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3048发布日期:2021-06-25 16:3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滤芯。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滤芯安装于第一壳体内部,第一壳体安装于第二壳体内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以整体提高壳体的强度,从而在无需加大第一壳体厚度的情况下,第一壳体也能够适用于压力较大的工况。

通常,第一壳体是焊接成一体的,第二壳体以可拆卸的分体式提供,滤芯和一体式的第一壳体安装于第二壳体内部后,过滤装置才开始工作,滤芯达到最大使用寿命后,第一壳体和滤芯一起抛掉,随二者一起抛掉的还有残留于第一壳体内部的流体,而第二壳体重复使用。

但是,该过滤装置处理的流体通常都比较昂贵,残留于第一壳体内部的流体随第一壳体和滤芯抛掉,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如果为了回收第一壳体内部的残余流体,将第一壳体做成分体式,又存在泄漏的风险,从第一壳体泄漏出来的流体会污染第二壳体。

因此,需要改进该过滤装置的壳体,特别是第一壳体的结构,使得其在安装于第二壳体内部之后,能够形成密封连接,避免流体从第一壳体泄漏至第二壳体,而将其从第二壳体中分离出来后,又能拆分开,以便回收流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过滤装置内残余流体无法回收,造成的浪费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固定于第一壳体内部的滤芯及安装于第一壳体外周的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筒体、第一底座、至少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筒体、第二底座、至少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

所述滤芯包括过滤介质,在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滤芯的中空内部连通;

所述滤芯通过接口密封连接于第一底座,所述第一筒体套设于滤芯的外周,其底端预定位于第一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和第一底座的顶端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所述第一底座安装于第二底座内,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密封安装于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内部,所述第二筒体套设于第一筒体的外周、并位于第二底座的顶端,所述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相向按压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所述密封圈受到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的挤压作用,从而在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中,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预定位,滤芯固定二者包围的空腔内,第一底座安装于第二底座内部,第一筒体外周套设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相向按压第一筒体的底端和第一底座的顶端,从而使得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即在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完整安装于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的外周时,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形成密封连接,流体不会从第一壳体泄漏至第二壳体内,也不会污染第二壳体,而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分开后,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可以拆分开,从而可以回收流体。其中,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预定位的意思是:第一筒体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定位于第一底座的顶端,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强度不足以承受其内部的额定工作压力或稍高于额定工作压力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在正常过滤的过程中,流体不会从第一筒体泄漏,而在滤芯达到最大使用寿命后,第二壳体拆分开后,第一壳体也能拆分开,从而可以回收残余流体。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具有突出于其外表面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底座的顶端具有突出于其外表面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筒体的底端具有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二底座的顶端具有第二按压部,所述过滤装置组装完成后,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箍紧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的外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相向压紧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密封圈定位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

紧固件箍紧于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之间,从而第二筒体的第一按压部和第二底座的第二按压部相向按压第一筒体的第一凸缘和第一底座的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挤压密封圈,从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即只要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对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相向挤压作用充分,进而在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即可,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之间无密封性要求,因而各零件加工容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压部突出于第二筒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按压部突出于第二底座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一按压部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凸缘和第二按压部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按压部的内表面接触、按压第一凸缘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内表面接触、挤压第二凸缘的外表面。

第一凸缘和第一按压部倾斜向下延伸,第二凸缘和第二按压部倾斜向上延伸,第一按压部的内表面接触、按压第一凸缘的外表面,第二按压部的内表面接触、挤压第二凸缘的外表面,凸缘和按压部均倾斜延伸,并在各自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接触、按压,从而在紧固件箍紧后,按压部对凸缘的相向按压作用力更大,以确保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的密封连接性能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二者中的一个具有凸起,另一个具有卡槽,所述凸起可旋入卡槽内,从而在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预定位,所述密封圈位于凸起的下方、并定位于第二凸缘的上端的内部。

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通过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间的凸起和卡槽形成预定位,即通过卡槽和凸起,第一筒体以可拆卸的形式连接、定位于第一底座,该预定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和拆卸操作都很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均为环形,所述第一凸缘的下方具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凸缘连成一体、并突出于第一凸缘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凸缘上端的内壁具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起可旋入第一卡槽内。

环形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可增大二者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件的接触、挤压面积,以便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受到的相向挤压作用充分,进而在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连接;多个第一凸起一体形成于第一凸缘的下方,第二凸缘上端的内壁具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一凸起可旋入第一卡槽内,第一凸起和第一卡槽均有多个,以便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的预定位效果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一卡槽的个数均为3、并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凸缘的下方和第二凸缘上端的内壁,所述第二凸缘上端的内壁均匀分布有3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缘上端的内部具有环形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位于第二凸起的下方,所述3个第一卡槽形成于3个第二凸起的下方和第一台阶面上方之间的空间内。

第二凸缘上端的内壁均匀分布有3个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下方、第二凸缘上端的内部具有环形的第一台阶面,3个第二凸起下方和环形的第一台阶面之间形成3第一卡槽,第一筒体安装于第一底座时,3个第一凸起错开3个第二凸起,首先置于第一台阶面上,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旋转第一筒体,3个第一凸起旋入3个第一卡槽内,从而第一筒体的底端预定位于第一底座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下方具有环形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第一台阶面的径向内侧,所述过滤装置组装完成后,所述密封圈定位于第二台阶面上。

第一台阶面的下方、径向内侧具有第二台阶面,密封圈定位于第二台阶面上,第一台阶面用于形成第一卡槽,以便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形成预定位,第二台阶面用于放置密封圈,以便在过滤装置组装完成后,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台阶面和第一台阶面之间通过轴向延伸的环形壁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台阶面和第一台阶面的高度差小于密封圈的厚度,所述密封圈抵靠环形壁,以形成径向定位。

第二台阶面和第一台阶面的高度差小于密封圈的厚度,从而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相向挤压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时,位于凸起的下方和第二台阶面上的密封圈能够产生挤压形变,以在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形成密封;同时,第二台阶面和第一台阶面之间通过轴向延伸的环形壁过渡连接,密封圈通过环形壁形成径向定位,密封圈不会发生偏移,进一步改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一凸起形成预定位后,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二台阶面的高度、并位于第二台阶面的径向内侧。

第一筒体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二台阶面的高度、并位于第二台阶面的径向内侧,即第一筒体的底端伸入第二台阶面下方的径向内侧,进一步在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径向定位,提高第一壳体在固定于第二壳体内部之前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的轴向高度比第一凸起的轴向厚度大0.5-1mm。

第一卡槽的轴向高度比第一凸起的轴向厚度大0.5-1mm,方便第一凸起旋入第一卡槽内部;另外,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相向按压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时,在密封圈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厚度减小时,第一凸起能够在第一卡槽发生一定的轴向移动,从而第一筒体能够朝着靠近第一底座的方向发生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的弧长小于第一凸起的弧长,在每个第二凸起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设置一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第二凸起间隔开,所述限位柱从第一台阶面向上延伸至与第二凸缘的顶端齐平。

第二凸起的弧长小于第一凸起的弧长,在每个第二凸起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设置一个限位柱,第一凸起旋入第二凸起下方的第一卡槽内,第一筒体旋转一定的角度后,第一凸起的端部抵靠在限位柱的侧壁上,阻止第一筒体继续旋转,以指示第一凸起已旋入到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的底端还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第一凸起的上方,所述第二凸起可旋入第二卡槽内。

第一筒体的底端还具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位于第一凸起的上方,第二凸起可旋入第二卡槽内,即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在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一卡槽形成预定位的基础上,还通过第二凸起和第二卡槽对二者间的预定位作用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槽在第一凸起正上方的区域的轴向高度比第二凸起的轴向厚度大0.5-1mm。

第二卡槽在第一凸起正上方的区域的轴向高度比第二凸起的轴向厚度大0.5-1mm,从而在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相向按压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密封圈受到挤压,发生形变时,第二凸起可在第二卡槽内发生轴向移动,从而第一筒体能够朝着靠近第一底座的方向发生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的外壁与第二底座的内壁间的距离及第一底座的外底面与第二底座的内底面间的距离不大于1mm,以限制第一底座向外和向下膨胀、变形,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壁和第二筒体的内壁间的距离及第一筒体的外顶壁和第二筒体的内顶壁间的距离不大于3mm,以限制第一筒体向外和向上膨胀、变形。

第二壳体限制第一壳体膨胀、变形的幅度,进而提高第一壳体的强度和耐压性能,从而相同厚度的第一壳体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压力工况,对于较高的压力也不需要加大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的厚度,也降低了第一壳体的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中,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预定位(第一筒体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定位于第一底座的顶端),滤芯固定二者包围的空腔内,第一底座安装于第二底座内部,第一筒体外周套设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相向按压第一筒体的底端和第一底座的顶端,从而使得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即在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完整安装于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的外周时,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间形成密封连接,流体不会从第一壳体泄漏至第二壳体内,也不会污染第二壳体,而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分开后,第一筒体和第一底座可以拆分开,从而可以回收流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二底座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滤芯及第一壳体组装完成后的剖视图;

图5a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

图6和图7分别为图2中的第一底座的剖视图和轴测图;

图8为图2中的第一底座半剖后的轴测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图2中的第一筒体的剖视图和轴测图;

图11和图12分别为第一筒体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中,100-过滤装置,1-第一壳体,11-第一筒体,111-第一凸缘,112-第一凸起,113-第二卡槽,114-第一排气口,115-翅片,12-第一底座,121-第一接头,122-第二接头,123-第二凸缘,124-第一卡槽,125-第二凸起,126-第一台阶面,127-第二台阶面,128-限位柱,129-环形壁,2-第二壳体,21-第二筒体,211-第一按压部,212-第二排气口,22-第二底座,221-第二按压部,222-第三接头,223-第四接头,3-滤芯,31-接口,4-紧固件,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的过滤装置100,包括第一壳体1、固定于第一壳体1内部的滤芯3及安装于第一壳体1外周的第二壳体2。

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筒体11、第一底座12、至少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122,并且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122位于第一底座12上,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122的外周均设有密封圈5。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筒体21、第二底座22、至少第三接头222和第四接头223,并且第三接头222和第四接头223位于第二底座22上。

如图2和图5所示,滤芯3包括过滤介质,在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接口31,接口31与滤芯3的中空内部(图中未示出)连通。

该滤芯3通过接口31密封连接于第一底座12,第一筒体11套设于滤芯3的外周,其底端预定位于第一底座12的顶端,第一筒体11的底端和第一底座12的顶端之间还设有密封圈5。滤芯3的接口31与第一底座12的第二接头122的内部流体连通。其中,第一筒体11的底端预定位于第一底座12的顶端的含义是:第一筒体11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定位于第一底座12的顶端,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强度不足以承受其内部的额定工作压力或稍高于额定工作压力的压力。

在滤芯3固定第一底座12上,并且,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形成预定位后,再将第一底座12安装于第二底座22内,而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122均通过密封圈5、分别密封安装于第三接头222和第四接头223内部,第二筒体21套设于第一筒体11的外周、并位于第二底座22的顶端,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相向按压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第一筒体11的底端和第一底座12的顶端之间的密封圈5受到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间的挤压作用,从而在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间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其中,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对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产生的相向按压作用可以直接由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自身的相向挤压作用产生;或者,也可以借助其他部件形成,该其他部件对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产生相向挤压作用,进而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相向按压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及密封圈5,从而在第一筒体11底端和第一底座12的顶端之间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100中,在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完整安装于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的外周时,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间形成密封连接,流体不会从第一壳体1泄漏至第二壳体2内,也不会污染第二壳体2,而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分开后,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又可以拆分开,从而可以回收流体。

比较好地,第一底座12的外壁与第二底座22的内壁间的距离及第一底座12的外底面与第二底座22的内底面间的距离不大于1mm,以限制第一底座12向外和向下膨胀、变形,第一筒体11的外壁和第二筒体21的内壁间的距离及第一筒体11的外顶壁和第二筒体21的内顶壁间的距离不大于3mm,以限制第一筒体11向外和向上膨胀、变形;从而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的强度和耐压性能可得到提高。通常,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的材料的强度比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的材料的强度大得多,比如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的材料为不锈钢,而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的材料为pp。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的顶端还具有第一排气口114,相应地,第二筒体21的顶端具有第二排气口212,过滤装置100组装完成后,第一排气口114和第二排气口212的位置正对,滤芯3外周和第一壳体1内壁间的气体经由第一排气口114和第二排气口212排出。

滤芯3的下端通过接口31密封连接于第一底座12,上端接触、抵靠第一筒体11的顶壁的多个翅片115,比如翅片115的个数为3,从而滤芯3的两端分别第一底座12和第一筒体11固定住,滤芯3的安装稳定性得到提高,不会轻易发生晃动,确保接口31与第一底座12之间密封连接性能可靠。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0还包括紧固件4,如图3所示,紧固件4为卡箍形式:两个半圆环在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打开或者关闭。紧固件4箍紧于第二筒体21的底端和第二底座22的顶端之间,从而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之间相向挤压,进而相向按压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及密封圈5,以在第二筒体21的底端和第二底座22的顶端之间形成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当然,紧固件4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可快速安装和拆卸的紧固装置,只要其在固定于第二筒体21的底端和第二底座22的顶端之间后,第二筒体21和第二底座22之间能够产生足够大相向挤压作用,进而相向按压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即可。

如图6-图12所示,第一筒体11的底端具有突出于其外表面的第一凸缘111,第一底座12的顶端具有突出于其外表面的第二凸缘123。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筒体21的底端具有第一按压部211,第二底座22的顶端具有第二按压部221,过滤装置100组装完成后,紧固件4可拆卸地箍紧于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21的外周,从而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21相向压紧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定位于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之间的密封圈5受到挤压作用,从而在第一筒体11底端和第一底座12顶端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按压部211突出于第二筒体21的外表面,第二按压部221突出于第二底座22的外表面,第一凸缘111和第一按压部211倾斜向下延伸,第二凸缘123和第二按压部221倾斜向上延伸,第一按压部211的内表面接触、按压第一凸缘111的外表面,第二按压部221的内表面接触、挤压第二凸缘123的外表面,从而在紧固件4箍紧后,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21对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的相向按压作用力更大,以确保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间的密封连接性能可靠。

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之间通过凸起和卡槽的形式形成预定位。例如,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二者中的一个具有凸起,另一个具有卡槽,凸起可旋入卡槽内,从而在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之间形成预定位,密封圈5位于凸起的下方、并定位于第二凸缘123的上端的内部。

如图6-图12所示,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均为环形,第一凸缘111的下方具有多个第一凸起112,第一凸起112与第一凸缘111连成一体、并突出于第一凸缘111的外表面;第二凸缘123上端的内壁具有多个第一卡槽124,第一凸起112可旋入第一卡槽124内(如图5a所示),进而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之间形成预定位。

较好地,第一卡槽124的轴向高度比第一凸起112的轴向厚度大0.5-1mm,其方便将第一凸起112旋入第一卡槽124内部;另外,在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21相向按压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时,在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之间的密封圈5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厚度减小时,第一凸起112能够在第一卡槽124发生一定的轴向移动,从而第一筒体11能够朝着靠近第一底座12的方向发生轴向移动,进一步改善第一筒体11的底端和第一底座12的顶端之间的密封连接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12和第一卡槽124的个数均为3、并分别均匀分布于第一凸缘111的下方和第二凸缘123上端的内壁。第二凸缘123上端的内壁均匀分布有3个第二凸起125,第二凸缘123上端的内部具有环形的第一台阶面126,第一台阶面126位于第二凸起125的下方,3个第一卡槽124即形成于3个第二凸起125的下方和第一台阶面126上方之间的空间内。

第二凸起125的弧长小于第一凸起112的弧长,在每个第二凸起125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设置一个限位柱128,限位柱128与第二凸起125间隔开,限位柱128从第一台阶面126向上延伸至与第二凸缘123的顶端齐平。在第一凸起112旋入第二凸起125下方的第一卡槽124内,第一筒体11旋转一定的角度后,第一凸起112的端部可以抵靠在限位柱128的侧壁上,阻止第一筒体11继续旋转,以指示第一凸起112已旋入到位。

另外,如图9-图10所示,第一筒体11的底端还具有第二卡槽113,第二卡槽113位于第一凸起112的上方,第二凸起125可旋入第二卡槽113内(如图5a所示),即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各自均具有一个凸起和一个卡槽,各自的一个凸起均旋入对方的一个卡槽内,从而可在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之间形成双重预定位效果。

较好地,第二卡槽113在第一凸起112正上方的区域的轴向高度比第二凸起125的轴向厚度大0.5-1mm,从而在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21相向按压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位于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之间的密封圈5受到挤压,发生形变时,第二凸起125可在第二卡槽113内发生轴向移动,第一筒体11能够朝着靠近第一底座12的方向发生轴向移动,进一步改善第一筒体11的底端和第一底座12的顶端之间的密封连接性能。

如图6和图8所示,在第一底座12中,第一台阶面126的下方具有环形的第二台阶面127,第二台阶面127位于第一台阶面126的径向内侧,过滤装置100组装完成后,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之间的密封圈5正好定位于第二台阶面127上。

该第二台阶面127和第一台阶面126之间通过轴向延伸的环形壁129过渡连接,第二台阶面127和第一台阶面126的高度差小于密封圈5的厚度,从而在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21相向挤压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23时,位于第一凸起112的下方和第二台阶面127上的密封圈5能够产生挤压形变,以在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间形成密封;密封圈5抵靠环形壁129,以形成径向定位,密封圈5不会发生偏移,进一步改善密封性。

如图2所示,第一筒体11和第一底座12通过第一卡槽124和第一凸起112形成预定位后,第一筒体11的底端的高度低于第二台阶面127的高度、并位于第二台阶面127的径向内侧,即第一筒体11的底端伸入第二台阶面127的径向内侧,形成径向定位。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