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用热风搅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9408发布日期:2021-03-30 20:0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用热风搅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用热风搅拌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釜式反应器是反应釜的一种,由搅拌器和釜体组成,搅拌器包括传动装置,搅拌轴,叶轮;釜体包括筒体,夹套和内件,盘管,导流筒等,工业上应用的搅拌釜式反应器有成百上千种,按反应物料的相态可分成均相反应器和非均相反应器两大类。

现有的搅拌釜结构多样,在一些用于粉末类反应物混合反应的反应釜中,大多会采用热风搅拌装置来加快粉末的混合,而现有热风搅拌反应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热风在搅拌粉末后,通过反应釜的过滤排气窗排出反应釜,而热风排出时会带走反应釜内的热量,加快了反应釜内部热量的流失,增加了装置的能源消耗,且承受热风的加热机组大多采用电能加热,电力能源消耗过大,增加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环保能源利用率高,热能利用率高的反应釜用热风搅拌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釜用热风搅拌反应装置,通过设置导热内胆和预加热夹层,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单向止回阀把反应釜体与热风机组单向连通,再利用导风管配合预加热夹层把热风机组与空气过滤箱相连通构成一套热风搅拌系统,在外界空气通过空气过滤箱过滤后进入预加热夹层时,过滤后的空气会吸收导热内胆传递的反应釜散发的热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用热风搅拌反应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内胆,所述导热内胆的外壁和所述安装底座的内壁之间设有预加热夹层,所述隔热外壳的右侧面镶嵌安装有与所述导热内胆的内腔相连通的单开密封门,所述导热内胆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组,所述热风机组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电源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隔热外壳的右侧面为固定连接的配电板,所述配电板的底端镶嵌安装有与所述热风机组为电性连接的自动转接电闸,所述配电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外壳顶面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光伏电板,所述光伏电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位于所述固定支架内腔左侧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预加热夹层相连通的空气过滤箱,所述预加热夹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热风机组相连通的导风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风机组的输出端口镶嵌安装有单向止回阀,所述热风机组通过所述单向止回阀与所述反应釜体为单向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外壳是由多个真空隔热板焊接构成的箱体式构件,所述导热内胆为一体形成的右侧开口的箱体式导热金属质构件,所述导热内胆的右端敞口与所述隔热外壳的与侧面为无缝焊接,所述预加热夹层分布在所述导热内胆的顶面和侧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转接电闸包括绝缘壳,所述绝缘壳内腔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外接闸座和内接闸座,所述绝缘壳内腔底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活动闸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接闸座和内接闸座分别通过绝缘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闸杆顶端的两侧,且所述外接闸座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内接闸座通过所述配电板与所述蓄电池为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接闸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蓄电池为电性连接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磁吸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闸杆侧面的磁吸卡扣,所述磁吸卡扣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电磁铁的端口为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闸杆的外部包裹有绝缘陶瓷壳,所述活动闸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外接闸座和内接闸座为电性连接,所述活动闸杆的底端与所述热风机组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热内胆和预加热夹层,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单向止回阀把反应釜体与热风机组单向连通,再利用导风管配合预加热夹层把热风机组与空气过滤箱相连通构成一套热风搅拌系统,在外界空气通过空气过滤箱过滤后进入预加热夹层时,过滤后的空气会吸收导热内胆传递的反应釜散发的热量,提高了热能利用率,降低了装置的能源消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动转接电闸和光伏电板,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光伏电板转化光能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部,然后利用蓄电池为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吸附磁吸卡扣,带动活动闸杆偏移压缩复位弹簧并与内接闸座相连接,把蓄电池内部电能供应给热风机组,降低了装置的非自然能源消耗,增加了装置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接电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闸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安装底座;2、隔热外壳;3、导热内胆;4、预加热夹层;5、单开密封门;6、热风机组;7、反应釜体;8、配电板;9、自动转接电闸;10、固定支架;11、光伏电板;12、蓄电池;13、空气过滤箱;14、导风管;61、单向止回阀;91、绝缘壳;92、外接闸座;93、内接闸座;94、活动闸杆;95、电磁铁;96、磁吸卡扣;9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反应釜用热风搅拌反应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隔热外壳2,隔热外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热内胆3,导热内胆3的外壁和安装底座1的内壁之间设有预加热夹层4,隔热外壳2的右侧面镶嵌安装有与导热内胆3的内腔相连通的单开密封门5,导热内胆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组6,热风机组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反应釜体7,反应釜体7的电源输入端固定连接有与隔热外壳2的右侧面为固定连接的配电板8,配电板8的底端镶嵌安装有与热风机组6为电性连接的自动转接电闸9,配电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在隔热外壳2顶面的固定支架10,固定支架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光伏电板11,光伏电板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位于固定支架10内腔左侧的蓄电池12,蓄电池1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预加热夹层4相连通的空气过滤箱13,预加热夹层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热风机组6相连通的导风管14。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热风机组6的输出端口镶嵌安装有单向止回阀61,热风机组6通过单向止回阀61与反应釜体7为单向连通。

隔热外壳2是由多个真空隔热板焊接构成的箱体式构件,导热内胆3为一体形成的右侧开口的箱体式导热金属质构件,导热内胆3的右端敞口与隔热外壳2的与侧面为无缝焊接,预加热夹层4分布在导热内胆3的顶面和侧面。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导热内胆3和预加热夹层4,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单向止回阀61把反应釜体7与热风机组6单向连通,再利用导风管14配合预加热夹层4把热风机组6与空气过滤箱13相连通构成一套热风搅拌系统,在外界空气通过空气过滤箱13过滤后进入预加热夹层4时,过滤后的空气会吸收导热内胆3传递的反应釜散发的热量,提高了热能利用率,降低了装置的能源消耗。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5,自动转接电闸9包括绝缘壳91,绝缘壳91内腔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外接闸座92和内接闸座93,绝缘壳91内腔底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活动闸杆94。

外接闸座92和内接闸座93分别通过绝缘壳91固定安装在活动闸杆94顶端的两侧,且外接闸座92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内接闸座93通过配电板8与蓄电池12为电性连接。

内接闸座93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与蓄电池12为电性连接的电磁铁95,电磁铁95磁吸端活动连接有固定安装在活动闸杆94侧面的磁吸卡扣96,磁吸卡扣96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与电磁铁95的端口为固定连接的复位弹簧97。

活动闸杆94的外部包裹有绝缘陶瓷壳,活动闸杆94的顶端分别与外接闸座92和内接闸座93为电性连接,活动闸杆94的底端与热风机组6为电性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自动转接电闸9和光伏电板11,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光伏电板11转化光能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2内部,然后利用蓄电池12为电磁铁95通电,电磁铁95通电产生磁力吸附磁吸卡扣96,带动活动闸杆94偏移压缩复位弹簧97并与内接闸座93相连接,把蓄电池12内部电能供应给热风机组6,降低了装置的非自然能源消耗,增加了装置的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安装好各个组件并保持装置正常运行,接着利用光伏电板11转化光能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2内部,然后利用蓄电池12为电磁铁95通电,电磁铁95通电产生磁力吸附磁吸卡扣96,带动活动闸杆94偏移压缩复位弹簧97并与内接闸座93相连接,把蓄电池12内部电能供应给热风机组6,然后利用单向止回阀61把反应釜体7与热风机组6单向连通,再利用导风管14配合预加热夹层4把热风机组6与空气过滤箱13相连通构成一套热风搅拌系统,在外界空气通过空气过滤箱13过滤后进入预加热夹层4时,过滤后的空气会吸收导热内胆3传递的反应釜散发的热量,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