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6515发布日期:2021-08-20 16:5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罐。



背景技术:

搅拌罐可以使物料充分搅拌均匀,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日化、饮料、油脂、化工、颜料等行业。

授权公告号为cn20954922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香精的立式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搅拌罐盖和搅拌杆,搅拌罐体一端设有搅拌罐盖,搅拌罐体上靠近搅拌罐盖处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装置,搅拌杆设在搅拌罐体内部,搅拌杆的一端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其另一端传动连接在支撑件上,搅拌杆上设有搅拌桨,传动装置与搅拌罐体之间设有轴封装置,搅拌桨上固定设置扰流软条,扰流软条的长度尺寸等于搅拌桨的末端与搅拌罐体内壁的最短距离;在搅拌的过程中,扰流软条会随着搅拌桨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触及到搅拌罐体的内壁,从而增大搅拌桨的搅拌范围,防止物料在罐体内壁处形成局部稳定的涡流,提高物料混合的效果和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搅拌罐的底部多为锥型,而搅拌桨叶无法对锥型罐底内的物料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容易导致各混合组分在锥型罐底内沉淀,进而导致物料整体混合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搅拌罐在锥型底部物料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罐。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搅拌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片,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驱动搅拌杆的驱动件,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出料管和进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为弹性橡胶层,所述罐体上转动设置有多个对弹性橡胶层进行支撑的支撑杆,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驱动支撑杆转动的驱动组件,且出料管贯穿设置在弹性橡胶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经进料管进入罐体内,驱动件运转并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片转动,进而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当罐体内的物料混合均匀时,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杆转动,使支撑杆与弹性橡胶层脱离接触,此时弹性橡胶层在罐体内物料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凸起,然后物料从出料管排出;当罐体内物料排出后,弹性橡胶层慢慢恢复至原位置,再次运转驱动组件,使支撑杆转动并与弹性橡胶层相互抵接,便于对下次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如此设置,当罐体内物料排出时,弹性橡胶层向外凸起,使罐体底部呈凹面,有利于物料快速排出,防止物料残留在罐体底部。同时,当物料在罐体内进行搅拌时,支撑杆与弹性橡胶层相互抵接,并使罐体底部与搅拌片相互靠近,保证罐体底部物料的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靠近弹性橡胶层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片,且支撑片与弹性橡胶层相适配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从进料管向罐体内灌注物料时,支撑杆使支撑片与弹性橡胶层紧密贴合,且支撑片与弹性橡胶层相适配,有利于对罐体内的物料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能够防止支撑杆间的弹性橡胶层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发生形变,进而能够对罐体底部的物料进行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搅拌片沿搅拌杆的轴向设置为多个,且搅拌片可拆卸设置在搅拌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搅拌片能够对罐体内的物料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而搅拌片可拆卸设置在搅拌杆上,不仅方便对搅拌片进行清洗,还能够根据搅拌物料的不同,在搅拌杆上安装对应数量的搅拌片,以保证罐体内物料混合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优选的,所述搅拌片包括左搅拌桨叶和右搅拌桨叶,所述左搅拌桨叶和右搅拌桨叶靠近搅拌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片,且左搅拌桨叶和右搅拌桨叶上的固定片相互叠错并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片与搅拌杆紧密贴合,且左搅拌桨叶和右搅拌桨叶上的固定片相互叠错,然后通过固定件,即可将左搅拌桨叶和右搅拌桨叶固定在搅拌杆上;反之,拆卸固定件,即可将左搅拌桨叶和右搅拌桨叶从搅拌杆上取下,完成搅拌片的可拆卸。如此设置,整体操作较为便捷,应用性好。

优选的,所述搅拌片沿搅拌杆的轴向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设置的搅拌片对罐体内的物料起到了良好的搅拌效果,能使物料快速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罐体设置有观察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进行搅拌时,通过观察口能够实时观察罐体内物料的搅拌情况。

优选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对罐体内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可以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使罐体内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快速混合均匀,且能满足特定条件下物料的搅拌,进而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优选的,所述罐体在远离出料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充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内的物料从出料管排出时,充气装置对罐体进行充气操作,有利于使罐体内的物料快速排出,且随罐体内物料的不断减少,依然能够使罐体底部的弹性橡胶层维持适当的凹面,有利于使罐体内不易残留较多的物料,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罐体的底部设置为弹性橡胶层,所述罐体上转动设置有多个对弹性橡胶层进行支撑的支撑杆,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驱动支撑杆转动的驱动组件,当罐体内物料排出时,弹性橡胶层向外凸起,使罐体底部呈凹面,有利于物料快速排出,防止物料残留在罐体底部。同时,当物料在罐体内进行搅拌时,支撑杆与弹性橡胶层相互抵接,并使罐体底部与搅拌片相互靠近,保证罐体底部物料的混合均匀;

2.通过在罐体上设置有对罐体内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使罐体内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快速混合均匀,且能满足特定条件下物料的搅拌,进而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3.通过在罐体远离出料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充气装置,当罐体内的物料从出料管排出时,充气装置对罐体进行充气操作,有利于使罐体内的物料快速排出,且随罐体内物料的不断减少,依然能够使罐体底部的弹性橡胶层维持适当的凹面,有利于使罐体内不易残留较多的物料,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搅拌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为突出显示支撑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搅拌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一种搅拌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为突出显示加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搅拌杆;3、搅拌片;31、左搅拌桨叶;32、右搅拌桨叶;4、驱动件;5、进料管;6、出料管;7、弹性橡胶层;8、支撑片;9、固定片;10、固定件;11、支撑杆;12、驱动组件;121、固定杆;122、气缸;13、加热装置;14、观察口;15、充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搅拌罐。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搅拌罐,包括呈圆柱状的罐体1,罐体1内的中心位置处竖直设置有呈圆柱状的搅拌杆2,搅拌杆2上设置有矩形搅拌片3,且罐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搅拌杆2转动的驱动件4,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4可以为电机,驱动件4运转并带动搅拌杆2转动。罐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管5,罐体1底部的中心处连接设置有出料管6,且进料管5和出料管6上均带有控制开关的控制阀。物料经进料管5进入罐体1内,驱动件4驱动搅拌杆2转动,搅拌杆2带动搅拌片3转动,对物料混合,且在混合均匀后,经出料管6排出。

罐体1的底部设置为弹性橡胶层7,罐体1上转动设置有多个对弹性橡胶层7进行支撑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呈长方体状且沿罐体1的周向等间距设置,且支撑杆11远离罐体中心的一端通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罐体1上,使支撑杆11可沿罐体1的轴向转动,本实施例一中的支撑杆11可以为四个。

罐体1上设置有驱动支撑杆11转动的驱动组件12,驱动组件12包括固定杆121和气缸122,固定杆121呈l型焊接固定在罐体1的侧壁上,气缸122固定在固定杆121上,且支撑杆11远离罐体1的一端与气缸122上的活塞杆通过转轴相铰接。当罐体1内的物料混合均匀时,固定杆121上的气缸122驱动支撑杆11转动,使支撑杆11与弹性橡胶层7脱离接触,弹性橡胶层7在罐体1内物料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凸起,使罐体1底部呈凹面;当罐体1内物料全部排出后,弹性橡胶层7慢慢恢复至原位置,再次运转气缸122,使支撑杆11与弹性橡胶层7相互抵接,便于对下次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有利于使物料快速排出,防止物料残留在罐体1的底部,当物料在罐体1内进行搅拌时,支撑杆11与弹性橡胶层7相互抵接,便于对下次物料进行搅拌混合。

支撑杆11靠近弹性橡胶层7的一侧设置有呈扇形的支撑片8,且支撑片8相互贴合时与弹性橡胶层7相适配抵接。当从进料管5向罐体1内灌注物料时,支撑杆11使支撑片8与弹性橡胶层7紧密贴合,有利于对罐体1内的物料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防止支撑杆11间的弹性橡胶层7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发生形变,能够对罐体1底部的物料进行混合均匀。

搅拌片3沿搅拌杆2的轴向设置为多个,并沿搅拌杆2的轴向交错设置,实施例中的搅拌片3可以为四个。多个搅拌片3能够对罐体1内的物料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以保证罐体内物料混合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罐体设置有观察口14,且观察口14设置在罐体1顶部,观察口14处设置有透明玻璃。当物料进行搅拌时,通过观察口14能够实时观察罐体1内物料的搅拌情况。

参照图1和图3,搅拌片3可拆卸设置在搅拌杆2上,搅拌片3包括左搅拌桨叶31和右搅拌桨叶32,左搅拌桨叶31和右搅拌桨叶32沿搅拌杆2的轴向对称设置,且左搅拌桨叶31和右搅拌桨叶32分别靠近搅拌杆2的一端设置有方型固定片9。而左搅拌桨叶31和右搅拌桨叶32上的固定片9相互叠错并通过固定件10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9可以为螺栓和螺母,螺栓穿设在固定片9中并通过螺母对叠错的固定片9进行固定。将固定片9与搅拌杆2紧密贴合,且左搅拌桨叶31和右搅拌桨叶32上的固定片9相互叠错,螺栓穿设在固定片9中并通过螺母对叠错的固定片9进行固定,将左搅拌桨叶31和右搅拌桨叶32固定在搅拌杆2上;反之,拆卸螺母和螺栓,即可将左搅拌桨叶31和右搅拌桨叶32从搅拌杆2上取下,使整体操作方便灵活,应用性强。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物料经进料管5进入罐体1内,驱动件4运转并带动搅拌杆2转动,搅拌杆2带动搅拌片3转动,进而对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当罐体1内的物料混合均匀时,固定杆121上的气缸122驱动支撑杆11转动,使支撑杆11与弹性橡胶层7脱离接触,此时弹性橡胶层7在罐体1内物料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凸起,然后物料从出料管6排出;当罐体1内物料排出时,弹性橡胶层7向外凸起,使罐体1底部呈凹面,有利于物料快速排出,防止物料残留在罐体1底部,同时,当物料在罐体1内进行搅拌时,支撑杆11与弹性橡胶层7相互抵接,并使罐体1底部与搅拌片3相互靠近,保证罐体1底部物料的混合均匀,当罐体1内物料排出后,弹性橡胶层7慢慢恢复至原位置,再次运转气缸122,使支撑杆11转动并与弹性橡胶层7相互抵接,便于对下次物料进行搅拌混合。

实施例2:

参照图4,一种搅拌罐,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罐体1在远离出料管6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充气装置15,本实施例中的充气装置15为氮气充填泵和氮气罐。当罐体1内的物料从出料管6排出时,充气装置15对罐体1进行充气,有利于使罐体1内的物料快速排出,且随罐体1内物料的不断减少,依然能够使罐体1底部的弹性橡胶层7维持适当的凹面,有利于使罐体1内不易残留较多的物料,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罐体1内的物料从出料管6排出时,固定杆121上的气缸122驱动支撑杆11转动,使支撑杆11与弹性橡胶层7脱离接触,此时弹性橡胶层7在罐体1内物料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凸起,充气装置15对罐体1进行充气,使罐体1内的物料快速排出,且随罐体1内物料的不断减少,依然能够使罐体1底部的弹性橡胶层7维持适当的凹面,有利于使罐体1内不易残留较多的物料,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实施例3:

参照图5和图6,一种搅拌罐,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罐体1上设置有对罐体1内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3,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13可以为蒸汽加热器。当罐体1内的物料混合时,若物料需要加热搅拌,通过加热装置13对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提高了搅拌罐的整体适用性。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当罐体1内的物料混合时,驱动件4运转并带动搅拌杆2转动,搅拌杆2带动搅拌片3转动,加热装置13对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使罐体1内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快速混合均匀,物料混合均匀后,经出料管6排出,使罐体1内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快速混合均匀,且能满足特定条件下物料的搅拌,进而提高了搅拌罐整体的应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