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6714发布日期:2021-05-04 10:2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石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



背景技术:

碎石机械包括颚式破碎机(粗碎,中碎,细碎)、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联合破碎筛分设备、复合式破碎机、振动筛系列、辊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石料生产线、砂石生产线、碎石机械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化工、建材工业中,适于破碎坚硬、中硬等矿石及岩石。

碎石机在碎石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破碎后的粉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框体顶端两侧上设有吸尘器,所述框体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破碎装置、筛选装置、吸附板和集料槽,所述破碎装置固定连接于框体顶部的内腔背部,且破碎装置上方对应于进料口,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端对应于下方设置的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的下方设有集料槽,所述吸附板设于框体底部的内腔背部上,所述破碎装置的上方对应设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贯穿框体内壁且与框体外侧的水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器的吸尘管道皆穿过框体内壁与框体外侧的收尘箱连通,所述收尘箱与框体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筛网和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的两侧皆分别与不同的筛网固定连接,所述筛网的另一端与框体内壁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道的出料端穿过框体内壁与外侧的收料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底部内腔背部上预设有对应于吸附板大小的滑槽,所述滑槽一端穿过框体内壁一侧,所述吸附板于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吸附板一侧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器的进料端上套设有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材料为弹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为使碎石装置再进行破碎的同时可以对破碎时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通过吸尘器对飞散在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收集,保持箱体内的整洁,避免发生粉尘排放到外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且通过喷洒管对下方的破碎装置进行降温和保持装置的湿度,有利于减少粉尘的飘散,且防止破碎装置温度过高造成损坏,且吸附装置可对粉尘进行吸附作用,进一步对粉尘进行收集,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降低碎石机碎石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框体;110、进料口;120、吸尘器;121、防护罩;130、收尘箱;140、滑槽;200、破碎装置;300、筛选装置;310、筛网;320、出料管道;330、收料箱;400、吸附板;410、把手;500、集料槽;600、喷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包括框体100,框体100的顶端设有进料口110,框体100顶端两侧上设有吸尘器120,框体100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破碎装置200、筛选装置300、吸附板400和集料槽500,破碎装置200固定连接于框体100顶部的内腔背部,且破碎装置200上方对应于进料口110,破碎装置200的出料端对应于下方设置的筛选装置300,筛选装置300的下方设有集料槽500,吸附板400设于框体100底部的内腔背部上,破碎装置200的上方对应设有喷洒管600,喷洒管600贯穿框体100内壁且与框体100外侧的水箱连通。

吸尘器120的吸尘管道皆穿过框体100内壁与框体100外侧的收尘箱130连通,收尘箱130与框体100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使收尘箱130便于更换。

筛选装置300包括筛网310和出料管道320,出料管道320的两侧皆分别与不同的筛网310固定连接,筛网310的另一端与框体100内壁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出料管道320的出料端穿过框体100内壁与外侧的收料箱330连通,为使能够将不符合标准的石料与复合标准的石料进行区分,从而有利于石料后期的加工。

框体100底部内腔背部上预设有对应于吸附板400大小的滑槽140,滑槽140一端穿过框体100内壁一侧,吸附板400于滑槽140内滑动连接,吸附板400一侧设有把手410,为使得吸附板400可通过滑槽140进行左右滑动,降低了人力的劳动强度,且通过把手410抽出框体100内的吸附板400进行清洗或更换。

吸尘器120的进料端上套设有防护罩121,为使破碎装置200在进行工作时不会被蹦出的石料所破坏,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筛网310材料为弹性材质,为使筛网310带有一定的弹性使得石料通过震动掉更快速的掉入下方的集料槽500。

工作原理:首先将石料通过进料口110倒入框体100中,然后石料落入已经启动的破碎装置200上进行破碎处理,而又通过框体100顶壁上的吸尘器120对破碎石料时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粉尘进入吸尘器120后通过吸尘管道导入收尘箱130,然后破碎后的石料通过筛选装置300进入下方的集料槽500,而为达标的石料通过出料管道320进入收料箱330,然后进行二次破碎,以便于后期石料的进一步加工,又通过喷洒管600对下方的破碎装置200进行降温和保持装置的湿度,有利于减少粉尘的飘散,石料掉落于集料槽500会激起粉尘,因此通集料槽500上方的吸附板400对粉尘进行收集,又通过滑槽140使得吸附板400可进行左右滑动,降低了人力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对粉尘进行收集,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降低碎石机碎石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包括框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0)的顶端设有进料口(110),所述框体(100)顶端两侧上设有吸尘器(120),所述框体(100)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破碎装置(200)、筛选装置(300)、吸附板(400)和集料槽(500),所述破碎装置(200)固定连接于框体(100)顶部的内腔背部,且破碎装置(200)上方对应于进料口(110),所述破碎装置(200)的出料端对应于下方设置的筛选装置(300),所述筛选装置(300)的下方设有集料槽(500),所述吸附板(400)设于框体(100)底部的内腔背部上,所述破碎装置(200)的上方对应设有喷洒管(600),所述喷洒管(600)贯穿框体(100)内壁且与框体(100)外侧的水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120)的吸尘管道皆穿过框体(100)内壁与框体(100)外侧的收尘箱(130)连通,所述收尘箱(130)与框体(100)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装置(300)包括筛网(310)和出料管道(320),所述出料管道(320)的两侧皆分别与不同的筛网(310)固定连接,所述筛网(310)的另一端与框体(100)内壁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道(320)的出料端穿过框体(100)内壁与外侧的收料箱(33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0)底部内腔背部上预设有对应于吸附板(400)大小的滑槽(140),所述滑槽(140)一端穿过框体(100)内壁一侧,所述吸附板(400)于滑槽(140)内滑动连接,所述吸附板(400)一侧设有把手(4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120)的进料端上套设有防护罩(1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310)材料为弹性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环保型无尘碎石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框体顶端两侧上设有吸尘器,所述框体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破碎装置、筛选装置、吸附板和集料槽。本实用新型中,为使碎石装置再进行破碎的同时可以对破碎时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通过吸尘器对飞散在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收集,保持箱体内的整洁,避免发生粉尘排放到外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且通过喷洒管对下方的破碎装置进行降温和保持装置的湿度,有利于减少粉尘的飘散,且防止破碎装置温度过高造成损坏,且吸附装置可对粉尘进行吸附作用,进一步对粉尘进行收集,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降低碎石机碎石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鸣;张凯;刘光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雷鸣
技术研发日:2020.08.19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