合的竖向孔221,导向杆23设于可竖向移动的设于竖向孔221内,气缸21一端、导向杆23一端与横梁24连接,横梁24通过气缸21带动竖向移动。导向杆23与气缸21共同限位横梁24仅可竖向方向进行移动。横梁24包括配重梁241、延伸板242,延伸板242设于配重梁241一端并向外延伸,搅拌机构3安装于延伸板242上,配重梁241质量与搅拌机构3的质量适配使设备整体重心处于平衡位置。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搅拌叶片32,搅拌杆31处于放置位12上方,搅拌叶片32设于搅拌杆31上,搅拌叶片32由搅拌杆31带动转动,搅拌叶片32设有两组,一组搅拌叶片32设于搅拌杆31端部,另一组搅拌叶片32间隔设置的设于搅拌杆31中段。控制箱4信号连接并控制升降机构2与搅拌机构3。

该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工作原理如下:

按比例配置好的釉水置于釉水桶内,此时气缸21处于升起状态,该状态下搅拌杆31最低位置高于釉水桶,推动移动平台1至该釉水桶处,使釉水桶从放置位12的开放一侧进入并进入放置位12内,通过控制箱4使气缸21回缩,气缸21带动横梁24下降,进而带动搅拌杆31下降,开启搅拌机构3使得搅拌叶片32进入釉水桶内进行搅拌,由于该釉水搅拌机支撑稳定,因此可保持一个稳定的姿势进行连续搅拌;完成釉水的均匀搅拌后,通过升降机构3及移动平台1配合移动至另一釉水桶内进行搅拌,移动便捷,因此只需配备一台该釉水搅拌机即可完成多桶釉水的搅拌工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升降机构、搅拌机构,所述移动平台底部设有滚轮,移动平台开有一上下贯穿且一侧开放的放置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横梁,所述气缸竖直设于移动平台上,横梁设于气缸一端并有气缸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横梁上并通过气缸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处于放置位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杆,所述导向柱竖直设于移动平台上,所述导向柱内开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竖向孔,所述导向杆设于可竖向移动的设于竖向孔内,所述气缸一端、导向杆一端与横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由搅拌杆带动转动,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两组,一组搅拌叶片设于搅拌杆端部,另一组搅拌叶片间隔设置的设于搅拌杆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配重梁、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设于配重梁一端并向外延伸,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延伸板上,所述配重梁质量与搅拌机构的质量适配使设备整体重心处于平衡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设于相对放置位开放侧的移动平台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并控制升降机构与搅拌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为双作用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升降平台的釉水搅拌机。该设备包括移动平台、升降机构、搅拌机构,所述移动平台底部设有滚轮,移动平台开有一上下贯穿且一侧开放的放置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横梁,所述气缸竖直设于移动平台上,横梁设于气缸一端并有气缸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横梁上并通过气缸带动竖向移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处于放置位上方。该设备可升降、可移动,机动性、稳定性好,实现一台设备即可对应若干釉水桶的搅拌需求,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强;檀遵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德化县丰弘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