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腊肠加热机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5111发布日期:2021-02-05 19:3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腊肠加热机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腊肠加热机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做熟食半成品包装的食品加工厂会先使用加热机煮熟食品,再对食品进行包装处理,腊肠就属于先煮熟再包装的熟食之一。
[0003]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25152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盐焗加工设备,包括锅体,在锅体的底面和外周设置有加热区,在加热区内设置电加热管和温度检测装置,加热区内填充有导热油,锅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加热区的油管,在加热区和锅体的外周设置均设置有保温结构。
[0004]
若利用上述加工设备处理腊肠,往上述锅体中倒入水和腊肠,导热油在电加热管的作用下升温,热能通过锅体传递给水,水沸腾将腊肠煮熟,再将煮熟后的腊肠取出进行包装,将锅体中的水倒出。
[0005]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若使用上述加工设备煮熟腊肠,为了避免腊肠黏锅或者腊肠黏成一团,工人需要使用工具不断地搅动腊肠,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搅动腊肠,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腊肠加热机的搅拌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腊肠加热机的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锅体内的搅拌桨,锅体的顶壁设置为开口,所述锅体转动设置于一定位支架上,所述搅拌桨包括一水平的搅拌轴,搅拌轴的相对两侧与锅体内壁转动连接,搅拌轴的一侧穿过锅体与一齿轮一同轴固定,锅体外壁固定有一与搅拌轴平行的圆杆,圆杆与一齿轮二同轴转动连接,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圆杆与一齿轮三同轴固定,定位支架上滑动设置有一驱动件,驱动件驱动齿轮二或齿轮三转动。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腊肠和水通过开口投放入锅体内,移动驱动件促使驱动件驱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一转动,齿轮一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搅拌桨转动,搅动锅体内的腊肠,腊肠不会粘锅也不会黏成一团,同时搅拌桨搅动腊肠也促使腊肠快速熟化;在驱动件、齿轮一、齿轮二以及搅拌桨的配合作用下,工人驱动驱动件,搅拌桨自动搅动锅体内的腊肠,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齿轮一和齿轮二的设置,能够更好地调控搅拌轴的转速,使得搅拌桨能够缓速搅动腊肠,腊肠不会破裂,确保了腊肠的品相和品质;腊肠煮熟后,使用漏勺将腊肠从锅体中捞出,移动驱动件促使驱动件驱动齿轮三转动,齿轮三与圆杆同轴固定,圆杆与齿轮三一同转动带动锅体转动,锅体转动至倾斜状态,留在锅体中的水从开口排出,工人不必再利用水勺舀出锅体中的水,更进一步
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综上,在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和圆杆的配合作用下,工人移动且驱动驱动件,即可依次完成搅动腊肠和排放锅体中水的工作,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方式还十分简单,工人易操作。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移动座、设于移动座上的电机和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的蜗杆,移动座移动,蜗杆与齿轮二或齿轮三啮合。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搅动锅体中的腊肠时,移动移动座使得蜗杆与齿轮二啮合,启动电机,蜗杆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从而齿轮一转动带动搅拌桨转动,达到搅动腊肠的目的;需要倒出锅体中的水时,移动移动座使得蜗杆与齿轮三啮合,启动电机,蜗杆转动带动齿轮三转动,从而圆杆转动带动锅体转动倾斜,水排放至锅体外;在移动座的作用下,蜗杆可以移动分别与齿轮二和齿轮三啮合,达到驱动搅拌轴和圆杆依次转动的目的,并且蜗杆与齿轮二或齿轮三啮合时,由于自锁性,搅拌轴和圆杆不会意外转动,进而锅体不会意外翻转,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座包括底座和与底座滑动连接的滑板,滑板一侧设有螺纹孔,底座上设有两个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与齿轮二啮合时,滑板上的螺纹孔与其一螺杆螺纹配合,滑板在底座上的位置得到固定,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不会驱动滑板滑动导致蜗杆与齿轮二分离,使得搅拌桨能够稳定地转动搅动腊肠;蜗杆与齿轮三啮合时,螺纹孔与另一螺杆螺纹配合,同样锅体能够平稳转动倾斜,将水排出。螺纹孔和螺杆的设置,确保了蜗杆与齿轮二和齿轮三连接的稳定性。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按照规定的角度一步步转动,利用步进电机可以更好地调节蜗杆的转速,进而调节搅拌桨和锅体的转速;并且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具有自锁性,利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源更加稳定安全。
[001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桨包括固定在搅拌轴周壁上的多个搅拌叶,搅拌叶为硅胶块。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硅胶块制作搅拌叶,硅胶块属于软性物,硅胶块与腊肠接触且搅动腊肠,腊肠不容易破裂,更进一步地确保了腊肠的品相。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轴与锅体的连接处设有轴承。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能够减小搅拌轴转动时产生的转动摩擦,延长搅拌桨的使用寿命。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圆杆上设有两个限位盘,齿轮二位于两个限位盘之间且与限位盘抵接。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盘的设置确定了齿轮二在圆杆上的位置,防止了齿轮二在转动过程中沿圆杆移动与齿轮一分离,使得齿轮二始终保持与齿轮一啮合的状态。
[002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锅体的开口处设有一引流口。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锅体转动倾斜排放锅体中的水时,引流口能够给水
一个引导作用,促使水沿着引流口排放入排水管道内,水不会倾倒一地,影响周围的环境卫生。
[002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
1.蜗杆移动至与齿轮二啮合,启动电机,在齿轮二和齿轮一的带动下,搅拌桨转动搅动锅体内的腊肠,腊肠不会粘锅也不会黏成一团,也促使腊肠快速熟化,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不再需要手动搅动腊肠,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腊肠煮熟捞出后,蜗杆移动至与齿轮三啮合,启动电机,锅体转动倾斜,锅体中的水排出,工人不需要再利用水勺舀出锅体中的水,更进一步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6]
2.螺杆和螺纹孔的设置,能够定位滑板的位置,进而电机工作时,蜗杆能够与齿轮二或齿轮三保持稳定的啮合状态,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图1中锅体的剖面图。
[0029]
图中,1、锅体;10、开口;101、引流口;2、定位支架;3、搅拌桨;30、搅拌轴;300、轴承;31、搅拌叶;4、齿轮一;5、圆杆;50、限位盘;6、齿轮二;7、齿轮三;8、驱动件;80、蜗杆;81、电机;82、移动座;820、底座;821、滑板;822、螺纹孔;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腊肠加热机的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一锅体1内的搅拌桨3,锅体1与一定位支架2转动连接,锅体1的顶侧设置为开口10,开口10的一侧设有一引流口101;搅拌桨3包括搅拌轴30和多个搅拌叶31,搅拌轴30水平,搅拌轴30的相对两侧分别与锅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搅拌轴30与锅体1的连接处固定有轴承300;搅拌叶31为硅胶块,搅拌叶31均匀固定在搅拌轴30的周壁上。
[0032]
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轴30的一侧穿过锅体1侧壁与一齿轮一4同轴固定连接,锅体1的外壁固定有圆杆5,圆杆5与定位支架2转动连接,圆杆5与搅拌轴30平行且圆杆5低于搅拌轴30,圆杆5靠近锅体1的一侧固定有两个限位盘50,限位盘50与圆杆5同轴,两个限位盘50之间有一齿轮二6,齿轮二6与圆杆5同轴转动连接,齿轮二6的相对两侧分别与限位盘50抵接,齿轮二6与齿轮一4啮合;圆杆5远离锅体1的一侧与一齿轮三7同轴固定。
[0033]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支架2的一侧设有一驱动件8,驱动件8包括移动座82、电机81和蜗杆80,移动座82包括底座820和滑板821,底座820固定在定位支架2上,滑板821位于底座820的上方且滑板821与底座820滑动连接,滑板821水平,滑板821相对于锅体1做直线运动;电机81为步进电机,电机81通过电线与外界电源相连,电机81可拆卸固定在滑板821上;滑板821上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块,蜗杆80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支撑块转动连接,电机81的输出轴与蜗杆80同轴固定连接,蜗杆80的轴线与圆杆5的轴线垂直且蜗杆80位于圆杆5的下方,驱动滑板821滑动,蜗杆80与齿轮二6或齿轮三7啮合;蜗杆80与齿轮二6啮合,启动电机81,蜗杆80转动带动齿轮二6和齿轮一4转动,从而搅拌轴30转动;蜗杆80与齿轮三7啮合,启动电机81,蜗杆80转动带动圆杆5转动,从而锅体1转动倾斜。
[0034]
如图1和图2所示,滑板821的一侧设有一螺纹孔822,底座820上插接有两个螺杆9,其一靠近锅体1的螺杆9与螺纹孔822螺纹配合时,蜗杆80与齿轮二6啮合,另一远离锅体1的螺杆9与螺纹孔822螺纹配合时,蜗杆80与齿轮三7啮合。
[003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开口10将腊肠和水投放入锅体1内,初始状态下,蜗杆80与齿轮二6啮合,启动电机81,蜗杆80、齿轮二6和齿轮一4转动驱动搅拌桨3转动,搅动锅体1内的腊肠;腊肠煮熟捞出后,移动滑板821,蜗杆80移动至与齿轮三7啮合,启动电机81,齿轮三7转动带动锅体1转动倾斜,锅体1中的水从引流口101排出。
[0036]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