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空气清洗注射器及注射器密封性能检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1413发布日期:2021-01-26 20:5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空气清洗注射器及注射器密封性能检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用于空气清洗注射器及注射器密封性检查的装置,对需要使用空气清洗及密封性检查的注射器可以实现空气清洗过程全自动及可靠的气密性能检查。特别适用于油中溶解特征气体组分分析中所使用的气体转移或进样注射器。


背景技术:

[0002]
油中溶解特征气体组分分析中所使用的气体转移注射器及进样注射器均是循环使用,也就是该两种注射器在贮存过前一气体样品后应利用该实验所使用的载气来对该两种注射器进行多次清洗以达到能够将该两种注射器内前一样品彻底排除并清洗干净后装入下一样品从而继续进行实验的目的。经过多年对比实验得知,油中溶解特征气体组分分析时如果采用氮气作为载气,可先使用空气对气体转移注射器及进样注射器进行若干次清洗后再利用该实验所用载气高纯氮气对注射器进行五次左右的清洗,既能够确保该两种注射器内无前一样品的残留,保证下一样品的检测数据不会受到前一样品的干扰,避免检测数据失真;同时也可尽量避免进样注射器因必须带针头多次取载气清洗注射器极易导致针头损坏,更新针头后又容易导致注射器气密性受影响的情况发生。
[0003]
目前利用空气清洗注射器的操作均是采用人工方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费时费力,且清洗过程中由于人手抽拉或推压注射器活塞受力不易控制,常常会造成注射器的损坏;或是由于人力清洗注射器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这样就容易导致水滴、灰尘、毛发或纤维等空气中漂浮的污物或实验人员手上的汗液、皮屑等污物落入或粘到注射器活塞上,导致活塞卡涩;同时,一个人工单次只能对一支注射器进行空气清洗的操作,工作效率较低。
[0004]
按照gb/t17623中的相关要求,油中溶解特征气体组分分析中所使用的气体转移注射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需要确保其气密性良好。目前检查该注射器气密性也是由人工操作。其方法是将气体转移注射器装针头的位置堵上专用胶帽后,由实验人员适当用力抽拔或推压注射器活塞,如明显手感吃力就判定为该注射器气密性良好;如抽拔或推压后能够使活塞移动,则判定该注射器气密性不合格。
[0005]
人工在抽拔或推压注射器活塞时,首先,不同实验人员或同一实验人员每一次操作的发力大小不同;其次,人工用力使注射器活塞移动的行程是靠肉眼进行判断,而活塞的微小移动无法仅依靠肉眼而在没有固定参照物的情况下来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的判断,于是就会造成不同实验人员或同一实验人员每一次对注射器密封性的判断结果都可能会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克服现用的人工利用空气对注射器进行清洗及人工对注射器气密性检查过程中的各种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空气清洗注射器及注射器气密性检查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在利用空气清洗注射器阶段时解放实验人员的双手,全
自动由装置完成利用空气对油中溶解特征气体组分分析中使用到的气体转移注射器及进样注射器进行若干次的空气预清洗,同时可以对气体转移注射器进行有效、可靠的气密性检查。
[0007]
本利用空气清洗注射器及注射器密封性能检查的装置,其包括传动机构、控制机构、一个以上固定机构、底座,其中控制机构包括电源适配器、调速器、开关,电源适配器、调速器设置在底座上,外接电源通过电源适配器与开关连接;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杆、推杆、内轨固定架、滑轨、固定座ⅱ、推杆导槽,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ⅰ、一个以上的注射器活塞卡槽、一个以上的注射器本体卡槽;开关通过调速器与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驱动杆与连接杆一端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推杆一端连接,推杆另一端穿过推杆导槽连接在内轨固定架上,固定座ⅱ固定在底座上,电机、推杆导槽固定在固定座ⅱ上,滑轨的内轨一端固定在内轨固定架上,另一端设置在滑轨的外轨内并与外轨相配合,沿外轨移动,滑轨的外轨一端固定在固定座ⅰ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注射器活塞卡槽固定在滑轨的外轨上并位于固定座ⅰ上方,注射器本体卡槽固定在滑轨的内轨上。
[0008]
本装置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设置在注射器本体卡槽上并位于注射器本体与活塞连接处上方;
[0009]
本装置还包括定量尺,定量尺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滑轨的外轨一侧。
[0010]
本装置设备接入220v交流电,通过电源适配器转换到12v;将没有胶帽堵头的注射器本体放置在注射器本体卡槽上,注射器活塞尾端放置固定在注射器活塞卡槽上,盖上防尘罩,打开开关,电机开始运行,电机输出轴顺时针旋转,带动连接杆转动,调节适合的转速;通过连接杆的传动,推杆带动内轨固定架做水平往复运动;注射器本体固定在滑轨的内轨上的注射器本体卡槽上,推杆带动注射器本体做水平往复运动,而注射器活塞固定在滑轨的外轨上不动;当电机输出轴从起始位置顺时针旋转,注射器本体向远离注射器活塞的方向水平移动,注射器本体全部移出,直至活塞仅有部分前端头部留在本体内,此时完成抽气过程;当电机输出轴继续顺时针旋转,带动连接杆及注射器本体向靠近注射器活塞的方向水平移动时,注射器本体从活塞前端头部逐渐移动到活塞尾部,直至95%以上的活塞都回位进注射器本体,此时完成排气过程。以上抽排气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空气清洗周期;将此周期若干次重复,便可完成若干次注射器的空气预清洗过程;该清洗过程可同时对多支注射器同步开展,且不会造成注射器本体与活塞分离,从而破坏本体与活塞之间人为形成的密封油膜,造成注射器气密性的破坏。
[0011]
在注射器本体针头的位置堵上胶帽堵头,在开启开关前观察并记录注射器本体内活塞最前端的刻度位置;开启开关后,将转速调至气密性检查所需的转速,观察注射器本体内活塞最前端刻度位置的变化情况:若活塞最前端刻度位置有所改变,说明注射器本体与活塞密封不好或胶帽堵头密封性能不好。若活塞最前端的刻度位置没有改变,说明整支注射器的密封性能良好;该装置可通过定量尺来定量注射器的漏气情况,并可以比较不同注射器之间的气密性好坏。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一次同时完成多支注射器的清洗;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最大程度减小注射器被污染的几率;不易造成注射器的损坏;不会破坏注射器内的密封油膜;清洗过程全自动化,提高整个实验效率;由装置取代人工后可提高空气清洗的次数,清洗效果更好;对注射器密封性能的检查有效且有可靠判定依据。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电机部分的转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装置抽气状态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装置排气状态示意图;
[0018]
图中:1-电源适配器;2-调速器;3-开关;4-电机;5-连接杆;6-推杆;7-内轨固定架;8-滑轨;9-固定座ⅰ;10-注射器活塞卡槽;11-注射器本体卡槽;12-固定座ⅱ;13-推杆导槽;14-底座;15-防尘罩;16-内轨;17-外轨;18-外接电源;19-注射器本体;20-注射器活塞;21-驱动杆;22-电机输出轴;23-销;2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0020]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利用空气清洗注射器及注射器密封性能检查的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控制机构、4个固定机构、底座14、防尘罩15、定量尺,其中控制机构包括电源适配器1、调速器2、开关3,传动机构包括电机4、连接杆5、推杆6、内轨固定架7、滑轨8、固定座ⅱ12、推杆导槽13,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ⅰ9、4个的注射器活塞卡槽10、4个的注射器本体卡槽11;电源适配器1、调速器2设置在底座14上,外接电源18通过电源适配器1与开关3连接,开关3通过调速器2与电机4连接,电机4的输出轴22上固定有一个驱动杆21,销23设置在驱动杆21和连接杆5一端上且其两端通过螺母24紧固,连接杆5另一端与推杆6一端连接,推杆6另一端穿过推杆导槽13连接在内轨固定架7上,固定座ⅱ12固定在底座14上,电机4、推杆导槽13固定在固定座ⅱ12上;滑轨8的内轨16一端固定在内轨固定架7上,另一端设置在滑轨8的外轨17内并与外轨相配合,沿外轨移动,滑轨8的外轨17一端固定在固定座ⅰ9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4上,注射器活塞卡槽10固定在滑轨8的外轨上并位于固定座ⅰ9上方,注射器本体卡槽11固定在滑轨8的内轨16上;防尘罩设置在注射器本体卡槽11上并位于注射器本体与活塞连接处上方;定量尺设置在底座14上并位于滑轨8的外轨17一侧;
[0021]
本装置设备接入220v交流电,通过电源适配器1转换到12v;将没有胶帽堵头的注射器本体19放置在注射器本体卡槽11上,注射器活塞20尾端放置固定在注射器活塞卡槽10上,盖上防尘罩15,打开开关3,电机4开始运行,电机输出轴22从起始位顺时针旋转,带动驱动杆21转动,调节适合的转速;带动连接杆5和推杆6的运动,推杆6带动内轨固定架7做水平往复运动;注射器本体19固定在滑轨的内轨16上的注射器本体卡槽11上,推杆6带动注射器本体19做水平往复运动,而注射器活塞20固定在滑轨的外轨17上不动;当电机输出轴从起始位顺时针旋转,注射器本体向远离注射器活塞的方向水平移动,注射器本体全部移出,直至活塞仅有部分前端头部留在本体内,此时完成抽气过程;当电机输出轴继续顺时针旋转,带动连接杆及注射器本体向靠近注射器活塞的方向水平移动时,注射器本体从活塞前端头部逐渐移动到活塞尾部,直至95%以上的活塞都回位进注射器本体,此时完成排气过程。以上抽排气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空气清洗周期;将此周期若干次重复,便可完成若干次注射器的空气预清洗过程;该清洗过程可同时对多支注射器同步开展,且不会造成注射器本体与
活塞分离,从而破坏本体与活塞之间人为形成的密封油膜,造成注射器气密性的破坏。
[0022]
在注射器本体针头的位置堵上胶帽堵头,在开启开关前观察并记录注射器本体内活塞最前端的刻度位置;开启开关后,将转速调至气密性检查转速,观察注射器本体内活塞最前端刻度位置的变化情况:若活塞最前端刻度位置有所改变,说明注射器本体与活塞密封不好或胶帽堵头密封性能不好。若活塞最前端的刻度位置没有改变,说明整支注射器的密封性能良好;该装置可通过定量尺来定量注射器的漏气情况,并可以比较不同注射器之间的气密性好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