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8461发布日期:2021-04-23 15:3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工地现场的灰尘进行净化,以免工地的扬尘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现有的净化方式多为喷淋除尘,通过雾化后的水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使得灰尘可以落到地面上,减少粉尘污染。
3.现有的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在使用时喷头往往只能朝向一个方向进行喷淋,而使用多个喷头又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通过螺栓与墙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管道槽,所述管道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插接有固定座,所述水管的另一端插接有水泵,所述固定座的内部通过固定栓螺纹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底座表面的中部通过活动栓活动连接有喷洒管。
8.可选的,所述挡片的内壁和底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9.可选的,所述水泵的一端插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插接有水箱。
10.可选的,所述喷洒管的两侧均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孔洞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喷洒头。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片呈“l”形,所述固定片的数量为两个。
12.可选的,所述固定座与管道槽固定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通过固定板和固定片的设置,使该装置固定在墙体上进行喷洒,不占用地面空间,通过固定座和底座的设置,将该装置固定,避免水压过大使其脱落,通过活动栓和弹簧的设置,喷洒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喷洒管能够小幅度的前后摆动,从而使得喷洒出去的水能够呈现波浪形同时扩大了喷洒范围,通过水泵和水管的设置,使得水箱内的水源传送到喷洒管内,然后经由喷洒头喷出,从而达到除尘、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洒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固定板;2、固定片;3、水管;4、固定座;5、水泵;6、固定栓;7、底座;8、挡片;9、活动栓;10、喷洒管;11、弹簧;12、水箱;13、喷洒头;14、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通过固定板1和固定片2的设置,使该装置固定在墙体上进行喷洒,不占用地面空间,固定片2通过螺栓与墙体螺纹连接,固定板1的顶部开设有管道槽,管道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水管3,水管3的一端插接有固定座4,水管3的另一端插接有水泵5,通过水泵5和水管3的设置,使得水箱12内的水源传送到喷洒管10内,然后经由喷洒头13喷出,从而达到除尘、降温的目的,固定座4的内部通过固定栓6螺纹连接有底座7,通过固定座4和底座7的设置,将该装置固定,避免水压过大使其脱落,底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片8,通过挡片8的设置,避免喷洒管10晃动过大,使该装置造成损坏,底座7表面的中部通过活动栓9活动连接有喷洒管10,挡片8的内壁和底座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通过活动栓9和弹簧11的设置,喷洒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喷洒管10能够小幅度的前后摆动,从而使得喷洒出去的水能够呈现波浪形同时扩大了喷洒范围,水泵5的一端插接有进水管,进水管5的一端插接有水箱12,通过水箱12的设置,提供除尘、降温所需的水源,喷洒管10的两侧均开设有孔洞,孔洞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孔洞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喷洒头13,喷洒头13为雾化喷头,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呈雾状散落,吸附空气的灰尘,使其降落到地面,避免灰尘对人员的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伤害,固定片2呈“l”形,固定片2的数量为两个,固定座4与管道槽固定连接。
21.综上所述,该建筑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使用时,通过固定板1和固定片2的设置,使该装置固定在墙体上进行喷洒,不占用地面空间,通过固定座4和底座7的设置,将该装置固定,避免水压过大使其脱落,通过活动栓9和弹簧11的设置,喷洒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喷洒管10能够小幅度的前后摆动,从而使得喷洒出去的水能够呈现波浪形同时扩大了喷洒范围,通过水泵5和水管3的设置,使得水箱12内的水源传送到喷洒管10内,然后经由喷洒头13喷出,从而达到除尘、降温的目的。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