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5713发布日期:2021-05-25 12:4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泡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



背景技术:

消泡机是指利用物理方式消除泡沫,然后把泡沫转化为原来的水分流入到原点,消泡机的优点是在消泡机原理作用下,可以免去消泡剂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效果,消泡机是可以去掉很多消泡剂在消泡的一个负面作用,更可以让客户企业大幅度降低在消泡剂所用的费用,如过多cod处理费之类的。

现有的消泡机一般是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在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的尖杆的作用下,实现对泡沫的消除,但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了电机会产生大量的震动,进而使得电机内部零件产生松动的现象,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以解决现有的消泡机在工作时,电机会产生大量的震动,进而使得电机内部零件产生松动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包括底板、筒体、上盖板、电机和减震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固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上盖板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单元和第二减震单元;所述第一减震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弹性板、第一弹簧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接在上盖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弹性板连接在第一连接板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一弹性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还设置第一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二减震单元包括辅助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壳体和弧形杆;所述壳体固接在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弧形杆贯穿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通槽。

进一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直杆、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直杆固接在壳体的侧壁;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直杆的侧壁,且滑块的顶部固接有弧形杆;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在滑块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在壳体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t形杆、菱形杆和推板;所述菱形杆的顶端铰接在凹槽的底部,所述菱形杆的底端铰接有推板;所述t形杆贯穿设置在凹槽的侧壁,且t形杆的一端与菱形杆铰接。

进一步,所述推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性板。

进一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贯穿设置在上盖板的壁体;所述转轴的侧壁固接有桨叶,所述桨叶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桨叶的侧壁还设置有顶针;所述上盖板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底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减震装置,通过第一减震单元和第二减震单元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吸收了电机产生的大量震动,还能吸收大量的噪声,有利于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本设备的整体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t形杆、菱形杆和推板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用凹凸不平的地面,同时在推板底部设置了第二弹性板,可以进一步减少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结构图;

图4为图3中d区域结构图;

图5为图2中c区域结构图;

图6为图2中b区域结构图;

图例说明:1、底板;11、支撑柱;111、凹槽;12、出料口;2、筒体;3、上盖板;31、进料口;4、电机;41、转轴;411、桨叶;4111、通孔;4112、顶针;5、减震装置;51、第一减震单元;511、第一连接板;512、第一弹性板;513、第一弹簧;514、第二连接板;52、第二减震单元;521、辅助组件;5211、壳体;5212、弧形杆;5213、通槽;522、滑动组件;5221、直杆;5222、滑块;5223、第二弹簧;6、调节机构;61、t形杆;62、菱形杆;63、推板;631、第二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一种可防振动的消泡机,包括底板1、筒体2、上盖板3、电机4和减震装置5;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筒体2,所述筒体2的顶部固接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的顶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上盖板3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装置5;所述减震装置5包括第一减震单元51和第二减震单元52;所述第一减震单元51包括第一连接板511、第一弹性板512、第一弹簧513和第二连接板514;所述第一连接板511固接在上盖板3的内壁;所述第一弹性板512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11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514设置在第一弹性板512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二连接板514之间还设置第一弹簧513;工作时,减震装置5可以吸收电机4产生的大量震动,电机4的震动传递到减震装置5时,第一减震单元51先对其进行作用,首先第二连接板514会受到挤压,进而使得第一弹性板512和第一弹簧513产生压缩变形,进而对电机4产生的震动具有缓冲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减震单元52包括辅助组件521和滑动组件522;所述辅助组件521包括壳体5211和弧形杆5212;所述壳体5211固接在第一连接板511的顶部;弧形杆5212贯穿设置在壳体5211的顶部;壳体5211的顶部设置有通槽5213;所述滑动组件522包括直杆5221、滑块5222和第二弹簧5223;所述直杆5221固接在壳体5211的侧壁;所述滑块5222滑动连接在直杆5221的侧壁,且滑块5222的顶部固接有弧形杆5212;所述第二弹簧5223一端连接在滑块5222的侧壁,另一端连接在壳体5211的侧壁;工作时,当第二连接板514继续向下移动时,第二减震单元52便开始发挥作用,使得弧形杆5212受到挤压,有由于弧形杆5212是具有弹性的,会向两端移动,进而推动滑块5222向前滑动,进而使得第二弹簧5223产生压缩变形,进一步吸收电机4产生的震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接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111;所述凹槽11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t形杆61、菱形杆62和推板63;所述菱形杆62的顶端铰接在凹槽111的底部,所述菱形杆62的底端铰接有推板63;所述t形杆61贯穿设置在凹槽111的侧壁,且t形杆61的一端与菱形杆62铰接;所述推板6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性板631;工作时,由于地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可以通过设置调节机构6,使得本设备平稳地安放在地面上,先推动t形杆61,使其挤压菱形杆62,于是菱形杆62发生挤压变形,将其底端的推板63挤出凹槽111,进而调节支撑柱11与地面的接触状态,于是可以减少震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41,且转轴41贯穿设置在上盖板3的壁体;所述转轴41的侧壁固接有桨叶411,所述桨叶411的侧壁设置有通孔4111,所述桨叶411的侧壁还设置有顶针4112;所述上盖板3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口31;所述底板1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12;工作时,将带有泡沫的溶液从进料口31倒入筒体2内,打开电机4的开关,使得电机4带动转轴41转动,于是固接在转轴41侧壁上的桨叶411产生转动,进而使得顶针4112可以戳破泡沫,而通孔4111可以减少桨叶411搅拌产生的阻力,实现了泡沫的消除,出去泡沫的溶液可以从底板1底部的出料口12排出。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带有泡沫的溶液从进料口31倒入筒体2内,打开电机4的开关,使得电机4带动转轴41转动,于是桨叶411产生转动,进而使得顶针4112可以戳破泡沫,而通孔4111可以减少桨叶411搅拌产生的阻力,实现了泡沫的消除,出去泡沫的溶液可以从出料口12排出;当电机4的震动传递到减震装置5时,第一减震单元51先对其进行作用,首先第二连接板514会受到挤压,进而使得第一弹性板512和第一弹簧513产生压缩变形,对电机4产生的震动具有缓冲作用;当第二连接板514继续向下移动时,第二减震单元52便开始发挥作用,使得弧形杆5212受到挤压,有由于弧形杆5212是具有弹性的,会向两端移动,进而推动滑块5222向前滑动,进而使得第二弹簧5223产生压缩变形,进一步吸收电机4产生的震动;由于地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可以通过设置调节机构6,使得本设备平稳地安放在地面上,先推动t形杆61,使其挤压菱形杆62,于是菱形杆62发生挤压变形,将其底端的推板63挤出凹槽111,进而调节支撑柱11与地面的接触状态,可以减少震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