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8825发布日期:2021-02-26 22:2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0003]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05841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灰斗,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筛网,筛网上设置有多个滤袋,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的一侧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此外为了收集灰尘,人们一般还会在灰斗的下方连通设置有储灰仓。在工作时,启动风机,风机将生产作业时产生的带有灰尘的气体经进风口吸入壳体内,随后经滤袋过滤后的气体经出风口排出到大气外。工作一定时间后,滤袋的外壁上会沾附较多的灰尘;在对滤袋进行清理时,灰尘通过灰斗排出,一般利用储灰仓来收集灰尘。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储灰仓内可能会收集较多的灰尘;如果不加以处理,灰尘可能会积聚在储灰仓内,甚至可能会通过灰斗的排灰口重新飘散回壳体内,再次沾附到滤袋上,进而影响滤袋的过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袋除尘器,具有能够较好地阻止灰尘在储灰仓内积聚过多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滤袋,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灰斗,所述灰斗的下端连通设置有储灰仓,所述储灰仓的一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储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储灰仓的顶壁相连通,所述储灰仓的一侧设置有泥泵,所述泥泵的输入端与储灰仓靠近底部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泥泵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有储泥池。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启动水泵,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输送到储灰仓内;在对滤袋进行清理后,从滤袋上抖落的灰尘经灰斗进入到储灰仓内,从而能够对储灰仓内的灰尘进行沉降;将沉降后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启动泥泵,泥泵将沉降在储灰仓底部的泥浆输送到储泥池中,具有能够较好地阻止灰尘在储灰仓内积聚过多的优点。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灰仓内竖向设置有导流板以及用于过滤杂质颗粒物的滤板,所述导流板包括插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插接板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板的顶壁上开设有供插接板插入的插接槽,所述储灰仓的顶壁上开设有条形开孔,所述插接板远离插接槽的一端通过条形开孔延伸出储灰仓外,所述储灰仓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通过滤板分隔开,所述第
二腔室与第三腔室通管导流板分隔开,所述灰斗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泥泵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远离泥泵的两根管体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靠近储灰仓底部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储水箱上连通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与第三腔室靠近储灰仓底部的侧壁相连通。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输送到第一腔室内,水会经过滤板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填满;然后再清理滤袋,从滤袋上抖落的灰尘经灰斗进入到第一腔室内进行沉降;滤板能够一定程度上阻止灰尘中较大的杂质颗粒物进入到第二腔室内;将沉降后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插接板从插接槽内拔出,从而第二腔室内上部较为清澈的水通过固定板和储灰仓顶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三腔室内,第三腔室内的水再通过输水管回流到储水箱内;最后启动泥泵,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底部的泥浆通过三通管输送到储泥池中;通过设置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具有能够将储水箱中的水回收利用的优点。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板背离固定板的端面上设置有提拉把手。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提拉把手,具有便于工人将插接板从插接槽内拔出的优点。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槽和条形开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层。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槽内设置密封橡胶层,具有能够较好地阻止第二腔室内的水进入到第三腔室的优点;条形开孔的内壁上设置密封橡胶层,具有能够较好地阻止储灰仓内的水通过条形开孔溢出到储灰仓外的优点。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灰仓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储存絮凝剂的试剂箱,所述试剂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液管远离试剂箱的一端穿过储灰仓的顶壁后延伸至第二腔室内。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阀门,试剂箱内的絮凝剂通过出液管流到第二腔室内,由于絮凝剂能够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具有能够加速第二腔室内污水中的杂质颗粒物沉降的优点。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储水箱上位于出水口处设置有橡胶塞。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箱中的水循环利用一定时间后,拔出橡胶塞,具有能够将储水箱中的多次循环后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到储水箱外的优点。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补水箱,所述补水箱的外底壁高于储水箱的顶壁,所述补水箱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远离补水箱的一端与水箱的侧壁相连通。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往储水箱中添加水时,由于补水箱的外底壁高于储水箱的顶壁,补水箱中的水经补水管自动向下输送到储水箱内,具有便于往储水箱内补充水的优点。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磁阀,具有能够对向储水箱内补水的过程进行控制的优点。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输送到储灰仓内,将沉降后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启动泥泵,泥泵将沉降在储灰仓底部的泥浆输送到储泥池中,具有能够较好地阻止灰尘在储灰仓内积聚过多的优点;
[0025]
2.通过引导污水依次经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能够将储水箱中的水回收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6]
3.通过设置用于储存絮凝剂的试剂箱,能够加速第二腔室内污水中的杂质颗粒物沉降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29]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0]
图4是用于展示储灰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31]
图中,1、壳体;11、支架;111、补水箱;112、补水管;113、电磁阀;12、滤袋;2、灰斗;3、储灰仓;31、导流板;311、插接板;3111、提拉把手;312、固定板;3121、插接槽;32、滤板;33、条形开孔;34、第一腔室;35、第二腔室;36、第三腔室;4、储水箱;41、输水管;42、出水口;43、橡胶塞;5、水泵;6、泥泵;7、储泥池;8、三通管;9、密封橡胶层;10、试剂箱;101、出液管;101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布袋除尘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滤袋12;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灰斗2,灰斗2的下端连通设置有储灰仓3;结合图4,储灰仓3内竖向设置有导流板31和用于过滤杂质颗粒物的滤板32,导流板31包括插接板311和固定板312,插接板311位于固定板312的上方;固定板312的顶壁上开设有插接槽3121,储灰仓3的顶壁上开设有条形开孔33,插接槽3121和条形开孔33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层9,插接板311穿过条形开孔33与插接槽3121插接配合,插接板311背离固定板312的一端延伸至储灰仓3外,插接板311背离固定板312的端壁上设置有提拉把手3111;储灰仓3包括第一腔室34、第二腔室35以及第三腔室36,第一腔室34与第二腔室35通过滤板32分隔开,第二腔室35与第三腔室36通管导流板31分隔开,灰斗2与第一腔室34相连通。
[0034]
参照图1、图2,储灰仓3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输水管41,输水管41远离储灰仓3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储水箱4;储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水泵5,水泵5的输入端与储水箱4的内部相连通,水泵5的输出端穿过储灰仓3的顶壁与第一腔室34相连通;储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上设置有补水箱111,补水箱111的外底壁高于储水箱4的顶壁,补水箱111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补水管112,补水管112远离补水箱111的一端与储水箱4的侧壁相连通,补水管112上设置有电磁阀113,具有能够对向储水箱4内补水的过程进行控制的优点。储水箱4
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42,储水箱4上位于出水口42处设置有橡胶塞43,具有能够将储水箱4中的多次循环后的水通过出水口42排出到储水箱4外的优点。
[0035]
通过利用储水箱4和水泵5,首先将储灰仓3的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充满水,然后对滤袋12进行清理,清理时产生的灰尘会通过灰斗2进入到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内进行沉降,滤板32能够一定程度上阻止灰尘中较大的杂质颗粒物进入到第二腔室35内;经过一段时间沉降后,拔出插接板311,第二腔室35上层较为纯净的水进入到第三腔室36内,第三腔室36内的水再通过输水管41回流到储水箱4内,具有能够将储水箱4中的水循环利用的优点;当需要将储水箱4中的水排出时,拔出橡胶塞43,储水箱4中的水即通过出水口42排出;当需要向储水箱4内重新添水时,打开电磁阀113,补水箱111中的水即通过补水管112输送到储水箱4内。
[0036]
参照图1,储灰仓3的一侧设置有泥泵6和储泥池7,泥泵6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三通管8,三通管8远离泥泵6的两根管体分别与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靠近储灰仓3底部的侧壁相连通,泥泵6的输出端与储泥池7相连通。
[0037]
启动泥泵6,泥泵6通过三通管8将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底层的泥浆输送到储泥池7中,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阻止灰尘在储灰仓3内积聚过多。
[0038]
参照图3,储灰仓3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储存絮凝剂的试剂箱10,试剂箱10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液管101,出液管101上设置有阀门1011,出液管101远离试剂箱10的一端穿过储灰仓3的顶壁后延伸至第二腔室35内。
[0039]
通过将试剂箱10中的絮凝剂添加到第二腔室35内,能够加速第二腔室35内污水中的杂质颗粒物沉降。
[0040]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储水箱4中的水添加到储灰仓3内,然后对滤袋12进行清理,清理后的灰尘通过灰斗2进入到第一腔室34内沉降;通过将试剂箱10内的絮凝剂添加到第二腔室35内,加速第二腔室35内污水中的杂质颗粒物沉降;通过拔出插接板311,将第二腔室35内沉降后得到的上层较为纯净的水输送到第三腔室36内,然后再将第三腔室36内的水输送回储水箱4内,由此便实现了储水箱4内水的循环利用;储水箱4中循环利用多次后的水通过出水口42排出,然后再利用补水箱111向储水箱4内添水;最后利用泥泵6,将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底部的泥浆输送到储泥池7中。
[004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