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262发布日期:2020-12-11 15:2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属于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通用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包括:树脂(水溶性树脂、胶态分散体、乳液聚合物)、水、胺类(主要为氨水)、颜料(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及助剂组成。树脂,水与胺类共同构成了油墨的骨架-连结料。

水性油墨在生产时,需要对各配料进行预混,预混时各物料需要分别称量后下料,否则制备得到的油墨显色效果不均一,产品质量不稳定,需要反复检测,抽样量增大。

现有下料方式多为人工手动称取,准确性较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油墨生产所用原料中除了流动性较强的水性树脂外,还有粉体颜料,颜料经过打撒后,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再次团聚成团,影响对颜料的精确称量。

各原料在下料前均经过预处理,但下料量常根据生产情况而改变,一旦物料长期停滞不用,水性树脂性能、颜料分散性都将发生改变,导致已经分散处理过的物料,不得不再次进行前处理,延长处理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绞龙电机、第一输送螺杆、壳体、水性树脂下料器、粉体下料器;

绞龙电机安装于壳体一端外壁上的安装支架上,并与安装于壳体内的第一输送螺杆驱动连接;

壳体的另一端设置出料管;

第一输送螺杆沿壳体中心轴转动;

水性树脂下料器、粉体下料器相互间隔安装于壳体外,并与壳体内部相连通;

水性树脂下料器包括:储料罐、第一搅拌桨、下料管、第一电磁阀、流量计,第一搅拌桨安装于储料罐内,储料罐底部与壳体通过下料管相连通;

下料管上从储料罐至壳体依序安装第一电磁阀、流量计;

第一电磁阀、流量计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粉体下料器包括:下料筒、称重组件,下料筒内安装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中部外壁上套设第二搅拌桨,第二转轴的底部设置第二输送螺杆,第二转轴的顶端与第三电机驱动连接,第三电机安装于下料筒顶部外壁的支架上;

下料筒的内壁上成对设置多个导料板,导料板的一端与下料筒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斜向第二搅拌桨的顶部延伸;

称重组件设置于下料筒底面上;

称重组件包括:称重传感器、料斗、多个弹簧,料斗外壁上成对且两两对称地设置多个挂点;弹簧的一端与下料筒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挂点相连接;

料斗通过弹簧吊设于下料筒下方;

称重传感器与弹簧相连接;

下料筒底面设置管道,管道正对料斗设置;管道上设置第二电磁阀。

优选地,料斗底面上设置活动卸料板。

优选地,粉体下料器包括:导料筒,导料筒安装于壳体侧壁,并与壳体内部相连通。

优选地,料斗正对导料筒设置,料斗的长度小于导料筒长度。

优选地,储料罐底部侧壁上开设冲洗口。

优选地,第二搅拌桨至少顶面上设置多个弧形凸块。

优选地,第二搅拌桨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一叶片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上部靠近导料板,第三叶片套设于第二转轴的底部,并靠近第二输送螺杆,第二叶片设置于第一叶片、第三叶片之间。

优选地,导料板的延伸端与第一叶片的顶面平齐。

优选地,包括陶瓷层,陶瓷层沿下料管周向在下料管内壁上设置。

优选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第三电机、称重传感器、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通过在绞龙输送机侧壁上分别设置水性树脂下料器、粉体下料器,并在各筒体内安装搅拌装置,防止水性树脂、颜料粉体在下料过程中沉淀分层,影响树脂性能;同时在颜料粉体下料筒内安装叶片表面设有凸起的第二搅拌桨,保证下料时粉体材料仍然处于分散状态,还能避免粉体颗粒在叶片表面粘附导致物料浪费,出料过程中各物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提高其在绞龙输送机内的混合效果,提高油墨质量。

2)本申请所提供的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通过控制模块与称重传感器电连接,精确测量下料粉体重量,提高粉体下料精度;通过控制模块与流量计、电磁阀电连接,精确测定水性树脂下料。提高油墨质量。

3)本申请所提供的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通过在管壁上设置陶瓷层,提高水性树脂的移动能力,减少水性树脂在下料管内壁上的附着,避免堵塞无法下料,且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例说明:

110、绞龙电机;120、第一输送螺杆;130、壳体;140、出料管;210、储料罐;211、冲洗口;220、第一搅拌桨;230、下料管;231、第一电磁阀;232、流量计;310、下料筒;320、导料板;330、第二搅拌桨;331、弧形凸块;340、第二输送螺杆;350、称重传感器;351、料斗;352、第二电磁阀;354、挂点;353、导料筒;356、活动卸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的环保型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分类定量加料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绞龙电机110、第一输送螺杆120、壳体130、水性树脂下料器、粉体下料器,绞龙电机110安装于壳体130一端外壁上的安装支架上,并与安装于壳体130内的第一输送螺杆120驱动连接。壳体130的另一端设置出料管140。第一输送螺杆120沿壳体130中心轴转动。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螺杆120,在搅拌混合物料时对物料进行输送,有利于完成原料预混合,且混合效果较好。

水性树脂下料器、粉体下料器相互间隔安装于壳体130外,并与壳体130内部相连通。

水性树脂下料器包括:储料罐210、第一搅拌桨220、下料管230、第一电磁阀231、流量计232,第一搅拌桨220安装于储料罐210内,储料罐210底部与壳体130通过下料管230相连通。下料管230上从储料罐210至壳体130依序安装第一电磁阀231、流量计232。第一电磁阀231、流量计232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水性树脂下料器在储料罐210内得到持续搅拌,能有效防止物料长时间不用导致分层或性质改变。下料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阀231开启,流量计232对通过的液体体积进行计量,当计量结果达到所需下料量后,关闭第一电磁阀231,停止下料。从而实现精确,自动化下料。

第一搅拌桨220安装于第一转轴一端,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驱动连接。第一电机安装于储料罐210顶面上。

粉体下料器包括:下料筒310、称重组件、导料筒353,下料筒310内安装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中部外壁上套设第二搅拌桨330,第二转轴的底部设置第二输送螺杆340,第二转轴的顶端与第三电机驱动连接,第三电机安装于下料筒310顶部外壁的支架上。

下料筒310的内壁上成对设置多个导料板320,导料板320的一端与下料筒310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斜向第二搅拌桨330的顶部延伸。通过设置导料板320能将粉体物料直接导向落入第二搅拌桨330区域,进行搅拌打散,防止已粉碎后粉体颜料,再次团聚形成团块。

第二输送螺杆340外壁上设置多个螺旋,螺旋沿第二转轴横向延伸,能对粉体物料进行推挤出料,提高出料效率,还能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转速,对出料量进行初步控制。

称重组件设置于下料筒310底面上。称重组件包括:料斗351、多个弹簧,料斗351外壁上成对且两两对称地设置多个挂点354。弹簧的一端与下料筒310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挂点354相连接。料斗351通过弹簧吊设于下料筒310下方。称重传感器350与弹簧相连接。称重传感器350与弹簧相连接,用于测量弹簧形变量,确定下料重量。

下料筒310底面设置管道,管道正对料斗351设置;管道上设置第二电磁阀352。当第二电磁阀352启动后,粉体物料进行下料。

优选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第三电机、称重传感器350、第二电磁阀352电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根据下料量,控制第二电磁阀352的开闭。同时控制模块还能对第三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进而控制第二螺杆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给料速度。

本申请中所用控制模块为三菱产q02phcpu型可编程控制器。所用称重传感器350为仲恒衡器有限公司产600kg-30t型吊秤。流量计232为安徽盛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产dn50型电磁流量计。

优选地,当所用称重传感器350为吊称时,可以替代弹簧,将吊称两端分别挂设于下料筒310和料斗351侧壁上即可。

优选地,料斗351底面上设置活动卸料板356,当称重达到要求后,开启活动卸料板356卸料。活性卸料板356可以为单侧与料斗351转轴连接,从而通过绕转轴转动开启,也可以为其他现有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导料筒353料斗351下方安装导料筒353,称重合格后,开启料斗351下料,导料筒353能将下料导入壳体130内,防止物料的浪费和损失。导料筒353安装于壳体130侧壁,并与壳体130内部相连通。料斗351的程度小于导料筒353,使得物流直接落入导料筒353内,避免物料浪费。

优选地,所述储料罐210底部侧壁上开设冲洗口211。每次下料后,停止使用时,水性树脂会在下料管230内部风干,形成粘性薄膜,增加下料难度甚至引起堵塞,没防止粘膜形成,每次完成下料后,均需通过该冲洗口211向下料管230内通入高压冲洗水,将尚未形成粘膜的水性树脂冲刷感觉。

优选地,第二搅拌桨330至少顶面上设置多个弧形凸块331,弧形凸块331使第二搅拌桨330表面形成山丘状突起,能避免粉体颜料对第二搅拌桨330的粘附,便于清理生产装置。

优选地,第二搅拌桨330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三叶片,第一叶片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上部靠近导料板320,第三叶片套设于第二转轴的底部,并靠近第二输送螺杆340,第二叶片设置于第一叶片、第三叶片之间。

通过设置三层叶片结构,能提高对粉体材料的打撒效果,即使长时间不进行下料生产,也能保证物料的粉体分散性能较优。

优选地,导料板320的延伸端与第一叶片的顶面平齐。此时导向准确性得到保障和提高。

优选地,还包括陶瓷层,沿下料管230周向在下料管230内壁上设置陶瓷层。陶瓷层光滑,水性树脂难以在管壁附近形成滞留层,从而减少下料管230堵塞的可能性,且便于清洗。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申请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