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破损结构的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4423发布日期:2021-02-03 13:1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带有防破损结构的滤袋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带有防破损结构的滤袋。


背景技术:

[0002]
滤袋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能稳定性和耐热性,是应用于滤料行业中最高性能的代表,也是所有常用过滤材料中性能最高端的品种,在过滤效率和过滤精度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常用的滤材有pe、pp、ptfe、pmia、nmo等。
[0003]
其中,ptfe覆膜滤袋在使用拆卸时常会出现破裂掉袋等现象。其原因有:(1)滤袋的袋口中钢带下口未缝制一道线,双针机压脚过宽致使两道线缝制时没有紧贴钢带下口,造成钢带上下滑动对滤袋产生割裂效果;(2)包条与圈口布未缝线加固,包条上口的槽边滑移到袋口内侧致使袋头没有槽深,最终导致掉袋;(3)滤袋在振动清灰时,由于骨架的焊点留存有毛刺,导致滤袋振动时出现钩挂导致撕裂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带有防破损结构的滤袋。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
带有防破损结构的滤袋,包括滤袋本体和骨架,所述滤袋本体的袋口内缝制有支撑袋口的环形的钢带,所述滤袋本体的袋口按弯折次序依次设置有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所述钢带填充于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抵接且弯折反向相反,所述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设置在第一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之间设置有紧贴钢带边沿的第一缝线,所述第三弯折部上设有紧贴钢带边沿的第二缝线;所述滤袋本体的袋口外部设置有包边,所述包边弯折后包覆于滤袋本体袋口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包边的自由端通过第三缝线缝制固定。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弯折部的弯折处与包边之间设有第四缝线。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包边上还设有第五缝线和第六缝线,所述第五缝线和第六缝线分别位于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的外部,所述第一缝线紧贴第五缝线设置,所述第二缝线紧贴第六缝线设置。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包括呈环状分布的竖筋和沿竖筋长度方向分布的环形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曲面与竖筋焊接固定,所述连接片设置在竖筋于滤袋本体之间。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与竖筋配合的弧形槽。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对滤袋本体袋口处的缝制结构进行改进,便于在缝制时确定及调整钢带和缝线位置,防止钢带窜动割裂滤袋本体导致破损,并通过包边进行进一步保护。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实施例中滤袋本体、钢带及包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实施例中滤袋本体和钢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实施例中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实施例中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实施例
[0018]
如图1~4所示,带有防破损结构的滤袋,包括滤袋本体10和骨架20,所述滤袋本体10的袋口内缝制有支撑袋口的环形的钢带30,所述滤袋本体10的袋口按弯折次序依次设置有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第三弯折部13和第四弯折部14,所述钢带30填充于第二弯折部12、第三弯折部13之间,所述第一弯折部11与第四弯折部14抵接且弯折反向相反,所述第二弯折部12和第三弯折部13设置在第一弯折部11与第四弯折部14的外侧,所述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之间设置有紧贴钢带30边沿的第一缝线41,所述第三弯折部13上设有紧贴钢带30边沿的第二缝线42;所述滤袋本体10的袋口外部设置有包边50,所述包边50弯折后包覆于滤袋本体10袋口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包边50的自由端通过第三缝线43缝制固定。
[0019]
本实施例中对滤袋本体10袋口处的缝制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四次折叠形成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第三弯折部13和第四弯折部14,钢带30可缝制在第二弯折部12和第三弯折部13之间。尤其是,缝制时,可以先缝制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之间的第一缝线41,这样便形成一个可用于嵌入钢带30的缝,当将钢带30嵌入后,再进行后续的第三弯折部13的折叠,由于此时钢带30还是暴露状态,因此很容易调节钢带30压紧,并在第三弯折部13上缝制紧贴钢带30边沿的第二缝线42,这样第一缝线41和第二缝线42可以牢牢将钢带30限制住,防止钢带窜动割裂滤袋本体10;另外,抵接的第一弯折部11与第四弯折部14在钢带30形成封闭的帘状结构,进一步将钢带30限制固定,最后通过包边50及第三缝线43对滤袋本体10袋口进行包覆实现更进一步的包裹保护。
[0020]
所述第四弯折部14的弯折处与包边50之间设有第四缝线44。第四缝线44的主要作用是对第四弯折部14进行固定,防止第四弯折部14发生褶皱。
[0021]
所述包边50上还设有第五缝线45和第六缝线46,所述第五缝线45和第六缝线46分别位于第一缝线41、第二缝线42的外部,所述第一缝线41紧贴第五缝线45设置,所述第二缝线42紧贴第六缝线46设置。第五缝线45和第六缝线46一方面用于强化第一缝线41、第二缝线42对钢带30的限位固定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包边50与滤袋本体10袋口的连接。
[0022]
所述骨架20包括呈环状分布的竖筋21和沿竖筋21长度方向分布的环形的连接片22,所述连接片22包覆在竖筋21的外侧,所述竖筋21与连接片22内壁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
的骨架20区别于现有骨架,采用连接片22进行固定连接,并在连接片22内部与竖筋21进行焊接,这样焊接点便藏在骨架20内侧,不会直接接触到滤袋本体10,从而避免焊点毛刺与滤袋本体10钩挂导致撕裂破损。
[002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针对滤袋本体10套在骨架20外部的结构;若是滤袋本体10为内置型,则连接片22对应地设置在竖筋21内部,使连接片22与竖筋21的焊点暴露在骨架20外侧。综上,连接片22设置在竖筋21于滤袋本体10之间即可。
[0024]
所述连接片22上设置有与竖筋21配合的弧形槽221。这样可以增大连接片22与竖筋21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焊接固定,防止虚焊、脱焊,提高骨架20的强度。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6]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