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3033发布日期:2021-03-02 21:1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验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


背景技术:

[0002]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医院检验科为临床诊断、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或损伤,以及评价人类健康而对人体物质进行检验和测定的机构,不仅是医院重要辅助科室,也是医院科研必备的功能实验室,医院检验科采集不同疾病个体的血液、体液标本,然后将这些标本进行检验,所以检验科中常常使用试管来盛装标本用于检验。
[0003]
现阶段的医学检验用试管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首先,医学检验试管架在使用时对于试管的存储量较少,不能满足多种型号试管的安置要求,且试管取放不够简便,影响检验操作。
[0005]
2、其次,试管架在使用时不能灵活安装在检验台上,固定方式不够简便,影响试管架的实际使用。
[0006]
3、试管架的功能性单一,缺少紫外线灭菌组件,不能对试管进行实时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通过优化试管的安装结构,在试管架上安装紫外线灭菌组件,并且在试管架的下端设置真空吸盘结构,解决了现阶段医学检验用试管架不能满足多量试管的安置要求,不便于在检验台上的拆装,以及其缺少紫外线灭菌组件的问题。
[0009]
(二)技术方案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固定有试管安置板,所述试管安置板的外壁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安置孔和第二安置孔,所述第一安置孔和第二安置孔的内部均安装有试管,所述试管安置板的顶部及防护框的内侧底部均固定有灭菌组件,两个所述灭菌组件上下对应设置在试管的外侧,所述防护框的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压管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吸盘。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的上端无密封板,且第一安置孔和第二安置孔均呈45
°
倾斜设置。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菌组件内包括灯安装座,以及依次安装在所述灯安装座外壁上的紫外线灭菌灯。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管安置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内侧底部对称设置有方形腔体,两个所述方形腔体的顶端均安装有小型真空泵,且小型真空泵下端的输入端口连接有连管,所述连管的下端与气压管的顶端一一对应连接。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形腔体内开设有贯穿至底座外部的空气流通孔,且空气流通孔的外围处填充有滤网。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的侧壁上安装有蓄电池组,且蓄电池组上并联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灭菌组件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和小型真空泵串联连接。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的上端前部及后部均安装有多功能照明组件,所述多功能照明组件内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的转轴座,且转轴座上安装有无影灯。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该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通过设置防护框,并且在防护框的内部安装试管安置板,解决了试管架不能存放多量试管的问题,试管安置板的外壁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安置孔及第二安置孔,第一安置孔及第二安置孔在使用时能够安放不同型号的试管,且第一安置孔及第二安置孔均为四十五度倾斜设置,能够允许设置更多的安置孔,以此满足多量试管的安置,且该方式对于试管的取放方式简便,便于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
[0021]
2、该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通过在防护框的下端安装底座,并且通过底座的方式设置真空吸盘机构,解决了试管架不能灵活拆装在检验台上的问题,使用时小型真空泵能够对吸盘产生负压,使得吸盘能够牢固的固定在检验台的桌面上,进行装置在检验台上的固定,不使用时停止小型真空泵工作即可,简单便捷。
[0022]
3、该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通过在试管安置板的顶部及防护框的内侧底部均固定灭菌组件,灭菌组件内部的紫外线灭菌灯在使用时能够对试管进行消毒处理,以此解决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不理想,功能性不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灭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防护框;2、蓄电池组;3、第一开关;4、第二开关;5、底座;6、气压管;7、试管安置板;8、把手;9、第一安置孔;10、第二安置孔;11、试管;12、灭菌组件;13、吸盘;14、方形腔体;15、小型真空泵;16、空气流通孔;17、连管;18、滤网;19、灯安装座;20、紫外线灭菌灯;21、多功能照明组件;22、支架;23、转轴座;24、无影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实施例
[0030]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检验用多功能试管架,包括防护框1,防护框1的内部固定有试管安置板7,试管安置板7的外壁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安置孔9和第二安置孔10,第一安置孔9和第二安置孔10的内部均安装有试管11,试管安置板7的顶部及防护框1的内侧底部均固定有灭菌组件12,两个灭菌组件12上下对应设置在试管11的外侧,防护框1的下端固定有底座5,底座5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气压管6,气压管6设置有两个,两个气压管6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吸盘13。
[0031]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防护框1的内部固定试管安置板7,并且在试管安置板7的外壁上依次开设第一安置孔9和第二安置孔10,可以满足不同类型试管11的存放,同时试管安置板7的顶部及防护框1的内侧底部均固定有灭菌组件12,能够实现试管11的灭菌作用,防护框1的下端固定有底座5,且底座5的下端设置吸盘13,能够实现装置的真空吸附固定,便于其在检验台上灵活拆装。
[0032]
具体的,防护框1的上端无密封板,且第一安置孔9和第二安置孔10均呈45
°
倾斜设置。
[0033]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安置孔9和第二安置孔10呈45
°
倾斜设置,能够实现多个试管11的安放。
[0034]
具体的,灭菌组件12内包括灯安装座19,以及依次安装在灯安装座19外壁上的紫外线灭菌灯20。
[0035]
本实施例中,通过紫外线灭菌灯20的方式进行实时消毒。
[0036]
具体的,试管安置板7的上表面固定有把手8。
[0037]
本实施例中,通过把手8的方式能够实现装置的携带及移动。
[0038]
具体的,底座5的内侧底部对称设置有方形腔体14,两个方形腔体14的顶端均安装有小型真空泵15,且小型真空泵15下端的输入端口连接有连管17,连管17的下端与气压管6的顶端一一对应连接。
[0039]
本实施例中,通过小型真空泵15的方式对连管17产生负压,继而通过气压管6的方式对吸盘13产生负压力,实现其在检验台上的固定。
[0040]
具体的,方形腔体14内开设有贯穿至底座5外部的空气流通孔16,且空气流通孔16的外围处填充有滤网18。
[0041]
本实施例中,通过空气流通孔16的方式进行空气的流通。
[0042]
具体的,防护框1的侧壁上安装有蓄电池组2,且蓄电池组2上并联有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第一开关3和灭菌组件12串联连接,第二开关4和小型真空泵15串联连接。
[0043]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开关3控制灭菌组件12工作,通过第二开关4控制小型真空泵15工作。
[0044]
具体的,防护框1的上端前部及后部均安装有多功能照明组件21,多功能照明组件21内包括支架22以及固定在支架22顶部的转轴座23,且转轴座23上安装有无影灯24。
[0045]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轴座23上安装无影灯24,使得无影灯24的旋转角度能够调整,无影灯24可以实现医学检验时的有效照明,进而保证检验效果。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可以将吸盘13的下端与检验台的上表面接触,打开第二开关4,接通小型真空泵15的供电电路,小型真空泵15工作,通过连管17的
方式对吸盘13产生负压,吸盘13对桌面产生吸附力,实现装置在桌面上的固定,使用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试管11安置在第一安置孔9以及第二安置孔10上,第一安置孔9和第二安置孔10均为45
°
倾斜设置,该角度能够允许设置更多的第一安置孔9和第二安置孔10,以此满足多量试管11的安放,试管11均设置在试管安置板7的同一侧面上,便于医护人员检测时的实际操作,同时本装在试管安置板7的上下侧均设置有灭菌组件12,可通过第一开关3的方式驱动灭菌组件12内的紫外线灭菌灯20工作,对试管11进行实时消毒处理,以此丰富装置的功能性,需要拆除装置时,断开第二开关4即可。
[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