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1728发布日期:2021-05-11 15:0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普通的中药材在用药时具有见效慢、使用不方便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对中药材进行现代化改进成了研究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将中药材进行研磨加工成微细粉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之一,从而达到破坏细胞壁,加快有效成分释放、吸收的作用,进而达到减小用量,降低成药治病成本的目的。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用于中药微细粉加工的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811400948.0、201811411908.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中药研磨装置等。然而,本发明人发现,由于研磨棒和研磨釜内臂之间的间隙固定,这类加工装置只能进行一级研磨,带来的问题是加工后粗粉和细分掺和在一起,导致产品加工质量不佳,即使将粗粉筛分出来也无法采用上述装置将粗粉再次磨细;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中药材进行多规格的研磨加工的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中药材的加工品质和加工效率,同时还能够对筛分出来的粗粉进行再次加工使其成为细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包括:壳体、进料口、转轴、刀片、集料板、研磨球、研磨槽、微粉出口、微粉收集仓、驱动电机和波纹板;其中,所述壳体为具有腔室的立式结构,所述进料口安装于壳体的上端口,所述转轴水平安装在进料口下方,且转轴上设置有刀片,转轴和刀片共同构成初步破碎单元,所述集料板固定在壳体内壁上且位于初步破碎单元的下方,集料板为锥形结构,其锥尖部分形成料口;所述集料板下方依次安装研磨球、研磨槽,且研磨球与研磨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研磨槽的底部开设微粉出口,所述微粉收集仓位于微粉出口下方,且微粉收集仓中设置出口。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开口,该开口通过柔性的波纹板密封,驱动轴的一端穿过波纹板后与研磨球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与壳体外部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升降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架、升降板、丝杆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丝杆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板与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升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能够与丝杆啮合的螺孔,升降板在丝杆的转动下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电机进行升降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板由柔性塑料制成,这种波浪形的柔性板能够使得波纹板具备折叠功能,在驱动轴随驱动电机向上/下运动时,波纹板可在上下方向实现压缩或者拉升,这在不会影响驱动轴的上/下运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波纹板对开口进行密封,防止中药微粉从开口中甩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下方至少安装两层初步破碎单元,每一层至少由并排安装的两组初步破碎单元构成,且相邻转轴上的刀片交错排列,以便于增加对药材的初步破碎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初步破碎单元所在区域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刀片,且该刀片与转轴上的刀片交错排列,以便于增加对药材初步破碎的覆盖面,增强破碎效果,防止部分药材从边缘处漏掉。

进一步地,刀片的端部为针尖状,其有助于切割、划裂药材,增加初步粉碎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初步破碎单元对药材进行初步破碎,能够有效增加后续研磨工序的研磨效果,降低研磨后微细粉粒径的差异度,避免微细粉中存在大量未被充分研磨的药材粗粉,影响加工质量和药效。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装置伤,实现了研磨球和研磨槽之间的间隙大小的调节,能够对从微细粉中筛分出的粗粉进一步研磨加工,将其再研磨成细粉,提高加工品质,避免对粗粉的浪费。

(3)本发明通过采用柔性的波纹板,在不影响驱动轴升降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开口的密封,能够有效防止高速旋转的研磨球将微细粉从开口中甩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初步破碎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初步破碎单元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代表:1-壳体;2-进料口;3-转轴;4-刀片;5-集料板;6-研磨球;7-研磨槽;8-微粉出口;9-微粉收集仓;10-驱动电机;11-波纹板;12-固定架;13-升降板;14-丝杆;15-升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2,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包括:壳体1、进料口2、转轴3、刀片4、集料板5、研磨球6、研磨槽7、微粉出口8、微粉收集仓9、驱动电机10和波纹板11;其中:所述壳体1为具有腔室,且为立式设置,所述进料口2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口上,所述转轴3水平安装在进料口下方,且转轴上设置有刀片4,转轴3和刀片4共同构成初步破碎单元,所述转轴3能够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刀片对烘干后的药材进行切割、打碎,破碎后的药材一是更容易进入研磨球和研磨槽之间的缝隙中,降低研磨球卡住的风险;二是在研磨时能够降低研磨球的负荷,增加研磨效果,使得经过一遍研磨后的微细粉中粗粉的比例尽可能小,增加一次研磨的效率。

所述集料板5固定在壳体内壁上且位于初步破碎单元的下方,集料板5为锥形结构,其锥尖部分形成料口;所述集料板5下方依次安装研磨球6、研磨槽7,且研磨球6与研磨槽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研磨槽7的底部开设微粉出口8,所述微粉收集仓9位于微粉出口8下方,且微粉收集仓中设置出口。经过破碎的药材通过集料板5底部的料口进入研磨区,在研磨球的高速旋转下对间隙中的药材进行快速研磨,得到的微细粉通过微粉出口8进入微粉收集仓中暂存,可定时从微粉收集仓中的出口中将微细粉转运出去。

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开口,该开口通过柔性的波纹板11密封,驱动轴的一端穿过波纹板11后与研磨球6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与壳体外部的驱动电机10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固定在升降装置上。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带动驱动电机上、下运动,从而调节研磨球和研磨槽之间的间隙,进而对从微细粉中筛分出的粗粉进一步研磨,提高加工品质,避免对粗粉的浪费;同时,通过柔性的波纹板能够在对开口进行密封的前提下不影响驱动轴在开口中的上/下运动,使得研磨球和研磨槽之间间隙的调节顺利进行。

实施例2

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继续参考图1,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架12、升降板13、丝杆14和升降电机15;所述升降电机15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丝杆14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板13上设置有能够与丝杆14啮合的螺孔;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固定架12固定在升降板13上。升降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使得升降板13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从而带动驱动电机10进行升降动作,实现研磨球和研磨槽之间间隙的调节。

实施例3

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波纹板由柔性的聚丙烯塑料制成,这种波浪形的柔性板能够带来折叠功能,在驱动轴随驱动电机向上/下运动时,波纹板可在上下方向实现压缩或者拉升,从而不会驱动轴的运动,同时,能够通过波纹板对开口进行密封,防止中药微粉从开口中甩出。除此之外,所述波纹板也可以由其他的柔性材料制成,如聚乙烯塑料、橡胶等。

实施例4

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进料口2下方安装两层初步破碎单元,且每一层由并排安装的两组初步破碎单元构成,且相邻转轴3上的刀片4交错排列,在第一层初步破碎单元对药材进行破碎后,再经过第二层初步破碎单元进一步破碎,有助于提高破碎效果,防止漏料;而每一层初步破碎单元中相邻的转轴3上的刀片4呈交错设置可以对药材进行交叉打断、切割,增加对药材的初步破碎效果。

实施例5

一种中药微细粉加工装置,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参考图3,所述初步破碎单元所在区域的壳体内壁上焊接有刀片4,该刀片与转轴3上的刀片4交错排列,以便于增加对药材初步破碎的覆盖面,增强破碎效果,防止部分药材从边缘处漏掉;同时,所述刀片4的端部为针尖状,其有助于切割、划裂药材,增加初步粉碎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