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2686发布日期:2021-06-29 23:2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板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



背景技术:

纸板,通常是指各种纸浆加工成的、纤维相互交织组成的厚纸页。纸板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很多种类,如瓦楞纸板、蜂窝纸板等等,如瓦楞纸板,其主要包括瓦楞纸芯层以及两个面纸层,面纸层通常由多层较薄的纸板通过胶合复合而成,目前多层薄纸板的复合过程通常采用涂胶机构,多层纸板直接通过胶液浸润之后进行复合,但是如此操作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胶水用量过多,造成成本过高,胶水的大量大大多于纸板复合所需要的的胶量,其次,纸板被胶水浸润之后,导致纸板变软,版型不好,为后续的修复造成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胶量少且产品版型好的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设置在纸板输送装置之间,所述涂胶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进料架、刮胶组件、注胶组件、涂胶组件以及回收组件,所述涂胶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落胶容器件,多个所述落胶容器件依次从上往下插入式的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固定板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落胶容器件包括顶部无盖的盒体以及对称设置在盒体两侧的插杆,所述插杆与插孔相配合,两个相邻所述落胶容器件之间具有供纸板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注胶组件包括储胶桶、固定架以及出胶管,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储胶桶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出胶管与储胶桶相连接,所述出胶管与落胶容器件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架与刮胶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架对立两侧,所述进料架包括两个固定杆以及水平设置在两个固定杆之间的多个进料杆,所述固定杆与支撑架相连接,两个相邻所述进料杆之间具有供纸板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刮胶组件包括支架、压胶辊件、压紧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支架与支撑架相连接,多个所述压胶辊件插入式的且水平的设置在支架内,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架内且与压胶辊件相接触,所述压紧组件与压胶辊件相垂直,所述压紧组件可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立杆以及设置在两个立杆顶端之间的横杆,所述立杆上竖直的设置有通孔;所述压胶辊件包括连接杆、档杆以及橡胶套,所述档杆与连接杆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橡胶套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通过通孔插入设置在两个立杆上,所述档杆无法通过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横杆上,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螺杆以及手轮,所述螺杆与横杆相配合,所述手轮可带动螺杆转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横杆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紧固件以及限位杆,所述支撑板一端与横杆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延伸至支架外侧且与限位杆相连接,所述限位杆与连接杆相垂直,所述纸板设置在两个限位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组件包括第一回收箱以及第二回收箱,所述第一回收箱设置在支撑架内且位于涂胶组件以及刮胶组件下方,所述第二回收箱设置在第一回收箱下方,所述第一回收箱与第二回收箱之间设置有过滤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回收箱与储胶桶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多个落胶容器件的布置结构,胶水不断落至落胶容器件上,并依次溢流至下方的落胶容器件,在此过程中,胶水部分溢流至中间输送的纸板上,不会发生纸板直接穿过大量胶水的情况,有效保护纸板不被浸润,保持硬度。

2)通过刮胶组件对涂胶之后的纸板表面进行刮胶处理,使得纸板表面胶水均匀分布且进一步将胶水分配至各个高度的纸板上,提高涂胶效果,减少胶水用量。

3)通过回收机构将涂胶组件以及刮胶组件中下落的胶水进行回收,通过过滤之后回抽至储胶桶进行重新利用,提高了胶水的利用率。

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节省了约1/3的胶水用量,且复合后的纸板硬度高、版型好、不易软,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择实施例的阐述目的,而不代表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且不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中落胶容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中刮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中压胶辊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中进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中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结合附图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旨在解释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和/或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适用于纸板的涂胶机构,如图1-6所示,其设置在纸板输送装置之间,在纸板输送过程中对多个纸板10进行涂胶操作,该涂胶机构包括主要支撑架100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00上的进料架200、刮胶组件300、注胶组件400、涂胶组件500以及回收组件600,纸板通过进料架200进入注胶组件400配合涂胶组件500进行上胶操作,然后通过刮胶组件300刮均匀纸板10上的胶水量完成上胶操作,上胶过程中多余的胶水通过回收组件600进行回收再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涂胶组件500主要包括固定板510以及落胶容器件520,多个所述落胶容器件520依次从上往下插入式的设置在固定板510上,所述固定板510设置在支撑架100上,所述固定板510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多个插孔511,所述落胶容器件520包括顶部无盖的盒体521以及对称设置在盒体521两侧的插杆522,所述插杆522与插孔511相配合,两个相邻所述落胶容器件520之间具有供纸板通过的间隙,多个落胶容器件520均匀从上往下排列在固定板510上,以三层纸板复合为例,需要四个落胶容器件520,将其上的插杆522插入固定板510上的插孔511内即实现装配,胶水流入最上方的落胶容器件520内,然后由溢流效果逐渐往下落入至下方的纸板以及落胶容器件边缘进行涂胶。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架200与刮胶组件300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00对立两侧,所述进料架200包括两个固定杆201以及水平设置在两个固定杆201之间的多个进料杆202,所述固定杆201与支撑架100相连接,两个相邻所述进料杆202之间具有供纸板通过的间隙,由进料架200引导纸板10的进入,采用领域内常规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即可。

其中,刮胶组件300包括支架、压胶辊件310、压紧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支架与支撑架100相连接,多个所述压胶辊件310插入式的且水平的设置在支架内,所述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架内且与压胶辊件310相接触,所述压紧组件与压胶辊件310相垂直,所述压紧组件可上下运动,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立杆321以及设置在两个立杆321顶端之间的横杆322,所述立杆321上竖直的设置有通孔3210;所述压胶辊件310包括连接杆311、挡杆312以及橡胶套313,所述挡杆312与连接杆311一端垂直连接,所述橡胶套313套设在连接杆311上,所述连接杆311通过通孔3210插入设置在两个立杆321上,所述挡杆312无法通过通孔3210,压紧组件设置在横杆322上,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螺杆331以及手轮332,所述螺杆331与横杆322相配合,所述手轮332可带动螺杆331转动,两个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横杆322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板341、紧固件342以及限位杆343,所述支撑板341一端与横杆322之间通过紧固件342相连接,所述支撑板341另一端延伸至支架外侧且与限位杆343相连接,所述限位杆343与连接杆311相垂直,所述纸板设置在两个限位杆343之间。四个压胶辊件310水平插入设置在支架内,两个相邻的压胶辊件310之间仅供单个纸板通过,并可通过调整压紧组件来调整对纸板的压力,来调整刮胶效果,即通过旋转手轮332即可带动螺杆331在横杆322上的上下运动,继而实现对压胶辊件310的下压以及放松。通过两个限位杆343限制纸板10的运动方向,避免其发生倾斜,保证纸板的正常输送过程,通过调整紧固件342(如螺栓),继而调整支撑板341的放置角度,继而调整两个限位杆343之间的距离与方向,以此来适配纸板10的输送方向以及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注胶组件400包括储胶桶410、固定架420以及出胶管430,所述固定架420设置在支撑架100上,所述储胶桶410设置在固定架420上,所述出胶管430与储胶桶410相连接,所述出胶管430与落胶容器件520相对应,即设置在落胶容器件520的正上方,保证胶水可以流入落胶容器件520内,出胶管430与储胶桶410相连通,通过阀门控制开闭即可。

其中,回收组件600包括第一回收箱610以及第二回收箱620,所述第一回收箱610设置在支撑架100内且位于涂胶组件500以及刮胶组件300下方,所述第二回收箱620设置在第一回收箱610下方,所述第一回收箱610与第二回收箱620之间设置有过滤管630,且第二回收箱620与储胶桶410相连通。滤管630采用常规的管件结合设置在内部的过滤网即可,主要起到过滤大颗粒的杂质,通过抽水泵等装置将第二回收箱620内的胶水回抽至储胶桶410中进行利用。当然,第一回收箱610与第二回收箱630均为无盖的结构,方便进行回收,第二回收箱630平放在地面上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零部件之间未说明的连接方式均采用领域内常用的连接方式即可,在此不做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