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光胶体加压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8914发布日期:2021-07-16 21:2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光胶体加压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感光胶体制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光胶体加压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感光胶,它和感光膜(又称菲林膜)都是当前普遍使用的感光材料。感光胶,一般分为单液型和双液型两种,单液型感光胶在生产时已将光敏剂混入乳胶中,使用时不需配制即可使用,双液型感光胶在使用前要首先将光敏剂按配方放入水中溶解,然后混溶在乳胶中充分搅拌并放置于1

2小时后,待气泡完全消失方可使用,且感光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过滤掉没有溶解的pva晶体。
3.而一种感光胶体加压过滤装置,能够通过过滤装置的多层滤芯、主副滤箱和增压泵等的设计,使得感光胶体在过滤的过程中,不仅过滤效率高,过滤后质量能够得到一定保障,且过滤箱设置成可开盖,使得过滤箱与过滤装置能到得清洁,避免出现过滤装置堵塞等问题。
4.现有的感光胶体的过滤是用200

420目的网纱进行自然过滤(常压过滤),这种过滤方式无法完全过滤掉细小的pva晶体,在网版制作中,这些细小pva晶体会遗留在网版上,从而造成网版印刷时漏墨,因此无法保证高精度印刷的要求,不仅如此,现有感光胶体的过滤效率低,过滤过程缓慢,严重降低感光胶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6.鉴于现有的感光胶体的过滤是用200

420目的网纱进行自然过滤(常压过滤),这种过滤方式无法完全过滤掉细小的pva晶体,在网版制作中,这些细小pva晶体会遗留在网版上,从而造成网版印刷时漏墨,因此无法保证高精度印刷的要求,不仅如此,现有感光胶体的过滤效率低,过滤过程缓慢,严重降低感光胶体生产效率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光胶体加压过滤装置,包括主滤箱、过滤装置、连接管和副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滤箱顶端左侧开口处嵌入安装有进料管,所述主滤箱顶端固定设置有泄压阀,所述主滤箱顶端右侧固定设置有压强表,所述主滤箱内腔侧壁固定插接有过滤装置,所述主滤箱右侧壁嵌入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端固定设置有副滤箱,且连接管的右端延伸至副滤箱内腔,所述主滤箱底端开口处固定社会有y型管,且y型管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于副滤箱底端开口处,所述y型管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成品罐,所述成品罐的左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顶端固定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增压泵,所述
增压泵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的右端固定插接于主滤箱左侧壁开口处,所述成品罐的左端开口处固定插接有出料管。
8.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次滤芯、二次滤芯和三次滤芯,且初次滤芯的位置位于二次滤芯与三次滤芯位置的上侧,二次滤芯的位置位于三次滤芯位置的上侧。
9.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抽料泵。
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连接管,出料管和y型管的外壁均固定设置有阀门,且阀门的数量为五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主滤箱、过滤装置、连接管和副滤箱等依序衔接,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且能够通过过滤装置的多层滤芯、主副滤箱和增压泵等的设计,使得感光胶体在过滤的过程中,不仅过滤效率高,过滤后质量能够得到一定保障,且过滤箱设置成可开盖,使得过滤箱与过滤装置能到得清洁,避免出现过滤装置堵塞等问题。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00主滤箱、110进料管、120泄压阀、130压强表、200过滤装置、210初次滤芯、220二次滤芯、230三次滤芯、300连接管、310阀门、400副滤箱、500y型管、600成品罐、610连杆、620支撑板、700出料管、800抽料泵、900增压泵、910增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9.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在使用过程中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请参阅图1,包括主滤箱100、过滤装置200和副滤箱400;
22.请参阅图1
‑2‑
3,主滤箱100顶端左侧有进料管110,主滤箱100顶端有泄压阀120,主滤箱100顶端右侧有压强表130,主滤箱100内腔侧壁有过滤装置200,主滤箱100右侧壁有连接管300,连接管300右端有副滤箱400,具体的,主滤箱100顶端左侧开口处嵌入安装有进料管110,主滤箱100顶端固定设置有泄压阀120,主滤箱100顶端右侧固定设置有压强表130,主滤箱100内腔侧壁固定插接有过滤装置200,主滤箱100右侧壁嵌入安装有连接管300,连接管300右端固定设置有副滤箱400,且连接管300的右端延伸至副滤箱400内腔,过滤装置200包括初次滤芯210、二次滤芯220和三次滤芯230,且初次滤芯的位置位于二次滤芯220与三次滤芯230位置的上侧,二次滤芯220的位置位于三次滤芯230位置的上侧,便于提高过滤效率及过滤后的感光胶体质量;
23.请再次参阅图1
‑2‑
3,主滤箱100底端开口处固定社会有y型管500,且y型管500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于副滤箱400底端开口处,y型管500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成品罐600,成品罐600的左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杆610,连杆610顶端固定螺接有支撑板620,支撑板62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增压泵900,增压泵90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道910,增压管道910的右端固定插接于主滤箱100左侧壁开口处,成品罐600的左端开口处固定插接有出料管700,具体的,主滤箱100底端开口处固定社会有y型管500,且y型管500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于副滤箱400底端开口处,y型管500的底端嵌入安装有成品罐600,成品罐600的左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杆610,连杆610顶端固定螺接有支撑板620,支撑板62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增压泵900,增压泵90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道910,增压管道910的右端固定插接于主滤箱100左侧壁开口处,成品罐600的左端开口处固定插接有出料管700,出料管700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抽料泵800,进料管110,连接管300,出料管700和y型管500的外壁均固定设置有阀门310,且阀门310的数量为五组,便于过滤后的感光胶体被收集及进行及下一步处理。
24.在具体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将需要处理的感光胶体从进料管110输入至主滤箱100内腔,打开连接管300上的阀门,使得主滤箱100和副滤箱400可同时进行工作,输入完毕后,通过观察压强表130观察箱内气压情况,打开增压泵900,使得过滤箱内压强增加,感光胶体被过滤装置200迅速过滤,通过y行管500流通至成品罐600罐内,过滤结束后,关闭增压泵900,打开抽料泵800,即可通过出料管700得到过滤后的感光胶体,同时,在工作结束后,可打开泄压阀,清洗主滤箱100和副滤箱400及其内腔过滤装置200,准备下一次使用。
25.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