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排气圆顶阀卡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4169发布日期:2021-06-01 23:4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止排气圆顶阀卡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脱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排气圆顶阀卡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大都采用石灰石脱除,锅炉石灰石系统分为仓泵系统和输送系统。

在石灰石系统运行过程中,排气圆顶阀打开,收料泵中的压力被排出,排气10秒后,该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收料泵的进口圆顶阀打开,石灰石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收料泵。在此过程中如果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收料泵中压力无法及时泄压,石灰石系统出现下料不畅的问题,造成石灰石系统故障影响so2达标排放。

石灰石系统在运行期间排气圆顶阀频繁出现卡涩、排气管堵塞等系统故障,轻则造成机组降出力,影响机组稳定运行,严重时导致so2排放超标甚至被迫停机。由此造成机组无法正常接带高负荷、影响电厂正常生产运行;石灰石收料泵带压运行,在处理石灰石排气圆顶阀故障时,存在大量石灰石喷出造成人员受伤的风险。因此锅炉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受到了明显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防止排气圆顶阀卡涩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灰石排气管堵塞、排气圆顶阀卡涩的技术问题,以达到避免石灰石系统频繁故障,提高石灰石系统可靠性,避免机组出现环保异常事件,彻底解决排气圆顶阀卡涩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止排气圆顶阀卡涩的装置,包括:锥形缓冲罐,与所述锥形缓冲罐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圆顶阀,所述排气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管连通的辅助吹扫装置。

可选地,所述排气圆顶阀设置在所述辅助吹扫装置和所述锥形缓冲罐之间。

可选地,所述锥形缓冲罐为上顶为圆顶状的椎体。

可选地,所述锥形缓冲罐的高度在1000~1400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锥形缓冲罐的高度为1200mm。

可选地,所述锥形缓冲罐的上顶直径在200~400mm的范围内;所述锥形缓冲罐的下底直径在60~100mm的范围内;所述锥形缓冲罐的上顶的高度在100~300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锥形缓冲罐的上顶直径为300mm;所述锥形缓冲罐的下底直径为80mm;所述锥形缓冲罐的上顶的高度为200mm。

可选地,所述排气圆顶阀与所述锥形缓冲罐的距离在800~1000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排气圆顶阀与所述锥形缓冲罐的距离为900mm。

可选地,所述辅助吹扫装置的一端连接至压缩空气储气罐。

可选地,所述辅助吹扫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管道和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上的阀门。

可选地,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至石灰石粉仓。

可选地,所述锥形缓冲罐的下部与石灰石收料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cfb锅炉石灰石系统排气圆顶阀卡涩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石灰石系统运行期间有效防止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防止石灰石下料不畅,保证锅炉高负荷期间石灰石系统正常工作,确保环保参数达标排放。

(2)该装置是在研究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故障原因的前提下研制的,因为石灰石收料泵在卸压排气时,石灰石排气圆顶阀管道内物料颗粒无法及时回落到收料泵内,造成排气圆顶阀卡涩。因此在制作缓冲罐时将缓冲罐的高度设计为在1000~1400mm之间,优选设计为1200mm。通过选择合适的缓冲罐的高度,石灰石大颗粒进入排气圆顶阀斜管的量减少。

(2)增容降速、自然回落。为了进一步降低进入排气圆顶阀斜管石灰石颗粒,将缓冲立管制做成锥体,扩大气体进入容积,降低气体流速,使大颗粒物料自然回落。

(3)为了使排气圆顶阀斜管内残留石灰石量尽可能减少,增加了排气圆顶阀与缓冲立管的距离,例如,将排气圆顶阀与缓冲罐的距离设计为800~1000mm,优选设计为900mm。通过选择合适的排气圆顶阀与缓冲立管之间的距离,斜管内的石灰石残留量明显减少。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辅助吹扫装置将残留在排气圆顶阀上部管道内的小颗粒石灰石吹入石灰石收料泵内,确保排气圆顶阀关闭时没有石灰石物料卡涩,避免造成石灰石下料不畅。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锅炉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故障大大降低,因石灰石系统故障导致so2排放超标的情况大幅降低,为电厂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缓冲罐的剖视图;

图2为排气圆顶阀和辅助吹扫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石灰石排气圆顶阀防堵装置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锥形缓冲罐

2排气圆顶阀

3辅助吹扫装置

4石灰石粉仓

5石灰石收料泵

6石灰石给料泵

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使用厚度为3mm的钢板,卷制一个下底直径为80mm,上顶直径为300mm,高度为1200mm,上顶为圆顶状,顶高为200mm的锥体缓冲罐1。如图2-3所示,锥体缓冲罐1的上部与排气管7连通,排气管7上设置有排气圆顶阀2,排气管7上还设置有与排气管7连通的辅助吹扫装置3。排气圆顶阀2设置在辅助吹扫装置3和锥形缓冲罐1之间。排气圆顶阀2与锥形缓冲罐1的距离为900mm。在距离排气圆顶阀出口位置100mm处安装辅助吹扫装置3,辅助吹扫装置3一端连接至压缩空气储气罐,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吹扫装置3包括压缩空气管道和设置在压缩空气管道上的dn25球阀,球阀一端接压缩空气进行吹扫。排气管7的一端连接至石灰石粉仓4。锥形缓冲罐1的下部与石灰石收料泵5连接。

石灰石粉由图3中石灰石粉仓4落入石灰石收料泵5前,先将排气圆顶阀2打开,石灰石收料泵5中压缩空气及石灰石粉进入锥形缓冲罐1,通过排气管7排入石灰石粉仓4中以避免石灰石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石灰石粉仓4与大气连通(即,石灰石粉仓中的气压为大气压)。在排气圆顶阀2开启5秒后,开启辅助吹扫装置3的阀门清扫排气管7中残留的石灰石粉,达到防堵效果。

当排气后石灰石收料泵5中的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石灰石收料泵5的进口圆顶阀打开,石灰石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石灰石收料泵5;在填料的过程中石灰石收料泵压力均衡阀打开,起到气化作用,以防止物料板结。石灰石收料泵5上的料位开关显示物料已被填满时,进口圆顶阀和排气圆顶阀都将关闭。石灰石收料泵5将开始增压,当装在两泵上的压力传感器显示两泵的压力相同时,收料泵的压力均衡阀关闭。石灰石给料泵6的进口圆顶阀将打开,物料由石灰石收料泵5落入给石灰石料泵6中,由旋转给料机向炉膛给料。

在上述石灰石粉的仓泵过程中,当排气圆顶阀2打开时,石灰石收料泵5内的压缩空气携带物料排入锥形缓冲罐1中,大石灰石颗粒收到重力作用重新落入石灰石收料泵5内。石灰石收料泵5内压力降低后,开启辅助吹扫装置3,将残留在排气圆顶阀2上部管道内的小颗粒石灰石吹入石灰石收料泵5内,确保排气圆顶阀2关闭时没有石灰石物料卡涩,避免造成石灰石下料不畅。

其中,在制作锥体缓冲罐时,所用材质为厚度为3mm的普通碳钢,锥体缓冲罐的筒体要求整板卷制焊接,内壁光滑无毛刺;上顶盖为球形圆顶,与筒上沿焊接连接并且筒壁上部开孔与排气管道焊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锥体缓冲罐1的下底直径为60mm,上顶直径为200mm,高度为1400mm,顶高为300mm,排气圆顶阀2与锥形缓冲罐1的距离为1000m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锥体缓冲罐1的下底直径为100mm,上顶直径为400mm,高度为1000mm,顶高为100mm,排气圆顶阀2与锥形缓冲罐1的距离为800mm。

目前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2锅炉石灰石系统已试用了上述实施例1中的装置,现阶段锅炉石灰石系统设备运行状况良好,使用效果表明,该装置降低缺陷发生率,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缺陷全年共发生16次,缺陷发生率降低了90%以上。通过优化改造后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缺陷大幅减少。so2排放超标情况大幅降低,提高了机组接带高负荷能力,为电厂提质增效提供保障,同时降低检修人员劳动强度。保证了锅炉长周期安全可靠运行,可在锅炉进行大面积推广实践应用。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