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0372发布日期:2021-06-18 16:2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防锈液又名气相防锈液,是一种工业注液体制剂(俗称防锈剂),气相防锈液是一种独特的气相水基防锈液,保护铁及非铁金属制品及设备,现有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在对五金件涂抹防锈液时,防锈液在五金件表面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五金件的防锈性,在涂抹后五金件零件会残留大量的防锈液,造成对防锈液的浪费,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在对五金件涂抹防锈液时,防锈液在五金件表面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五金件的防锈性,在涂抹后五金件零件会残留大量的防锈液,造成对防锈液的浪费,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壁的下表面与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外表面啮合有齿轮滑块,所述齿轮滑块的右侧面与涂抹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下表面卡接有防锈液仓,所述防锈液仓的下表面与抽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抽水管远离防锈液仓的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管卡接在安装块的上表面,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壁的右侧面与电动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左端与安装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与涂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涂抹杆的底端与涂抹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下表面卡接有喷头,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喷头相连通,所述装置主体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下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涂抹杆包括主杆、滑杆和复位弹簧,所述主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主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同一根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方所述主杆的顶端与安装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方主杆的底端与涂抹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右侧面的下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正螺纹杆,所述正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壁螺纹连接有反螺纹杆,所述反螺纹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下料板的下表面,所述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涂抹箱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涂抹箱内壁的下表面呈向右倾斜状,所述涂抹箱的右侧面铰接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齿轮滑块和涂抹箱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卡接有进料斗,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通过设置有半齿轮、齿轮滑块、涂抹箱、过滤网和电动伸缩杆,电机带动半齿轮旋转使与半齿轮啮合的齿轮滑块带动涂抹箱做往复运动,使涂抹箱内部的五金件可与防锈液充分接触和涂抹刷左右运动使喷头均匀的将防锈液喷到五金件上,再由涂抹刷进行涂抹均匀,电动伸缩杆带动喷头,使五金件上的防锈液涂抹的更加均匀,五金件上多余的防锈液会通过过滤网流回防锈液仓内再次利用,减少对防锈液的浪费,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2、该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通过设置有涂抹杆,在涂抹刷左右运动进行对五金件涂抹时,五金件凸出时复位弹簧会收缩,五金件凹陷时复位弹簧回弹,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会使涂抹刷紧密贴合在五金件上,使防锈液在五金件上涂抹的更加均匀。

3、该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通过设置有下料板、正螺纹杆、螺纹筒和反螺纹杆,在对涂抹箱内部的五金件进行下料时,通过旋转螺纹筒由于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侧的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会向两侧延伸或收缩从而调节下料板倾斜的角度,防止五金件堆积在一起或者五金件之间发生碰撞产生损坏,还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收料箱进行收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出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涂抹杆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电机、3半齿轮、4齿轮滑块、5滑槽、6涂抹箱、7过滤网、8防锈液仓、9水泵、10出水管、11安装块、12涂抹杆、121主杆、122滑杆、123复位弹簧、13喷头、14滑轨、15电动伸缩杆、16抽水管、17涂抹刷、18下料板、19正螺纹杆、20螺纹筒、21反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五金件防锈液涂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壁的下表面与电机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半齿轮3,半齿轮3外表面啮合有齿轮滑块4,齿轮滑块4的右侧面与涂抹箱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涂抹箱6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网7,涂抹箱6内壁的下表面呈向右倾斜状,涂抹箱6的右侧面铰接有挡板,通过设置有过滤网7,五金件上多余的防锈液会通过过滤网7流回防锈液仓8内再次利用,减少对防锈液的浪费,涂抹箱6内壁的下表面呈向右倾斜状,可增加下料时的速度,装置主体1的下表面卡接有防锈液仓8,防锈液仓8的下表面与抽水管16的一端相连通,抽水管16远离防锈液仓8的一端与水泵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水管10卡接在安装块11的上表面,水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装置主体1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14,滑轨14内壁的右侧面与电动伸缩杆15的右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5的左端与安装块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安装块11的下表面与涂抹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涂抹杆12的底端与涂抹刷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块11的下表面卡接有喷头13,出水管10远离水泵9的一端与喷头13相连通,装置主体1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下料板18,通过电机2带动半齿轮3旋转使与半齿轮3啮合的齿轮滑块4带动涂抹箱6做往复运动,使涂抹箱6内部的五金件可与防锈液充分接触和涂抹刷17左右运动使喷头13均匀的将防锈液喷到五金件上,再由涂抹刷17进行涂抹均匀,电动伸缩杆15带动喷头13,使五金件上的防锈液涂抹的更加均匀,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具体的,如图3所示,涂抹杆12包括主杆121、滑杆122和复位弹簧123,主杆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主杆1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同一根滑杆122,滑杆122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123,复位弹簧1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杆121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方主杆121的顶端与安装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方主杆121的底端与涂抹刷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涂抹杆12,在涂抹刷17左右运动进行对五金件涂抹时,五金件凸出时复位弹簧123会收缩,五金件凹陷时复位弹簧123回弹,复位弹簧123的反作用力会使涂抹刷17紧密贴合在五金件上,使防锈液在五金件上涂抹的更加均匀。

具体的,如图1、2所示,装置主体1右侧面的下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正螺纹杆19,正螺纹杆1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20,螺纹筒20内壁螺纹连接有反螺纹杆21,反螺纹杆21远离螺纹筒20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下料板18的下表面,正螺纹杆19和反螺纹杆21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在对涂抹箱6内部的五金件进行下料时,通过旋转螺纹筒20由于正螺纹杆19和反螺纹杆21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侧的正螺纹杆19和反螺纹杆21会向两侧延伸或收缩从而调节下料板18倾斜的角度,防止五金件堆积在一起或者五金件之间发生碰撞产生损坏,还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收料箱进行收料。

具体的,如图1所示,装置主体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5,齿轮滑块4和涂抹箱6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5内,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卡接有进料斗,螺纹筒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通过将齿轮滑块4和涂抹箱6滑动安装在滑槽5内,使齿轮滑块4和涂抹箱6晃动的更加稳定,防止发生横向错位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当此涂抹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准备好的五金件从进料斗倒入至涂抹箱6内,将准备好的防锈液加入到防锈液仓8内,通过外置控制开关将电机2、水泵9和电动伸缩杆15打开,水泵9通过抽水管16将防锈液仓8内部的防锈液传送至喷头13喷到涂抹箱6内的五金表面,通过电动伸缩杆15带动喷头13和涂抹刷17左右运动进行涂抹;

s2、电机2带动半齿轮3旋转使与半齿轮3啮合的齿轮滑块4带动涂抹箱6做往复运动,使涂抹箱6内部的五金件左右晃动,五金件上多余的防锈液会通过过滤网7流回防锈液仓8内再通过水泵9反复利用,在涂抹刷17左右运动进行对五金件涂抹时,五金件凸出时复位弹簧123会收缩,五金件凹陷时复位弹簧123回弹,复位弹簧123的反作用力会使涂抹刷17紧密贴合在五金件上;

s3、在对涂抹箱6内部的五金件进行下料时首先将涂抹箱6右侧挡板打开,通过外置开关将水泵9和电动伸缩杆15关闭,齿轮滑块4带动涂抹箱6内部的五金件晃动进行下料,通过旋转螺纹筒20由于正螺纹杆19和反螺纹杆21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侧的正螺纹杆19和反螺纹杆21会向两侧延伸或收缩从而调节下料板18倾斜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