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及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7456发布日期:2021-03-16 22:3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过滤装置及全地形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过滤装置是全地形车常用装置,全地形车通过过滤装置为全地形车过滤气体。然而,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中的过滤组件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当需要维护及更换过滤组件时,需先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然后再取出过滤装置维护及更换,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及全地形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容纳腔和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部;所述容纳腔被所述过滤组件分隔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

端盖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口,所述端盖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为与所述容纳腔内壁连接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支撑部为自所述端盖件内侧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的第二凸台。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支撑所述过滤件的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件上的密封件,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壁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周壁设置有周向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面抵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台呈l型,所述第一凸台的竖直部的顶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壁连接,所述第一凸台的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所述水平部支撑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台还包括与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连接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具有倾斜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倾斜面呈弧形。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设置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位于所述安装口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端盖件包括端盖部分和与所述端盖部分连接的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匹配,所述卡钩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端盖部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所述全地形车包括车架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过滤装置,所述本体具有安装口,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端盖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口,所述端盖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当需要维护及更换过滤组件时,过滤组件能够被从安装口拆卸出来,可以实现快速维护及更换过滤组件;当过滤组件维护及更换好后,所述过滤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口能够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操作简单,维护及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一个可选结构的剖视图,该图中,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一个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一个可选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的一个可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10、本体;111、安装口;112、进气腔;113、出气腔;114、密封面;116、第三凸台;117、进气口;118、出气口;121、支撑件;1211、把手部;122、过滤件;123、密封件;130、第一支撑部;131、竖直部;132、倾斜部;133、水平部;144、端盖部分;141、第二支撑部;143、卡钩;150、进气管;160、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过滤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过滤装置包括:本体110,所述本体110具有容纳腔和安装口111,所述安装口111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部130;所述容纳腔被所述过滤组件分隔形成进气腔112和出气腔113;端盖件,端盖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口111,所述端盖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141;当需要维护及更换过滤组件时,过滤组件能够被从安装口111拆卸出来,可以实现快速维护及更换过滤组件;当过滤组件维护及更换好后,所述过滤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口111能够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操作简单,维护及更换方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11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本体110具有容纳腔和安装口111,安装口111与容纳腔连通即可。例如,本体11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又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本体110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连接而形成本体110。当本体110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时,安装口111可以设置于上壳体101,也可以设置于下壳体102。作为一示例,如图1所示,安装口111设置于上壳体101。

这里,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部130;所述容纳腔被所述过滤组件分隔形成进气腔112和出气腔113;进气腔112内的气体通过过滤组件进入出气腔113的情况下,气体被过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端盖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口111,所述端盖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141;以便通过第一支撑部130和第二支撑部141共同支撑过滤组件的第一端和过滤组件的第二端;这里,端盖件即作为端盖可拆卸设置于安装口111,又作为支撑结构支撑过滤组件,大大地减化了过滤装置的结构。

这里,过滤组件的第一端和过滤组件的第二端可以为过滤组件的相对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过滤组件能够过滤气体即可。

例如,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122,支撑所述过滤件122的支撑件121,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件122上的密封件123。所述密封件123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壁抵接,从而在将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进行密封,通过密封件123使进气腔112内气体全部通过过滤件122过滤之后再进入出气腔113,提高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在本示例中,支撑件121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支撑过滤件122即可。例如,支撑件121可以为框架状结构,也可以为网格状结构。

作为一示例,所述支撑件121可以设置有把手部1211,所述把手部1211位于所述安装口111侧,以便通过握持把手部1211安装和拆卸支撑件121。

在本示例中,过滤件122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过滤气体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例如,过滤件122可以为滤纸,也可以为无纺布等。

这里,过滤件122设置于支撑件121上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过滤件122可以卡设于支撑件121的固定槽中。

在本示例中,密封件123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密封件123呈环状结构,以便使支撑件121和容纳腔的内壁面之间通过一个密封件123即可以实现所有面都密封。当然,密封件123可以为条状结构,支撑件121和容纳腔的密封面114之间可以通过多个条状结构的密封件123实现所有面都密封。

这里,密封件123的材料不作限定。例如,密封件123可以具有弹性。作为一示例,密封件123可以为橡胶件。又例如,密封件123也可以不具有弹性。例如,密封件123可以为聚四氟乙烯,也可以为尼龙。

这里,所述容纳腔的内周壁可以设置有周向密封面114,所述密封面11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30的一侧,所述密封件123与所述密封面114抵接,以便提高密封件123的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130为与所述容纳腔内壁连接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支撑部141为自所述端盖件内侧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的第二凸台;以便通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支撑过滤组件。

在本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122,支撑所述过滤件122的支撑件121,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件122上的密封件123时,所述支撑件121的第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支撑件121的第二端支撑于所述第二凸台。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凸台的结构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凸台可以呈l型,所述第一凸台的竖直部131的顶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壁连接,所述第一凸台的水平部133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部131的底端连接,所述竖直部131与所述支撑件121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所述水平部133支撑所述支撑件121的第一端,以便通过竖直部131能够限制支撑件121的第一端在容纳腔内的位置,同时竖直部131与所述支撑件121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配合还可以起到对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密封的作用,通过水平部133支撑支撑件121的第一端。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凸台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水平部133的另一端连接的倾斜部132,所述倾斜部132具有倾斜面,以便通过倾斜面为支撑件121的第一端提供导向作用,便于支撑件121的安装。

这里,倾斜面可以呈弧形。当然,倾斜面也可以呈平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110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端盖件包括端盖部分144和与所述端盖部分144连接的卡钩143,所述卡钩143与所述卡槽匹配,所述卡钩143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端盖部分144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141;以便通过卡钩143卡设于卡槽内而实现端盖件与本体110固定连接,保证端盖件稳定地设置于安装口111处,第二支撑部141还能够稳定地支撑过滤组件。

在本实现方式中,卡钩143的数量不作限定。作为一示例,如图3所示,卡钩143的数量为两个。这里,卡槽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定。作为一示例,如图2所示,卡槽设置于本体110的表面的第三凸台116内。又例如,端盖件和本体110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实现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体110具有进气口117和出气口118;进气口117位于本体110的底侧,进气口117与进气腔112连通;出气口118位于本体110的顶侧,出气口118与出气腔113连通;以便气体通过进气口117导入进气腔112,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18导出出气腔113。

在本实现方式中,进气口117和出气口118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如图1所示,进气口117数量为一个,出气口118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过滤装置还可以包括进气管150和出气管160。进气管150与进气口117连通,出气管160与出气口118连通;以便气体通过进气管150和进气口117导入进气腔112,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18和出气管160导出出气腔113。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所述本体110具有安装口111,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部130;所述端盖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口111,所述端盖件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部141;当需要维护及更换过滤组件时,过滤组件能够被从安装口111拆卸出来,可以实现快速维护及更换过滤组件;当过滤组件维护及更换好后,所述过滤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口111能够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操作简单,维护及更换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