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6303发布日期:2021-03-30 19:5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锅炉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企业中,需要利用锅炉产生蒸汽输送至生产车间,对原料处理工序提供热量。

目前,企业安装的锅炉在产生蒸汽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含有大量的粉尘,这些含有大量粉尘的废气经过喷淋塔洗尘后对外排放,产生大量的含尘废水,导致企业的排放压力较大,此外,喷淋塔工作过程中用水量大,还导致企业的废气处理成本较高。

此外,锅炉产生的高温废气直接排出,还导致热量严重浪费。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处理锅炉排出的废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处理成本低,可有效利用锅炉废气的热量,降低锅炉的运行以及废气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利用系统、废气处理系统,所述废气利用系统包括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包括罐体、预热管、热气管,所述罐体的侧壁上部设有排气管,所述热气管固定在罐体的中部,其上游端用于与锅炉排气口连接,其下游端竖直朝下延伸进罐体的内空,且与罐体的罐底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预热管位于罐体的内空,呈螺旋状盘绕在热气管的周围,呈螺旋状盘绕的预热管的外圈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形成第一热气环道,呈螺旋状盘绕的预热管的内圈与热气管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形成第二热气环道,所述热气管位于第二热气环道的管段侧壁上设有若干泄气孔,所述预热管的下端进口用于与水源相连,所述预热管的上端出口用于对锅炉供水,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塔,以及沉淀池,所述处理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空上部设有喷淋装置,塔体的侧壁设有废气进口,与预热器的排气管相连,喷淋装置、废气进口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呈交错排列的回流板,各回流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呈弓形,这些呈弓形的回流板所在弧为优弧,与塔体的内空截面相适应,所述塔体的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口,该排水口的上沿位于废气进口的下方,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滤液池,所述一级沉淀池通过排水口与塔体的内空连通,一级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流口,该第一溢流口的高度位于排水口和废气进口之间,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一溢流口与一级沉淀池连通,二级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流口,该第二溢流口的高度小于第一溢流口的高度,所述三级沉淀池通过第二溢流口与二级沉淀池连通,三级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溢流口,该第三溢流口的高度小于第二溢流口的高度,所述滤液池通过第三溢流口与三级沉淀池连通,一回流管的上游端位于滤液池,该回流管的下游端与所述喷淋装置的进液口相连,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水泵。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呈环形的喷淋管,呈环形的喷淋管的外圈直径与塔体的内径相适应,呈环形的喷淋管的内圈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组喷液孔,所述喷淋管的进液口与回流管的下游端连接。

各组喷液孔均包括第一喷液孔、第二喷液孔、第三喷液孔,所述第二喷液孔朝向塔体的中心,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喷液孔位于第二喷液孔的上方,与第二喷液孔呈30°夹角,所述第三喷液孔位于第二喷液孔的下方,与第二喷液孔呈30°夹角。

所述排水口的下沿与塔体的塔底齐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利用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其中,废气利用系统用于利用锅炉排出的废气中的热量,对进入锅炉的水进行预热,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经废气利用系统排出的废气,以满足环保要求。废气利用系统包括预热器,预热器包括罐体、预热管、热气管。罐体的侧壁上部设有排气管,用于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废热利用完毕的废气从排气管排出,经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对外排出,外排的废气温度较低,降低对环境的热污染。所述热气管固定在罐体的中部,其上游端用于与锅炉排气口连接,其下游端竖直朝下延伸进罐体的内空,且与罐体的罐底具有间隔距离,也即,锅炉产生的高温废气由热气管的上游端导入罐体内,用于升温罐体内部的空间。所述预热管位于罐体的内空,呈螺旋状盘绕在热气管的周围,呈螺旋状盘绕的预热管的外圈与罐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形成第一热气环道,呈螺旋状盘绕的预热管的内圈与热气管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形成第二热气环道,所述热气管位于第二热气环道的管段侧壁上设有若干泄气孔,也即,从锅炉排出的高温废气,进入罐体内空后,其中一部分废气从热气管的延伸端排出,且由第一热气环道上升至罐体顶部,由排气管排出,另外一部分废气从热气管侧壁的泄气孔排出,且由第二热气环道上升至罐体顶部,由排气管排出,高温废气从第一热气环道、第二热气环道底部上升过程中,与呈螺旋状盘绕的预热管充分换热,预热管升温,而高温废气逐渐降温,最终排出。水源排出的水经预热管升温后进入锅炉,有效降低了锅炉的使用成本,还降低了锅炉废气的温度,降低对环境的热污染。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塔,以及沉淀池,其中,处理塔用于洗脱锅炉废气中的粉尘,且将洗净后的废气排出,沉淀池用于处理含尘废水。所述处理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空上部设有喷淋装置,塔体的侧壁设有废气进口,与预热器的排气管相连,喷淋装置向塔体内空喷水,形成水幕,含尘废气在穿过水幕过程中,其中的粉尘被水幕洗脱,随水回流至塔底,其中的气体排出塔体。喷淋装置、废气进口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呈交错排列的回流板,各回流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呈弓形,这些呈弓形的回流板所在弧为优弧,与塔体的内空截面相适应,这些回流板之间的空间形成蛇形通道,喷淋装置形成的水幕在回流板上汇集为水层薄膜,且上层回流板汇集的水流向下层回流板流动的过程中,再次形成水幕,含尘废气在经过回流板之间形成的蛇形通道过程中,减速,其中的部分粉尘被回流板上的水层薄膜吸收,完成初步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的含尘废气在穿过相邻回流板之间形成的水幕过程中,其中的部分粉尘被这些水幕吸收,再次完成部分分离,分离效率高,且分离效果好,可有效降低外排废气中粉尘的含量,满足环保要求。所述塔体的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口,该排水口的上沿位于废气进口的下方,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滤液池,所述一级沉淀池通过排水口与塔体的内空连通,一级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流口,该第一溢流口的高度位于排水口和废气进口之间,洗尘汇集的含尘废水汇集至塔底,且流入一级沉淀池中,由于一级沉淀池的第一溢流口高度位于排水口和废气进口之间,使塔体内汇集的含尘废水的液位高度超过排水口,而低于废气进口,含尘废气可顺利进入塔体内部,而塔体底部的排水口形成液封,避免含尘废气从塔底的排水口排出,满足环保要求。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一溢流口与一级沉淀池连通,二级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流口,该第二溢流口的高度小于第一溢流口的高度,所述三级沉淀池通过第二溢流口与二级沉淀池连通,三级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溢流口,该第三溢流口的高度小于第二溢流口的高度,所述滤液池通过第三溢流口与三级沉淀池连通,含尘废水依次在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内停留,停留过程中,其中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各沉淀池的底部,实现分离,可人工将沉积的粉尘掏出进行集中处理,满足环保要求,从溢流口溢流出的水体含尘量逐渐降低,最终溢流进滤液池中的水体含尘量较少。一回流管的上游端位于滤液池,该回流管的下游端与所述喷淋装置的进液口相连,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水泵,汇集在滤液池中的水体含尘量较少,返回至塔体内,再次形成水幕对含尘废气进行吸尘处理,形成循环,在完成洗尘的前提下,极大降低了水的用量,有效降低企业的废气处理成本。

2、喷淋装置包括呈环形的喷淋管,呈环形的喷淋管的外圈直径与塔体的内径相适应,呈环形的喷淋管的内圈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组喷液孔,各组喷液孔均包括第一喷液孔、第二喷液孔、第三喷液孔,所述第二喷液孔朝向塔体的中心,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喷液孔位于第二喷液孔的方向,与第二喷液孔呈30°夹角,所述第三喷液孔位于第二喷液孔的下方,与第二喷液孔呈30°夹角,从各组喷液孔喷出的液体形成上层水幕、中层水幕、下层水幕,对穿过的含尘废气洗尘效率高、洗尘效果好。

3、排水口的下沿与塔体的塔底齐平,方便人工将沉积在塔体底部的粉尘掏出,方便集中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m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n处放大图。

附图中,1为废气利用系统,11为罐体,12为预热管,13为热气管,14为排气管,15为第一热气环道,16为第二热气环道,17为泄气孔,2为废气处理系统,21为塔体,22为喷淋装置,221为喷淋管,222为喷液孔,23为废气进口,24为回流板,25为排水口,26为一级沉淀池,26a为第一溢流口,27为二级沉淀池,27a为第二溢流口,28为三级沉淀池,28a为第三溢流口,29为滤液池,3为回流管,4为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为一种锅炉废气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例。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利用系统1、废气处理系统2。所述废气利用系统1包括预热器,所述预热器包括罐体11、预热管12、热气管13,本实施例中,罐体的内壁、罐底、罐顶均设有隔热层。所述罐体11的侧壁上部设有排气管14,具体的,排气管的下游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热气管13固定在罐体11的中部,其上游端用于与锅炉排气口连接,具体的,热气管的上游端设有连接法兰,用于与锅炉的废气排放管通过法兰盘连接。其下游端竖直朝下延伸进罐体11的内空,且与罐体11的罐底具有间隔距离。所述预热管12位于罐体11的内空,呈螺旋状盘绕在热气管13的周围,具体的,预热管采用不锈钢管制成,且相邻管圈之间相互接触,呈螺旋状盘绕的预热管12的外圈与罐体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形成第一热气环道15,呈螺旋状盘绕的预热管12的内圈与热气管13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形成第二热气环道16,所述热气管13位于第二热气环道16的管段侧壁上设有若干泄气孔17。所述预热管12的下端进口用于与水源相连,所述预热管12的上端出口用于对锅炉供水。所述废气处理系统2包括处理塔,以及沉淀池。所述处理塔包括塔体21,通常的,塔体采用砖混结构,自行搭建构成。所述塔体21的内空上部设有喷淋装置22,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22包括呈环形的喷淋管221,呈环形的喷淋管221的外圈直径与塔体21的内径相适应,呈环形的喷淋管221的内圈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组喷液孔222,具体的,通过在塔体的上部内壁设置多个朝向塔体中心延伸的支耳,这些支耳沿周向均匀分布,呈环形的喷淋管搁置在这些支耳上,实现安装在塔体内空上部的目的,喷淋管采用不锈钢管制成,所述喷淋管221的进液口与回流管3的下游端连接,具体的,各组喷液孔222均包括第一喷液孔、第二喷液孔、第三喷液孔,所述第二喷液孔朝向塔体21的中心,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喷液孔位于第二喷液孔的上方,与第二喷液孔呈30°夹角,所述第三喷液孔位于第二喷液孔的下方,与第二喷液孔呈30°夹角。塔体21的侧壁设有废气进口23,与预热器的排气管14通过法兰盘相连。喷淋装置22、废气进口23之间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呈交错排列的回流板24,本实施例中,回流板的数量为三个,各回流板24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呈弓形,这些呈弓形的回流板24所在弧为优弧,与塔体21的内空截面相适应,也即,各回流板所在的弦呈平行排列。所述塔体21的侧壁底部设有排水口25,该排水口25的上沿位于废气进口2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该排水口的下沿与塔体的塔体齐平。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26、二级沉淀池27、三级沉淀池28、滤液池29,所述一级沉淀池26通过排水口25与塔体21的内空连通,一级沉淀池26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溢流口26a,该第一溢流口26a的高度位于排水口25和废气进口23之间,所述二级沉淀池27通过第一溢流口26a与一级沉淀池26连通,二级沉淀池2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溢流口27a,该第二溢流口27a的高度小于第一溢流口26a的高度,所述三级沉淀池28通过第二溢流口27a与二级沉淀池27连通,三级沉淀池28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溢流口28a,该第三溢流口28a的高度小于第二溢流口27a的高度,所述滤液池29通过第三溢流口28a与三级沉淀池28连通,一回流管3的上游端位于滤液池29,该回流管3的下游端与所述喷淋装置22的进液口相连,所述回流管3上设有水泵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预先在塔体的底部加水,至液位高度高于排水口的高度,将塔底的排水口液封,滤液池中也需要提前加水,开启水泵,对喷淋装置供水,在塔体的上部形成三层水幕,这些水沿回流板逐层回流至塔底,且在各回流板上表面形成水层薄膜,相邻层回流板之间形成水幕。锅炉排出的高温废气经热气管进入罐体内,其中一部分高温废气由热气管的延伸端排出,由第一热气环道的底部上升至罐体的顶部,且经排气管排入废气处理系统,另一部分高温废气在穿过热气管的过程中,由热气管上的泄气孔排出,进入第二热气环道,然后上升至罐体的顶部,且经排气管排入废气处理系统。进入锅炉的水在经过预热管的过程中,由第一热气环道、第二热气环道的高温废气对预热管内的水持续加热,有效利用了锅炉废气的热量。排入废气处理系统的含尘废气,含尘废气在经过回流板之间形成的蛇形通道过程中,减速,其中的部分粉尘被回流板上的水层薄膜吸收,完成初步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的含尘废气在穿过相邻回流板之间形成的水幕过程中,其中的部分粉尘被这些水幕吸收,再次完成部分分离,经过再次分离的含尘废气最后经过喷淋装置,由三层水幕最后洗尘后,由塔体的塔顶排出,对外排放。含有粉尘的废水汇集至塔底,依次在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内停留,停留过程中,其中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各沉淀池的底部,实现分离,可人工将沉积的粉尘掏出进行集中处理,满足环保要求,从溢流口溢流出的水体含尘量逐渐降低,最终溢流进滤液池中的水体含尘量较少。通过回流管返回至塔体内,再次形成水幕对含尘废气进行吸尘处理,形成循环,在完成洗尘的前提下,极大降低了水的用量,有效降低企业的废气处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